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何快速開發新客戶(1)
- 99%的銷售業績都是這樣提升的
- 賈扶棟 任芳進
- 4951字
- 2016-10-16 15:58:03
你能快速開發出新客戶嗎?怎樣才能快速開發出新客戶?你還在為不能有效地開發出新客戶而煩惱嗎?你需要一系列的銷售訓練。
輕松約見客戶
銷售中,我們需要經常約見客戶。約見客戶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有效溝通、促成交易??蓪嶋H上,因為我們與客戶認識時間較短,面對一個陌生人的邀約,客戶往往會拒絕,或抱著不重視的心理應約,使約見的效果大打折扣。
試想,如果我們能找到某個媒介,并通過此媒介與客戶取得聯系,那么客戶對我們的約見是否會接受并重視呢?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熟人或權威效應,利用第三方約見客戶。比如我們在與客戶打預約電話時,可以告訴對方他的某一位朋友使用的就是我們的產品,或者某一位名人正在使用我們的產品。人們一般都有從眾心理,當我們引入客戶信賴的第三方時,可以減輕客戶在心理上的抵觸感。
有個例子是這樣的。
某顧問公司的業務人員小劉給張總打電話,說他們有一套企業課程學習系統,要求見面演示一下。張總了解了產品的大致功效及價格后,本想直接拒絕他,但小劉接著說:“您同行業中的某某(行業名人)前段時間就參加了我們的學習課程,效果很理想。所以我認為這個課程還是挺適合您的,這樣也便于您在行業中保持競爭優勢。您說是嗎,張總?”
張總聽后,停頓了一下,便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你就過來吧,我們可以溝通一下?!?
于是,本來可能沒有希望的約見,成為了可能;小劉后來通過出色的演示與講解,與客戶簽下了訂單。
那么,我們在約見客戶時,借助哪些第三方,又如何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來輕松約見客戶呢?
1.利用客戶的人際資源
在確定你要約見的客戶時,你對客戶的了解有多少?包括客戶的家庭、朋友、畢業院校、所在行業協會等情況。客戶不是一個孤立的點,而是他所處人際網絡中的一個結點。如果你覺得直接約見客戶不容易實現,那么你可以選擇客戶所認識的某一個人去實現。
比如,通過你對客戶資料的搜集,你發現認識客戶的一位朋友。那么,你可以通過這位朋友的介紹,成功地與客戶約見?;蛟S作為陌生人,客戶可以不留情面地拒絕你,但對于朋友介紹的人,客戶一般還是要慎重的。
根據朋友關系的傳遞性,朋友的朋友,雖然有點拐彎抹角,但也算是朋友。所以,有了中間人的介紹,你與客戶雖然還未謀面,但也可以算得上存在一種朋友關系了。
所以,你平時要多研究客戶,多積累資源,成功只會青睞于勤奮而有準備的人。
2.權威效應
你在約見客戶時,打算為客戶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一些社會名人在使用你的產品,或一些知名專家贊揚過你的產品?如果有的話,你在邀約客戶時,就可以搬出名人或權威專家,這樣可以抬高產品的身價,提升你約見客戶這件事的重要性,讓客戶感覺同你見面是必要的、重要的、值得的。
我們平時看到有些產品找影視名星做廣告,其實也是利用了權威效應。比如你在給客戶預約時可以說:“王經理,您聽說過某某影視明星吧?他為我們的洗發水做過廣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我們洗發水的忠實用戶。我們知道這位明星的人氣很高,您如果能夠經銷我們的洗發水,肯定會有很多人來買。所以,我覺得經銷我們的洗發水,對您來說的確是個不錯的機會。您看我明天上午去和您溝通具體的合作細節好嗎?”
3.巧妙借助第三方
我們借助第三方的力量約見客戶,是要區分時機的,不要與客戶一打電話就說“某某是你的朋友,我認識他,咱們見個面吧”等,這樣會使客戶缺乏心理準備而起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引起客戶的反感,以為你是借助客戶的友情來實現你的銷售目的。
借助第三方時要自然。我們可以先與客戶有個簡單溝通,使彼此有個大致的認識與了解,然后再說約見的事情,比如:“我的一個客戶某某說,他和您是朋友。他說用了我們的產品,感覺不錯,挺好的。后來得知我準備和您聯系時,便讓我打您這個電話。不知您這位朋友有沒有和您提起過我?我也知道您平時挺忙的,我也不多耽誤您的時間,您看咱們明天上午10:00見個面好嗎?我帶上樣品,給您詳細介紹一下?!?
一般而言,這樣的說辭客戶是難以拒絕的,也是便于接受的。
總之,在約見客戶時,建議銷售員先用心研究客戶的人際資源,從而找到能為我們所用的第三方。如果我們能夠借助第三方,約見客戶會輕松地實現。
想一想
你知道借助哪些第三方能輕松約見客戶嗎?
你在工作與生活中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化解客戶的拒絕理由
我們打電話的最終目的是銷售產品,這往往需要和客戶坐下來面談。通常情況下,客戶的時間是寶貴的,能留給我們約見的時間一般也是不多的。所以,當我們提出想與客戶見面詳談時,很多時候會引起客戶的拒絕。我們知道能通過第三方引見固然好,但如果找不到第三方時怎么辦呢?難道我們的業務就不開展下去了嗎?
顯然不是的。面對銷售員的約訪請求,客戶如果找出各種類型的拒絕借口,我們必須見招拆招、有效化解,才能獲得與客戶見面的機會。
我們接下來針對一些典型的拒絕理由,提出一些化解的策略以供參考。
1.“我沒有興趣”
面對這樣的拒絕,我們可以這樣說:
我非常理解,先生,要使您對不清楚有什么好處的東西感興趣實在是強人所難。正因為如此,我才想向您親自報告或說明。所以我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來拜訪您,行嗎?
首先應用同位心理效應,讓雙方站在同一平臺上,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然后凸顯產品的價值,同時表達對客戶的尊重;最后確認時間,禮貌贏得談話機會。
2.“我現在沒時間”
時間永遠都是有的,主要看客戶是否愿意給我們。當我們遇到這種拒絕理由時,可以這樣說:
您的下屬都說您是大忙人,我也能感受到您的時間很寶貴。如果打擾您,我也很過意不去,但我必須給您打這個電話,因為這個方案對您來說真的非常重要。為了節約您的寶貴時間,我明天將方案直接送給您,您的辦公地址是某某街××號,對嗎?
遇到這樣的拒絕,我們首先要為打擾客戶表示歉意,減輕客戶的對立情緒,然后說明“重要性”來引起客戶的注意,同時傳達這樣的潛臺詞“我是站在你的角度做的決定”,最后以確認地址來先入為主,引導客戶同意。
3.“我考慮一下,再給你電話”
面對這樣的拒絕,我們可以說:
歡迎您來電話,趙總,您看這樣是不是效果更好些——我星期三下午去您那兒作個解說,更便于您的了解,或者我是星期三上午去比較好?
客戶說再考慮考慮,事實上也是一種拒絕。所以,銷售員不如主動出擊,與客戶確定時間,同時也使客戶真的考慮一下。
4.“請你把資料寄過來”
面對這樣的拒絕,我們可以說:
先生,我們的資料都是精心設計的綱要和草案,只有配合人員的講解才便于更好了解,而且要對每一位客戶再做個性化修訂,等于是量體裁衣。所以最好是我星期四或星期五過來向您講述。您看上午還是下午比較好呢?
遇到這樣的拒絕,我們首先要找出充足的理由,取得面談機會;再了解客戶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最后以“二選一”法給客戶選擇時間的機會。
5.“在電話里說”
當對方要求在電話里說時,我們不能信以為真而在電話里解說,因為客戶的潛臺詞表示不想見你。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有效化解:
李總,謝謝您給我在電話里解說的機會。電話里解說會比較浪費您的時間,也不會給您一個直觀的感覺。您看我能不能在明天下午3點和您見個面,只要5分鐘時間就可以了,您看行嗎?
6.“我現在可能不需要”
面對這樣的拒絕,我們可以說:
黃總,我們也要考慮這項業務日后的發展。您先參考一下,看看我們的供貨方案優點在哪里,是不是可行。所以,我星期五過來還是下周一過來比較好呢?
先說明雙方的利益關系,拉近彼此距離,然后說明產品的優點,確認客戶的真實需求。
7.“抱歉,我沒有錢”
面對這樣的拒絕,我們可以說:
我了解。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開始選一種方法,用最少的資金創造最大的利潤,這不是對未來的最好保障嗎?在這方面,我愿意貢獻一己之力,可不可以本周末,或是下周三來拜訪您呢?
遇到這樣的拒絕,我們首先要化解客戶的對立情緒,一般情況下,客戶說沒錢不一定是真沒錢,很多時候是一種拒絕的理由;化解了客戶的對立情緒后,再讓客戶感覺銷售員是來幫助他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純粹來賺錢的。
銷售中,類似的拒絕還有很多,我們要把客戶的拒絕轉化為肯定,動搖客戶拒絕的意愿,趁機跟進,引導客戶接受自己的建議。
然而,不管我們尋找什么樣的辦法“借口”,都是本著善意的出發點去做的。因為我們是要開發出客戶尚未發現卻又在現實中有潛在的需求,并滿足客戶在這方面的需求。
我們既要爭取與客戶見面的一切機會,又要保證與客戶見面的質量,這就需要銷售人員必須提前獲得客戶的好感,與客戶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
難以想象,如果你沒有給客戶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即使見面,這場會談的效果恐怕也不會很好。
在銷售領域內,客戶的信任有三個來源:對你公司的信任、對銷售人員的信任、對產品或服務的信任。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很有名氣,提供的產品又有保障,爭取到拜訪客戶的機會就容易很多,利用品牌的影響力,更容易得到客戶的信任。與此同時,銷售人員還要注意自身的素養,因為購買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個人的感性思維決定的。人們大都有這樣一種傾向:愿意和自己了解的、喜歡的和信任的人合作。取得客戶的信任是爭取拜訪客戶的前提。
總之,作為一個銷售人員,當客戶拒絕你時,正是你施展銷售本領的大好時機,要爭取與客戶高質量地見面交談,促成交易。
想一想
你遇到過客戶的哪些拒絕?
你是如何克服拒絕與客戶成功約見的呢?
給客戶留下好印象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外在形象能夠直觀反映出他特有的內涵。如果別人連你的外表都無法接受,那么對你的推銷就要大打折扣了。
一個推銷員與客戶面對面說話的時間是很短的,讓客戶能夠對自己有深徹了解也是很難的。所以,一個推銷員留給客戶的第一印象就很重要。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的看法常常受到“暈輪效應”與“首因效應”的影響?!皶炤喰敝溉藗兛偸橇晳T因一件事或對人的某一部分成見而影響對那個人的整體看法。如果碰到一位衣冠不整、形象邋遢的推銷員,客戶就會本能地認為他辦事馬虎。而“首因效應”指初次見面形成第一印象后,由于心理定式及暈輪效應的作用,第一印象會在大腦里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曾經有一位衣著不整的業務員到一家公司推銷做網站,這家公司的老板只與他談了一小會兒,就將他打發走了。業務員走后,老板對他的員工說:“一個業務人員在約見客戶時,連自己的形象都無法打理好,我又如何相信他能夠為我做好事呢?”以后,那位業務員再試圖向這家公司推銷產品時,那位老板都沒有再見他——盡管他已經改變了邋遢的衣著。
通常情況下,客戶見到你后,30秒內便會對你形成第一印象。在這半分鐘內,如果他愿意與你溝通,那么你的推銷工作將會比較順利;如果這30秒內并沒有引起客戶對你的賞識,那么你此后的工作就要困難很多。
我們在心理學中可能聽說過“一見鐘情”,也就是說,異性之間第一次見面時,能否吸引住對方,往往也就是見面后的那一瞬間,大概也是半分鐘。而且我們或許也能體味到“一見鐘情”的美好感覺,甚至有些人因為“一見鐘情”而結為伉儷,一生不離不棄。
在銷售中,如果客戶對你的印象好,就會樂于和你交往,“愛屋及烏”,客戶也會對你的產品感興趣。如果客戶認為這個銷售員不怎么樣,甚至反感,那么銷售員推銷的產品也會受到影響。我們平時路過一些飯店時,如果發現某家飯店的服務員待客有禮、衣著得體,往往就容易產生去這家飯店用餐的興趣;相反,如果你發現某家飯店的服務員不注重衛生,衣服油污,甚至手都沒洗干凈,要是過來這樣一個服務員請你點菜,相信你的食欲也會頓減,甚至會離開這家飯店。其實在銷售中,道理也是一樣的。
在現實中,我們給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機會。因為你與客戶見面的“第一次”是唯一的,因此一定要努力把握這個機會。為此,你要注意以下幾點。
1.禮節
禮節在推銷業務中非常關鍵。一個人的長相有美丑之分,這是先天的,但銷售人員可以通過后天學習的禮儀增添個人魅力。正常情況下,客戶都喜歡與懂禮貌、講禮儀的推銷員合作。講究禮節的基本原則是真誠、熱情、自信、謙虛。如果我們能圍繞這幾個方面去處理事情,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服飾
在與客戶初次見面時,首先映入對方眼簾的就是服飾。調查顯示,引起客戶購買欲望的先決條件是推銷員的良好形象。
銷售界流行一句話:“你若想成為第一流的推銷員,就應該先從儀表修飾做起,先用整潔得體的服飾來裝扮自己。”所以,你一旦進入銷售行業,就必須對自己的儀表投資,這種投資最終也是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