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傷——因為受傷,所以欣賞

人生就是由欣喜和磨難組合而成的命運交響曲,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地感知什么是生活。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每個階段都會有挫折。它們就像是一個受傷的孩子在我們心底發出最深沉的哀號。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受很多傷,會哭泣悲傷,會覺得痛。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后才明白。痛過了,便堅強了;跨過了,便成熟了;傻過了,便懂得了適時地珍惜與放棄。總是在失去了什么后,才能學會珍惜什么;總是在碰了壁后,才能學會改變什么、放棄什么;總是在疼過之后,才能學會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快樂、傷心,正是它們構成了我們完整的人生。過去受過挫折,傷痛過,今天我們才更加體會到幸福的珍貴,希望那些受傷的曾經只是人生插曲,而快樂才是我們人生的主旋律。

第1節人人都會經歷痛苦的蛻變

成長的過程是一場痛苦的蛻變,更是一場勝利的蛻變。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成長讓我們雀躍、快樂,更充滿著無限的自豪。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一場蛻變,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都應該允許自己不完美。

英國作家達納·左哈、伊恩·馬歇爾在《你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關心》一文中這樣寫道:你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關心。我想知道,你的渴求,你是否敢于夢想,那內心的渴望。我想知道,你是否已觸及自己悲哀的中心,是否因生活的種種背叛而心胸開闊,抑或因為害怕更多的痛苦而變得消沉和封閉。我想知道,你是否能面對痛苦——我的或者你自己的,用不著去掩飾,使其消退或使其凝固。

你或許是一位從事某種職業的普通員工,或是正在經歷競聘上崗的求職新手;又或者你只是一位商人或農民,學生或工人,但在你們的內心深處都涌動著對理想的追求,對幸福的追求。然而,在這樣的追求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意想不到或是意料之外的挫折與磨難。

然而,有些人在困難與挫折面前膽怯了、退縮了、失敗了。這些人總覺得別人很幸福,總覺得天下最倒霉的大概就是自己了。其實,他不知道別人差不多和他一樣,在同一片藍天下工作生活,都要克服各種困難與挫折。

作家林清玄曾寫過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年上帝看見農夫種的麥子結實累累,感到很開心。可農夫見到上帝卻說:“50年來我沒有一天停止過祈禱,祈禱年年不要有風雨、冰雹,不要有干旱、蟲災。可無論我怎樣祈禱,總不能如愿。”

農夫突然吻著上帝的腳道:“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諾我的請求,只要一年的時間,不要大風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蟲災?”

上帝說:“好吧,明年不管別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

第二年,因為沒有狂風暴雨、烈日與蟲災,農夫的田里果然結出許多麥穗,而且比往年的還多了一倍,農夫興奮不已。可等到秋天的時候,農夫發現麥穗竟全是癟癟的,沒有什么好籽粒。

農夫含淚問上帝:“這是怎么回事?”

上帝告訴他:“因為你的麥穗避開了所有的考驗,才變成這樣。對于一粒麥子,風雨不僅是必要的,還可以呼喚麥子內部的靈魂。”

事實誠然如此。農夫播種的麥子不能離開雷雨、干旱、烈日、蟲災等挫折的考驗,每個人的事業家庭、愿望的達成等,更不會是一路風平浪靜。

在美國的歷史上,曾有一個人22歲時做生意失敗;23歲時競選議員失敗;24歲在商海經商時再次失敗;29歲時再次競選國會議員又失敗;47歲時競選總統、49歲競選參議員還是連連失敗。但他的信念并沒有因此而挫敗,他始終相信有一天自己一定會成功。他就是與華盛頓齊名的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尼采說過:“人生的幸運,就是保持輕度的貧困。”挫折與磨難的砥礪或許就是這樣一種理想事業的“輕度貧困”。有了這種“貧困”,你就會不斷激勵自己、挑戰自己、警醒自己、戰勝自己。這種“貧困”與挫折,也許就是前行的巨大動力來源,最終會讓你登上理想與愿望的頂峰。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付出痛的代價的,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場蛻變。

你會發現,總有一次流淚讓我們瞬間長大。

第2節每個人的心里都有疤痕

誰的身上都有疤痕,也即悲傷和無奈的印記,揮抹不去。那我們就將此當作是成長的代價吧,人的一生既充滿歡樂,又飽經滄桑,總之是不會一帆風順的,但也不至于困難重重,可是如果沒有困難的話,人是否也不會獲得成長呢?

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似乎從頭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境中。也許是走到了一個未曾到過的地方,碰到了未曾碰到過的阻礙,也許是感受到未曾感受過的情緒。但是有一點請務必牢記,其實困擾你的還是你的內心,而非外界。因為任何事都沒有神秘難解之處,或許是我們如何看待問題的方式出了錯。

“每個人都有心理傷痕”,何必要細數?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疤痕”,而且受此影響,我們在與外界交往時,會用自己的言行來反復驗證,直到我們確認自己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在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研究,一位心理學家在他所在的學校征集了十名志愿者,請他們參加了一個名為“疤痕實驗”的心理學研究活動。他將這十名志愿者分別安排在十個沒有鏡子的房間里,并告訴這十位志愿者:本次實驗將通過化妝,使他們變成一個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因為化妝師是有名的電影化妝師,所以化妝后的他們簡直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然后他們被安排在指定的地方,去觀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對自己產生了怎樣的反應。

這幾位化妝師在每位志愿者左臉頰上精心地涂抹上逼真的鮮血和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后用隨身攜帶的小鏡子讓每位志愿者看到自己臉上的疤痕,志愿者們看清楚后便會在心中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然后由心理學家收走了鏡子。接下來,心理學家會告訴每一位志愿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實上,心理學家并沒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濕棉紗把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干凈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令人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愿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他們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的面部疤痕患者。在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們在這里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后,志愿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

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志愿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兒,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愿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伙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愿者們滔滔不絕、義憤填膺地訴說了諸多令自己憤慨的感受。他們普遍認為,眾多的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早已有所準備的心理學家們吃驚不小,那就是人們關于自身錯誤的片面的理解和認識,如此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如我們所知,他們的臉上是干干凈凈的,沒有絲毫的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他們將“疤痕”牢牢地裝在了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事實的確如此,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疤痕,或深或淺。或許是曾經做錯的事、走錯的路,又或許是曾經沒有好好珍惜丟失的感情。內容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你不愿再提及。所以,當別人一再揭你瘡疤,借以提醒你時,你會即刻擺出防御的姿態,甚至怒意乍起,感到委屈。因為在你心里,那是不能被提及的過往。

這個心理實驗真切地告訴我們: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對人生何其重要。

誰的身上都有疤痕,也即悲傷和無奈的印記,揮抹不去。那我們就將此當作是成長的代價吧,學會慢慢淡然。心痛的紀念,往往成了人成熟后緬懷的對象,有了它,人生經歷才會多了些許殘缺的美,也許是它幫你開啟了你意想不到的生長潛能。好好欣賞這道疤痕,待它長出奇跡。

第3節傷疤處會長得更結實

生活中有些挫折在所難免,每一個人都要獨自處理自己的傷口,沒有人會守在你的身邊隨時準備為你療傷。對此,你必須有清醒的認知,接受苦難的洗禮,并且做好獨自承擔的準備,為更美好、更豐富的人生積蓄能量。

懂木匠的人都會說:“樹疤是最結實的木料。”原因是樹受到傷害的部位,總是盡最大可能地匯聚養分以平復傷痛,所以總長得比別的地方粗壯、堅硬。

我們人呢,受傷之后,也會留下疤痕,理當像樹一樣讓它長成最結實的部位,使自己在跌倒的地方積聚更多的力量,然后以更有力的姿態向著更高層次邁進!

其實,傷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糾結的心,遲遲不肯讓它愈合。在你的內心深處,那些痛苦經歷如影隨形,讓你仿佛看到自己的身體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傷口。那些丑陋的傷口是你的恥辱,你只是感受到疼痛,只是感到絕望,卻不曾想到,你的身體還有自動復合的能力,傷口總有愈合的時候,而且當它愈合之后,你的直覺將會告訴你,下一次該如何繞開同樣的錯誤,避免產生同樣的痛苦。

古代有一個商人,因為生意失敗,從一個一擲千金的大富人變成一個家徒四壁的窮光蛋。他無法接受這么大的打擊,整日心灰意冷,以至于萌生了結束生命的想法。

商人一個人回到了承載著他童年美好時光的鄉間小鎮,想在這里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臨終前他不斷地拷問著蒼天,為何偏偏選中他來承受命運的作弄?

在回家的途中,他經過一片瓜地,于是就在旁邊小憩片刻。此時正是豐收的時節,空氣里充盈著香甜的味道。好客的瓜農看到風塵仆仆的商人,豪爽地請他品嘗地里的瓜。

瓜農開始喋喋不休地對他講述,前幾年收成如何不好,總是遇到天災蟲禍,甚至突如其來的一場霜凍,讓即將收獲的成果毀于一旦,一年的辛勤勞作全都白費了。

商人感到有些意外,他脫口而出:“收成不好你怎么活下去,賺不到錢耕種還有什么意義呢?”

憨厚的果農咧嘴一笑:“再怎么艱難不都這樣挺過來了。你看,至少今年不是豐收了嗎?而且正是之前的歉收,才讓這次豐收顯得更有意義。”果農看著這個心事重重的商人,他意味深長地繼續說道:“所有的經歷都是有意義的,只要你沒有放棄,最終會收獲成功的。”

一席話似一陣風吹走了商人心頭的陰霾,頓時讓他清醒了不少。商人即刻返回城市,決定重新來過。五年后他的公司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也成了行業內呼風喚雨的人物。

在我們的一生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愿去面對的事情,給我們帶來身心疲憊的感受,讓我們像受傷的小袋鼠一樣,想要逃回母親溫暖的口袋里。然而,能否在種種折磨和煎熬中挺過來,堅持原本的目標和理想,卻是你邁向成功人生的重要一步。

法國著名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年輕的時候,耽于玩樂,曾在一次宴會上遇見一個讓他一見傾心的美麗姑娘,當他走過去跟這個心儀的女孩搭訕的時候,卻被高傲的姑娘冷漠地拒絕:“先生,請你站遠一點,我最討厭被花花公子擋住視線了。”

格林尼亞感到羞愧不已,這似乎成了他人生中的奇恥大辱,但姑娘說的沒錯,那個時候的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只是從來未曾有人如此輕慢他而已。

就此,格林尼亞離開了家鄉,獨自一人到巴黎求學。他時刻牢記姑娘的諷刺,發誓擺脫花花公子的形象。他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刻苦學習,最終獲得了19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化學家。

有時候讓我們產生巨大改變的往往是這些挫折和傷痛。每個人都要努力修復自己的傷口,讓傷疤處長得更加地結實。這時你會發現,原來痛苦能讓你有清醒的認知,接受過苦難的洗禮,才能真正地挑起人生的重擔,為下一次的挑戰積蓄能量。

塞涅卡也曾說過:“沒有誰比從未遇到過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為他從未有機會檢驗自己的能力。”不要祈求我們的人生像茶杯里的水一樣波瀾不驚,若真是這樣,人生未免會太過單調無趣了些。

事實上也是如此,要知道,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正是經歷挫折的這些事豐富了我們的人生,而且讓我們的性格趨于完善,讓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發現,懂得了珍惜。對于那些在心中化解不開的結,對于那些讓我們承受痛苦的人,淡淡一笑,學會欣賞,學會包容。只有灑脫地轉過身,才能發現新的風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痛其實也是一種人生經歷,只有痛過以后才知道幸福的真相,唯有經歷了磨難才能破繭而出。

告訴自己傷疤處會長得更結實,然后無所畏懼地迎接任何挑戰吧!或者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第4節那些意義重大的兒時創傷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受到各種各樣事件的侵襲,它們令我們避之不及,防不勝防。我們必須承認,一些無聊的小事有時候對我們的心理有著重大的影響。尤其是那些發生在兒時的小事,讓當時的我們簡直有天塌了一般的感覺。但同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意義完全不同。

你還在為過去的傷痛而懊惱嗎?其實創傷的體驗也是一種發現你是誰的蛻變的過程,相信它們不能擊敗你,反而會讓你變得更強大。現在起就重新接受這份讓自己變強的禮物——兒時創傷吧,不要被習慣束縛,不要被傷痛嚇倒,打開它,你將會發現其實天使有時候是化了妝的魔鬼。

小孩子經常會給大人提一些要求,當大人不予理會或滿足時,這樣的一件小事就會變成不一樣的大事。

朱紅記得當年自己才五歲,和父母去動物園玩。當時紅紅想要一根冰棍,可父母以會吃壞肚子而拒絕了她。那件事從此就在朱紅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韓非的童年創傷相對來說要嚴重得多,九歲時,有人把她從跳板推到游泳池里,把她嚇得魂飛魄散。不過她說,即使在那個事件之前,她在水里也從來沒有舒服過。后來青春期的她很容易和朋友打成一片,其中大多數是認識多年的伙伴。不過,她發現自己很難相信別人,尤其是自己不認識的人。

因為那次被一個人推下水的經驗使得她始終走不出這樣的怪圈。其實是韓非的心中有一個被嚇壞了的受傷小孩,她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護,一直沒有成長起來。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地頓悟和學習的過程,挫折和傷痛不能打敗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從挫折中獲得對自己來說有助益的部分。

不知道該拿自己怎么辦的人,多數對自己估計過高。“千萬不要把小事弄糟”,這樣的話只能顯得你不成熟,要知道歲月會把兒時埋下的種子的結果一一呈現在你面前,對你來說兒時的印記都會在你的成人世界里繼續活動。

兒時的那些小事對當時的你來說是意義重大的,因為它幾乎占據了你內心的整個空間,那些挫折體驗、小小創傷也許正是你日后奮發有為、彌補傷痛的力量之源。所以,我們要感謝那時候的那些傷痛,讓你有了超越自己、不斷進取的動力。

感謝那些對你來說意義重大的童年往事,正是由于當時的那些體驗以及隨之帶來的成長,使得長大后的你有足夠的成熟度來面對社會,用勇氣和智慧來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你的喜悅、創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質就能毫無阻攔地表達出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和希望。

一切都有可能,回頭看看,你會發現生命中最痛苦的那些經歷都變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好好地愛自己,到傷痛的根源里去,看看怎么做能讓它給你接下來的人生添加動力。

不要把兒時創傷當成是現在猶豫不前的原因,要善于打破自己,不要以為僅憑借頭腦做夢不用雙腳便可到達彼岸,要善于創造自己。讓絕處逢生的勇氣伴隨著你那些意義重大的童年往事一起成長吧!你要做的就是從創傷中勇敢站起來,讓腦中的噪音安靜,當你接受上天給予的困難時,成功的門就會在眼前敞開。

第5節不要封閉受傷的心靈

挫折并非不可戰勝,重要的是不要因挫折而將自己的感受封閉包裹起來。試著去打開心門,待疼痛的暈眩悄悄過去。即使遭遇苦難,但也不要因此而絕望,因為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試著掙脫束縛,打開雙臂擁抱新的明天!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沒有弱者,只有被困難嚇倒的人。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心智慌亂,因為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太陽也有黑子。每個人都經受過不少挫折以及磨難的洗禮,才有了今日之成績。

有些時候,生命中每一件痛苦的事情,都讓我們學會了更加封閉自我,更加防御外在的世界而不愿去接受。

曾經有人問過一個朋友:“如果你必須選擇失去身上的某樣東西,你會選擇什么?”當時他的回答是:“什么都無所謂,只要不是眼睛就行,失去眼睛就無法看到這個精彩的世界了。”但是后來他對這個問題有了不同的理解,他說道:“現在的我認為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人永遠也無法躲避痛苦,我們只有堅定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信心。讓痛苦成為你不斷反省和進步的藥劑,是它讓你的生命變得豐富起來,真正地感受生命的學問。只有痛苦才可以讓你變堅強,變得完整。痛苦是一把打開無限可能大門的密匙。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是他看待苦難時的態度,在苦難中,你的潸然淚下、楚楚可憐都不能贏得成功,他人的同情都是短暫的,因為誰也不可能代替你來生活,那樣的憐憫對你的處境毫無幫助。

小梅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年少之時,她會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但卻很孤獨。在一次課堂的提問時,因為自己害怕當眾發言,結果被老師批評了,老師說:“你怎么連這樣一個問題也猶豫著不敢回答?給我的感覺你好像是一只受傷的刺猬,將自己包裹成一團,生怕別人會看到你。”

小梅見老師在這么多雙眼睛的注視下批評自己,更加地絕望了,從那以后,用小梅的話說就是:“我孤獨地活著,幾乎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交往的必要,就像一棵青松獨自生長在山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僅僅是在那兒生長著而已……”

其實,對小梅來說傷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遲遲不敢正視它,是她遲遲不肯讓它愈合。她會覺得這件事對自己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每次提及感到的只是疼痛和絕望。其實直覺在告訴她,傷口的痛遠沒有自己思想所帶給自己的折磨多。是她一再地反復咀嚼,才令傷口遲遲不能痊愈。

有些時候我們反復被一種想法或念頭所傷時,一定要記得讓自己跳出來,放棄自我折磨。有些磨難只是為了告訴你一些有用的東西,不是讓你反復地體味它帶來的痛苦的。在我們經歷苦難的時候,渴望著被理解、渴望受到同情本是無可厚非的,但你不能借此逃避人生接下來的責任,那樣只能證明你是一個孱弱的人。沒有人被要求戰勝一切苦難,但至少你得學會如何面對困難,接受它,汲取對自己有助益的教訓就是了。

第6節苦難,其實可以不必計較

別總想著一帆風順的生活。人的一生要歷經無數次的風風雨雨,快樂與痛苦同在,順境與困境同行。順境中意氣風發,困境時也應該坦然面對,這才是積極的人生。

苦難來時,你要淡定,不要計較它給你帶來的種種不如意,你要相信它一定會帶給你的生命不同的轉機。如果你想得開,堅信能戰勝一切,并且具備樂觀和堅強的品質,那么你就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命運。

因為生活中本來就是有很多不好的東西,但是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是好是壞,那就要看你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它,或以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它。個人的處境也同樣如此,好與壞,全在你的心間。

在中國臺灣有這樣一個人,在他16歲那年,因事故失去了一條腿、一雙手,后來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出了風采,活出了快樂。

這個人就是臺灣青年獎章獲得者、臺灣十大杰出青年謝坤山,他是用自己的嘴咬著筆一字一字地寫出了自傳《我是謝坤山》,出版后在臺灣當地立刻引起轟動并成為暢銷書,而后又被香港特區政府推薦為“十大好書”之一。近年來,他在國內外演講上百次,由他參加的自傳體電視劇即將開機,美國的《讀者文摘》也用了19種語言向全世界隆重推出其挑戰生命極限的傳奇故事。

在一次與大陸的少年兒童讀者見面時,一位觀眾問他:“這么多的兒童喜歡你,你有什么禮物要送給大家嗎?”他答道:“珍惜你們現在擁有的吧,要知道你們已經有多么幸福,不要只計較自己沒有的,而是多想想已經擁有的,這樣人才會樂觀,遇到挫折才不會絕望。想想看,就算天塌下來,你們也比我多兩只手撐著啊!”

身殘志堅的人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其實是要感恩于痛苦的。痛苦時,的確會讓我們傷心落淚,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收獲了一筆財富,它會讓我們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堅強、包容、忍耐,讓我們得到內涵,造就了我們的韌性。

苦難和幸福永遠都是相對的,再幸福的人也有痛苦,有再多磨難的人,也有苦盡甘來的那天。在許多時候,幸福就是在這樣加加減減的變換中不斷地呈現的。它可以通過爭取得到,但必須付出艱辛和痛苦為代價。

人類最出色的成績往往是在身處逆境甚至是絕境時才迸發出來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在美國一項調查中,共抽查了1000位財富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富翁,其中一項調查了他們的生活,結果發現,他們大都出生在普通人家,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少年時期是在貧民窟里度過的。生活有時真的像魔術,會變化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

苦難并非如你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它唯一可怕的地方是你不知道苦難本身所蘊含的無限契機。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把生命當作是一道道加法題,無論幸福也好,苦難也好,你總能得到你想要的成長、幫助,積蓄自己的能力。這樣你演算出的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結果。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吃過苦頭的人,多是那些經不起考驗的人。

在人生的長河中,失敗與苦難都是難免的,關鍵是你如何對待它們。而且人們常說,生活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少一些對苦難的指責、抱怨。你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快樂和成長。勇敢地的面對它吧!

第7節搬走生命中的“頑石”

有時候阻礙我們的并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為它設置了種種障礙,將自己困住。搬走生命中的“頑石”,不要讓過去束縛你,打開枷鎖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侯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或許這“頑石”是我們留在自己心中的一個陰影,它也許來自兒時的創傷,或是從經歷的某個挫折事件而來。

但是,你要意識到其實每一次遇到“頑石”,克服它的力量也隨之產生,只是你還沒有找到它。尤其是你要清楚知道困難其實是紙老虎,只要擁有戰勝它的勇氣,它就不可能把人逼上絕路;困難就像一堵墻,翻過去前面便是康莊大道。生活中的諸多難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關鍵取決于你是否能搬走心中的那塊“頑石”。

有一頭小象出生在馬戲團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馬戲團中的老演員。

出生后不久,小象很淘氣,總是想到處跑。后來工作人員只好在它腿上拴上一條細鐵鏈。一開始小象總是試著掙脫鐵鏈,可是它試完之后毫無效果,而且腿反而總是疼痛、抽筋。無奈的它只好選擇放棄。慢慢地,它不再去試了,它已經漸漸地習慣鐵鏈了,再看看父母也是和它一樣的,好像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小象一天天長大了,它腿上的鐵鏈換成了一根細細的繩索,以它此時的力氣,掙斷這根繩索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它從來也想不到這樣做,因為在它的印象中這根鏈子是牢不可破的。

在加州的一次演出中,有一個好奇的少年問馬戲團的馴獸師:“先生,為什么只用一條小小的繩子便能制服這么強壯有力量的一頭公象呢?”

馴獸師說:“在大象還是很小的時候,我們用大鐵鏈把它鎖住,當它想要掙脫時,我們用力一拉鐵鏈,它便痛得不能動彈,久而久之,每次當它想到用力拉就有痛的感覺時,就放棄了做這樣無謂的掙扎。所以現在我們只需要一條普通的繩索便可將它制服,因為它已經不再相信自己可以逃走了。”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也都有一根類似于這樣的鏈子,這根鏈子在我們的腦中無形地束縛著我們。這可能是曾經的失敗和挫折,我們每次在遭遇它們時都會以逃避的理由說服自己以前是失敗的,現在恐怕也不行。于是,我們漸漸也缺少了嘗試的勇氣。改變的確會很不容易,但是至少得去嘗試,尤其要改變一個根深蒂固的壞習慣更是難上加難,但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束縛小象的實際上是“自我設限”的思維,過去的東西會影響現在的嘗試,但過去已經成為事實,你無力改變,現在還沒有成型,你至少可以努力一下。試試吧,去除腦中的那條鏈子!

林肯在與友人的通信中曾提到一個發生在自己幼年的故事,在這封信中,林肯深情款款地寫道: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地里有許多石頭。正因如此,父親才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它。有一天,母親建議把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

“有一天,父親去城里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勞動。母親說,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于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弄走了,因為它們并不是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許多人的石頭往往不是現實中的林肯的那塊,而是內心里的那塊石頭。

我們心中的石頭往往是從以前的經歷而來,生活中的挫折挫傷了我們。但有時候阻礙我們的并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為它設置了種種障礙,將自己困住。許多人逃不開陰影,并不是他們天生比別人笨,而是他們從未想過將陰影從身上剔除,更沒有仔細地去傾聽內心深處的吶喊,整日在自己內在的舒適區過活。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接觸到這樣的人,他們之所以縮手縮腳,裹足不前,是因為他們以前的種種嘗試都失敗了。他們只好選擇放棄,放棄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渴望。

這其實是我們自設的障礙,只要你允許自己走近它,給自己一次嘗試的機會,將這些不可能的頑石從心頭搬走,你也許就會贏得人生路上意想不到的成長和蛻變。

第8節百折千回才是人生

挫折是人生最有用的教科書,它讓人產生清醒的自我意識,反思自己,分析挫敗的原因。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但是成功走出困境的人,往往是那些意志堅定、百折不撓、主動尋找方法的人。

人這一生,必定會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生,是不成熟的一生。

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磨難,挫折也好,不幸也罷,都會過去。有些人在傷痛的砥礪下,愈挫愈奮,成為生命中的強者;也有的人因為受過傷害卻遲遲不肯踏入接下來的人生戰役,在自造的心靈監牢中茍且過活。

但隨著時間這把刷子的粉飾,有的傷痛已經被治愈,但是有的傷痕卻遲遲不能愈合。其實,傷痛就在那兒,你無法對其視而不見。但我們可以適時地將其遺忘,尋找對自己、對他人有益的部分以助成長。一切,關鍵還在自己。

一個陽光很充足的早晨,梅拉獨自一人來到海邊,在海灘上坐著一位老人,正在對著一塊石頭發呆。梅拉便走了過去。

“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鵝卵石,呈乳白色,外表光滑,尤其是在春天的陽光下更好看。”老人說。

“這不過是一塊石頭而已。”梅拉回答。

“是的,它是一塊石頭,你知道它為什么有這樣一個漂亮的形狀和圖案?”

梅拉吃了一驚,老人接著說:“這原本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石頭,但它后來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和風沙侵蝕,變得光滑美觀,然后被運到我們身邊,成為我們的基石鋪平了道路,靜靜地,數以百萬計的人踏過……”老人抽著煙,接著說:“它靜靜地躺在這里,卻從沒有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并且還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充滿愛和歡笑的世界,它熱愛陽光,也熱愛風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為世人奠基鋪路。這都是它給我們最好的愛啊!”

說完,老人微笑著離去……留下了梅拉在那里沉思良久。

是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生命,人生的這點痛苦和打擊又算得了什么?

無論遭遇什么挫折,人千萬不能自暴自棄,要學會堅強,像彈簧那樣,外界給的壓力越大,就會彈得更高。

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如果找不到,那么就學習創造它。其實人生命運就是在面對困難時的積極心態中得以改寫,這就好比文學作品中那兩個入獄的人,一個人在監獄的窗口中看到了墳墓,一個人卻在窗口看到了星星。看到墳墓的人,不久就在獄中自殺了,而看到星星的那位卻在刑滿之前提前被釋放。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但請想想監獄里的兩個人吧,你還會為它所困擾嗎?它殺不死我們,定當會讓我們更強大。但有時遭遇的挫折和困境,會捆縛我們的手腳和阻塞我們的思維。不過,任何挫折、苦難和困境都是暫時的——即使,時間再長,也會在我們樂觀向上的心態之中變得短暫。如果你每天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那么你就不會發現快樂了,更不能享受人生之中的美好時光。

所以,一切還是靠自己,先從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然后逐步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在不斷地改善之中創造快樂,那么你的生活和人生都將豐富多彩。

要知道成長是需要經歷痛苦的,每一次痛苦都是一次蛻變。是它們那么深刻地告訴我們自己是誰。這些經歷、這些感受,都會更加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性格趨于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會逐漸地發現,敢于正視過去的人,會更容易打開心中那些難以化解的結,學會微笑面對過去的傷痛。成長是一種痛,但敢于正視傷痛的人,終會體驗到由痛苦到痛快的轉化,破繭而出。

百折千回的人生,請好好地享受它,人生就是要享受這由痛苦到痛快的蛻變,這樣才能不枉此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尼木县| 曲阜市| 葫芦岛市| 屯昌县| 屯门区| 沈阳市| 朔州市| 城步| 托克逊县| 孙吴县| 凤凰县| 霍山县| 庐江县| 吐鲁番市| 北辰区| 安多县| 万载县| 喀喇沁旗| 宁强县| 宜宾市| 安徽省| 崇信县| 巨野县| 陇川县| 将乐县| 新平| 浦江县| 比如县| 海盐县| 惠东县| 鸡西市| 大关县| 苍山县| 罗甸县| 台南县| 汤阴县| 铁力市| 霍林郭勒市| 咸阳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