第9章 浣溪沙
- 此生拼卻紅顏醉:納蘭容若的情與詞
- 宋默
- 1146字
- 2016-09-07 11:16:48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漸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
容若這首詞無外乎是說自己工作辛苦,但詞寫得非常漂亮,很有“老杜”的沉郁風(fēng)格。這首詞讀起來有詩的感覺,大概因為上下闕的頭兩句要用對仗的關(guān)系,有詩歌的節(jié)奏吧。容若非情感類的詞寫得很沉穩(wěn),感情的抒發(fā)拿捏得很到位,既不過度地牢騷泛濫,也不招搖。雖然讀者們更喜歡多情的容若,但我更喜歡這個更節(jié)制的容若。
首句“已慣天涯莫浪愁”,“浪”是空自、白白的意思。王九思《傍妝臺》曲:“拼沉醉,莫浪愁,人間亦自有丹丘。”
讀者一看到“天涯”二字就會想到漂泊,去離家很遠(yuǎn)的地方去謀生。像容若這樣的富家子弟,跟著皇帝跑來跑去,當(dāng)然不是為了謀生。容若說,自己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種天天在外漂泊的日子,也無所謂辛苦不辛苦了。
接下來“寒云衰草漸成秋”,表面上是說秋天來了,天冷了,草也枯了,其實也不過還是在說旅途很辛苦,這樣的苦日子總也沒個頭,一年眼看著又消磨過去了。
“漫因睡起又登樓”,詩詞里常見這個“漫”字,比如杜甫的名句“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漫”字本身有漫不經(jīng)心、胡亂、隨便的意思,是說隨便把詩書一卷。“漫因睡起”,說明容若睡覺沒規(guī)律,想睡就睡了,想醒就醒了,說是醒,其實也是半醒不醒的。容若起來之后,就走上樓梯到樓頂上去吹風(fēng)了。
“登樓”其實也是一個典故。“建安七子”里的王粲有一次跑到樓頂上向遠(yuǎn)處一望,只覺江面開闊,視野無限!于是,感慨之情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就寫了一篇《登樓賦》。后來“王粲登樓”便成了一個典故。
在詩歌中,我們看到登樓,不外乎兩種情形,一是感嘆人生蹉跎、壯志難酬,二是思念離人。那么,容若為什么要登樓呢?“漫因睡起又登樓”,是因為容若睡醒了,沒什么事可以做,所以就到樓頂上去散心。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據(jù)“牽牛”二字可以推斷,此詞作于七夕。“代馬”,即代地的馬,代是山西北部的一個郡名,代郡出名馬。“代馬”在這里是指北方的好馬。據(jù)“伴我蕭蕭”句可知,這首詞應(yīng)該不是容若隨著皇帝出巡時寫的。姜宸英《通議大夫一等侍衛(wèi)進(jìn)士納臘君墓表》說:“遇公事必虔,不避勞苦。嘗司天閑牧政,馬大蕃息。侍上西苑,上倉卒有所指揮,君奮身為僚友先。上嘆曰:‘此富貴家兒,乃能爾耶!’”天閑:皇帝養(yǎng)馬的地方。清代宮廷養(yǎng)馬歸上駟院,上駟院職官為兼管大臣。當(dāng)時容若做著一個類似弼馬溫的官兒,容若大概思念家中妻子,故發(fā)出“笑人寂寂有牽牛”的自嘲。連牽牛星都在天上嘲笑我孤獨寂寞的樣子。說得挺可憐。其實,這不過是詩詞的刻意渲染手法而已。
“勞人只合一生休”,“勞人”語出《詩經(jīng)·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勞人”即“憂勞之人”,勞心和勞力都是勞,勞人就是勞苦人,我們常說,就是勞累的命。容若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