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虛構作品有著諸多神奇魔力,比如引人入勝的情節、逼真可信的角色和惟妙惟肖的描述,但它有一個較少為人稱頌的作用,那就是為我們提供身臨另一個時空的體驗。許多為其如癡如醉的讀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本書讀完,自己從未到過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里的景致、氣味和聲音卻揮之不去。我們雖然沒去過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沒暢游過中土世界,可是阿瑟·柯南·道爾和J.R.R.托爾金妙筆生花的刻畫,讓無數的讀者覺得,這些地方比他們去過的地方還要真實。

本書介紹的作品所描繪的全是僅存于想象之中的地方。有些地方跟我們生活的世界極為相似,比如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無盡的玩笑》里的美國,村上春樹《1Q84》里的日本;有些地方讓我們看到,只要歷史的走向拐上幾個彎,這個世界可能就會是另一番模樣,比如邁克爾·夏邦《猶太警察工會》里的阿拉斯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里的新英格蘭。有些作品暢想了接近未來的生活圖景,比如安·萊基《輔助仁慈》;而另一些作品則勾勒了早已失落卻無比令人驚心動魄的過去,比如羅伯特·E.霍華德《野蠻人柯南》的原創故事系列。斯坦尼斯瓦夫·萊姆的《索拉里斯星》引起了讀者對迥異于人類自身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思索;喬納森·斯威夫特和恩古吉·瓦·提安哥等諷刺作家虛構了有會說話的馬和懷孕的尸體等元素在內的荒誕離奇的故事,可這樣的故事也能讓我們看到與自身行為極度相似的情形;還有那些想象可用“天馬行空”形容的幻想家,從伊塔洛·卡爾維諾到尼爾·蓋曼,他們用非凡的天賦向我們證明,想象可以擺脫桎梏,恣意徜徉。

這些作品全都汲取了人類古老傳說的精華,如神話、童話和民間故事——人們編出這些故事,闡釋世界如何形成,為何是如今這般模樣。文學批評意在評價新興和創新,幻想文學則追求依托傳統,緊貼世界千變萬化之時仍能留存的東西。本書第一部分“古代神話與傳說”中的作品本身往往試圖保存逐漸消失的敘事文化;雖然《貝奧武甫》和《新埃達》由信仰基督教的人所著,但其意圖在于保存異教徒的歷史片段。這些書籍之所以流傳下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能夠跨越數個世紀,與新時代、新世界的人產生共鳴。奧維德書里諸神荒淫迷亂的愛情生活,馬洛禮所描繪的亞瑟王時期騎士勇于探索的精神,吳承恩刻畫的玄奘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卻百折不撓的信念,都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至善與至惡。然而,除了人們所熟知的事物,我們還為這些故事中富麗堂皇、光怪陸離、震天撼地的描寫所折服。人們交口傳誦的早期故事,那些沒有記載在史書中的過去留存下來的傳說,并不是講述日常生活的,而是充滿了稀奇古怪的事物:會說話的動物、邪惡的巫師、恐怖的怪獸,還有用黃金、寶石筑造的城市。

幻想文學總會跟現實世界產生錯綜復雜的交融。我們為了逃離這個世界而閱讀這些故事,但更多時候,這些虛構作品旨在給我們提供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我們的人生。諸如《仙后》之類的寓言、《神曲》之類的敘事詩,為讀者提供了道德教化的啟蒙,盡管有些人僅僅看重蒙蔽訓旨之上的紛繁繚亂的奇觀。在《堂吉訶德》里,米蓋爾·德·塞萬提斯惡作劇般地以騎士傳奇文學的框架,嘲諷那些專門講述奇聞逸事的傳奇文學風俗。但在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中,文學奇境里說教風格最明顯的類型文學自成一派。在這本書出版以來的五百年時間里,烏托邦式的故事借用虛構的世界和國家,批判并激勵讀者去改變世界?;孟胛膶W里的烏托邦流派并非源自神話,而是源自大探索時代,那時的歐洲開始探索(唉,還有剝削)前所未知、前所未及的地域。諸如馬可·波羅記述亞洲之旅的游記自十四世紀開始廣為流行,游歷者對其他文化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激勵著按捺不住寂寞的西方人反思異族與本國人的優劣。

烏托邦文學還源于啟蒙運動思想本身。如果實踐證明理智與科學是理解、操控自然界的精妙工具,何不利用二者來改造社會?到了二十世紀,作家們依舊孜孜不倦地創作烏托邦式的故事,尤其是女性,她們想要描繪建立在性別平等基礎之上,乃至女性主導的文化是什么模樣。然而,到了十九世紀,諸如塞繆爾·巴特勒等作家卻轉而嘲弄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可以這么說,烏托邦作品或許不忍卒讀,但反烏托邦作品一次又一次地表明——直至《饑餓游戲》,針對青少年讀者的2008年的票房大片原著——其惑人的魅力。有些反烏托邦作品,比如葉夫根尼·扎米亞京的《我們》和奧爾德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實質上都是對社會或政治的批判作品,它們抨擊了現代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和困惑。許多此類作品僅僅描繪了內心焦慮的個人與他們的社會沖突。

很多時候,工業化與大眾媒體的興起催生了這種不滿,創作反烏托邦小說并非應對此類潮流的唯一途徑。在二十世紀的前六十年里,人類歷史悠久的,與自然世界緊密相處的傳統生活方式全面解體,奇幻文學的“黃金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是這種解體造就的。另一個產生憂慮的根源在于人們意識到源遠流長的民間傳統在不斷地遺失(十九世紀初,格林兄弟開始收集整理童話故事,其目的不是匯編一本給兒童看的書,而是保護人類文化)。這一時期具有決定性的偉大幻想作品,從《魔戒》到《納尼亞傳奇》,實質上都是在懷舊,是在贊頌機器和市場經濟決定人類生活之前,正在逐漸消失的理想化世界。這一時期的兒童文學佳作頻出,也出現了很多大師,比如J.M.巴里和托弗·揚松,他們要么在作品中融入了對簡樸田園生活的渴望,要么在所描寫的萬事萬物中充滿對童真逝去的哀嘆。與此同時,弗蘭茨·卡夫卡和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等文學現代主義者在其作品中采用超現實、怪誕、荒唐的元素,作為呈現后宗教文化中固有的形而上學悖論的理想工具。

二十世紀后半葉的主題都是問題,而很少有比幻想文學更適合醞釀問題的文學類型。厄休拉·K.勒古恩、庫爾特·馮內古特、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塞繆爾·R.德拉尼和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等人刻畫的奇境分別質疑了西方至上主義、現代戰爭、小說、性別和種族等方面的根深蒂固的理念。安吉拉·卡特或許以最傳統的文學類型——童話——為依托,將其翻了個底朝天,揭露女性潛藏于內心而無法言表的欲望和力量??苹米兊貌辉僦皇敲枋黾夹g先進的冒險的媒介,它開始挑戰迅速發展的后工業時代,警示我們未來會有怎樣的前景。幾位卓越的作家——以威廉·吉布森和尼爾·史蒂芬森為代表——成功地預言了計算機將會在二十一世紀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吉布森通過創造“賽博空間”一詞,表明理解無處不在的龐大、非物質的溝通網絡的最佳方式就是空間思維。我們一同認識到,網絡是一處空間,這個空間在很大程度上由詞匯構成。它可能就是終極的文學奇境。

就算書籍通過由字節和像素構成的新媒介擺在人類面前,我們依然沒有對它們產生厭倦。此時此刻正在生成以及未來即將生成的奇境既可以是圖像小說家、電影制作者的作品,也可以是游戲設計者的作品,這些反過來又會影響堅守散文文本這種樸實無華的形式的眾多作家。村上春樹和尼狄·奧考拉夫等小說家通過科幻和奇幻形式講述他們故鄉的新故事,一代兒童在J.K.羅琳天馬行空的想象、蘇珊娜·科林斯尖刻的社會批判之中成長起來,他們將會打造虛構的航船,帶領我們航向未知,尋找遠方的地平線和超越我們最奢華的美夢的新發現。

品牌:未讀
譯者:張超斌
上架時間:2020-03-30 16:27:11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未讀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长顺县| 阿克| 枣强县| 德江县| 镇坪县| 阳谷县| 穆棱市| 体育| 宜黄县| 宿州市| 翁牛特旗| 六枝特区| 绥棱县| 望江县| 辉南县| 云霄县| 炉霍县| 景德镇市| 托克托县| 屯昌县| 寿阳县| 桃园市| 开平市| 汉源县| 军事| 海宁市| 巩留县| 鲁山县| 博爱县| 沙坪坝区| 吴堡县| 云南省| 昂仁县| 拉孜县| 潜山县| 南岸区| 资源县| 本溪市| 琼结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