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找回真實的自己(1)

人應尊敬他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嚴,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別人的尊嚴。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Schiller)接納你的不完美

謹記

生命的光輝和榮耀永遠都照耀在身上暫不完美的那一點上,那是你的獨特之處,也正是你的魅力所在。

李文斯頓博士來到非洲,發現有些部落的人從來不知鏡子為何物。生平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這些人全都大吃一驚:“這個丑陋的家伙是誰?”“這個人就是我嗎?為什么跟其他人一點也不像?”“噢,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鼻子?”他們從未發現過真相,忽有一日,真相擺在面前時,便覺得難以置信。

面對缺陷,大多數人都會想方設法地去掩飾。也許掩飾缺陷是人的天性,畢竟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袒露自己缺陷的人實屬不多。袒露缺陷確實需要勇氣,要戰勝自己的懦弱,戰勝自己的虛榮,還要戰勝世俗的偏見,所有這些,沒有超人的勇氣是萬萬做不到的。

其實,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缺憾,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掩飾,自欺欺人,如果永遠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那樣才是一生的缺憾。

克倫威爾請人為自己畫肖像時,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一定要畫出最真實的那個我,不要回避我的缺陷,否則,我不會把酬勞給你。”

所以,親愛的你,如果缺陷已經屬于自己,那么我們就應該像克倫威爾那樣正確地面對它。不必太在意自己身體上的這些缺陷,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該做的事上,并且積極進取,使自己更充實。有一位腿有殘疾的私營企業主,經過自己十幾年的奮斗拼搏,終于成了聞名遐邇的雕刻家和經營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對他說:“你如果不是殘疾,恐怕會更有成就。”他卻淡然一笑說:“你說得也許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遺憾。因為如果沒得小兒麻痹癥,我肯定早下地當了農民,哪有時間堅持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我應該感謝上帝給了我一個殘疾的身體。”

丘吉爾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年獲諾貝爾獎,但他也曾經是一個貪睡、貪酒的人,還曾因吸食鴉片兩次被趕出辦公室。但他都痛苦地改掉了自己年輕時的不良嗜好,經過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追求完美是好的,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因為追求完美才會有進步。只是在追求完美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了無遺憾的,外貌、性格、經歷……我們應該明白,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只要我們真誠地面對,有點缺憾,生命照樣精彩。

美麗的孔雀很不喜歡自己沙啞難聽的聲音,于是來到天后赫拉的面前抱怨道:“美麗善良的天后,您看,夜鶯的歌聲總是可以深深地打動人心,得到眾人的喜愛。可是我一開口,群鳥就會嘲笑我,這太不公平了!萬能的您能賜予我優美動聽的聲音嗎?”

“你的嗓音不好,但你別忘了,你的身姿與容貌卻是出類拔萃的,要知道你在開屏的時候羽毛是多么的光彩照人,它們是多么的華麗富貴,所有人也把孔雀開屏稱之為一大美景呢!”天后赫拉聽到孔雀的這一番話后,這樣安慰著孔雀。

“既然我的歌聲不如他人,這種無言的美麗對我而言又有什么用呢?”聽了赫拉的話,孔雀不以為然地說。

看到孔雀如此不知足,赫拉有點不高興了,斥責孔雀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這是命運之神注定的。她注定了你的美麗,夜鶯的歌唱,也注定了老鷹的力量和燕子的輕盈。所有的鳥類都應當對神賦予它們的東西感到滿意。”

面對天后的指責,孔雀終于止住了自己的抱怨,開始欣賞自己美麗的身姿。我們的每個缺點背后都隱藏著優點,每個陰暗面都對應著一個生命禮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人都有著專屬于自己的精彩。孔雀的美麗是令人艷羨的,而它卻不停地抱怨自己沒有美麗的歌喉,忽略了自己擁有的東西。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在重復著孔雀的抱怨。所以,從此刻起,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越來越好。我們應該明白,有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是一個人改正缺點、走向成熟的開始。當一個人懂得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時,他也就離真正的完美不遠了,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傻子自以為聰明,但聰明人知道他自己是個傻子。”

成為真正的你自己

謹記

我們不可能一直掩蓋自己的缺點。每個經過我們心靈的過客都會在我們的性格上留下痕跡。我們的傷疤和劣跡提示了我們的缺陷,它們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跡,這一點每一個與我們接觸過的人都會看到。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優秀的品質顯得至關重要。一個積極、樂觀、誠實、勤奮的人,即使出身低微,也不會妨礙他走向成功;相反,一個人即使出身多么顯赫,如果品行惡劣,他也不會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出眾的品行會為一個人帶來良好的聲譽,進而贏得人們的尊敬與信賴,這些將會對他的事業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賀蘭德說:“一個人的涵養是其聲譽的決定性因素。”聲譽與一個人的素質密不可分,人的一生,都會與自己的聲譽日夜相伴。聲譽并非一成不變,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其聲譽亦會有所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很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可是一旦真相揭露出來,大部分人都會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感到異常的吃驚與失望。面對別人的否定與批評,通常時候我們都會感到難以接受。

可實際上,這只是正常現象,就算我們自己也經常在心底深處暗自評價別人。因為大家都明白聲譽的重要性,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喜歡隱藏起自己的缺點,只把自己的優點展示給別人。我們會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求為別人留下好印象。可是,真正的我們是什么樣子的,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它們就像疤痕一樣無法掩飾。我們總想將最好的自己展示出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可我們的本質并不會因此發生改變。

于是,我們開始變得虛偽、說謊。我們就像那些“豆腐渣工程”,表面看起來非常不錯,但內部卻是另外一回事。譬如,我們總是喜歡把最名貴的家具擺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如果有客人來家里拜訪,就能夠輕易地看見。而那些破破爛爛的家具,被我們放在里間,根本不讓人看到。

就如蓋吉所說:“有個商人,因為生意繁忙,所以每次要做禮拜時,他就會在柜臺上擺一本圣經,制造出虔誠的假象。這類人有很多很多,例如不少享有盛名的人,實際上卻是道德敗壞的沽名釣譽之徒。就連植物也經常以假象欺騙人們,佛羅里達美麗出眾的玫瑰,竟發不出丁點香氣,漂亮的天堂鳥竟不識鳴唱,聞名遐邇的希臘柏樹根本不會結果。”

如果總是戴著面具去生活,長期如此,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假。活得不真實的人,意志會慢慢消沉下去。這是渴望成功的人士堅決不能做的事情。

朗費羅認為世間最恐怖的莫過于那些表面良善、內心惡毒的人。正如修道院的門窗玻璃上所畫的畫,里面畫著維納斯,外面畫著圣母瑪利亞。霍爾博士在提到一名表里不一的蘇格蘭人時,說:“他一邊唱著‘為表我的誠意,我愿將全世界奉上’,一邊卻攥緊了錢包,一個子兒也不愿拿出來投進捐款箱中。”

阿諾德以撰寫英雄故事聞名于世,但他自己卻與英雄有著天壤之別。一面宣揚愛國,一面密謀叛國,這就是阿諾德的真面目。人們起初被他的故事蒙蔽了,為故事主角強烈的愛國之心深深動容。直到后來,阿諾德欲向英國出賣祖國的行徑被人揭露出來,他的讀者們才終于恍然大悟。阿諾德的朋友艾倫·波爾也是一樣,光鮮美好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恥嘴臉。

美國有位資深的評論家說:“當前的社會謊言遍地,越來越難見到真實。市場上大量出現冒牌商品,政客們終日以謊言粉飾太平,名人們時刻以假面具示人。”騷塞說:“人們總是在看清本質之前,就已下了結論。”路西恩則舉了一個例子:“一座雪白優美的大理石雕塑,其內部卻填滿了垃圾,表象與真實的反差竟可以如此之大!”

說謊絕非易事,稍有不慎便會被人看穿。一名瑞典科學家對神學家斯威登堡說:“對于某些觀點,有些人自己都不相信,卻千方百計地試圖說服別人相信,其結果如何不言而喻。”所以才會有人說,一個能勸服陪審團相信被告無罪的律師無所不能。要做到這一點,律師首先要說服自己相信被告無罪,如若不然,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露出心虛的破綻。

愛默生說:“任何謊言都會留下破綻,被拆穿是遲早的事。”再天衣無縫的謊言,也終有被拆穿的一天。每天戴著假面具生活在謊言中,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啊!那么,為什么要一直戴著虛偽的面具呢?把它扔掉不行嗎?過一種恬淡、自然、率真的生活多好啊!用真實的態度來生活,人就能夠活得更加充實。戴著虛偽的面具,過著一種騙人騙己的生活,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呢?要有勇氣把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別人的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過得幸福。那些買不起的東西,為什么非要買呢?

世上有哪個人不希望真誠待人,同時被人以誠相待呢?事實上,每個人畢生都行走在追求真實的道路上,盡管這條路上遍布著謊言與假象。然而,這就如同恒星與行星之間的對比,追本溯源,行星的光輝不過只是假象,恒星的光輝才是永恒的。

伽費爾德總統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默克森博士說:“一個人成為了怎樣的人,要比其從事了怎樣的職業更為重要。”盧梭說:“眾生平等,我們都承擔著一樣的使命,那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我不在乎自己的學生日后會從事什么職業,我在乎的是讓他們學會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這個前提的基礎上,他們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最終變成律師、軍人、牧師,或從事其他職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若這些責任和義務得不到履行,就會將整個社會引向歧途。每個人都逃離不了死亡的終點,如何在走向死亡之前實現自己的價值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我們扮演的角色不斷變化,但對于一個真正的人而言,這并不重要。只要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實現自己的使命和價值。”

最后讓我們記住卡萊爾的話:“扔掉你的面具吧,讓我們瞧瞧你究竟是什么樣子。毫不正經的玩笑,笨拙可笑的掩飾,騙人的哲學,虛妄的博愛情感,虛偽的君子作風,拒絕這些!讓我們看看你真實的一面,你的真正的想法。堅強起來,成為真正的你自己,不管是什么樣的,一定要是真實的。”

找準自己的位置

謹記

我們從來不會失去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沒有什么能夠拿走它。

柏拉圖說:“一個人還不能知道他自己,就忙著去研究一些和他不相干的東西,這在我看來是很可笑的。”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總要處于一定的社會位置。社會對處于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要求。當這個社會個體按照社會對他的要求履行其義務、行使其權利時,他就扮演了一定的社會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人往往是被動的,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平衡,人人都羨慕那些成功的人,卻很少有人記得他們背后浸透了多少奮斗的汗水。

成功的人總是要給自己合適地定位。那么什么是定位呢?定位就是對人或事歸于適當的位置并作出的某種評價。一位心理學博士就曾經感慨:“我從事心理學研究十幾年,一個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做人要有清晰的定位感。”

如果每一個人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人類文明將會得到空前的發展。只有當一個人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他才會實現人生的理想。

杰克讀高中的時候,有一天校長找到他的母親說:“你的兒子也許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非常差,甚至比不上比他小很多的孩子。”

母親很傷心地把杰克領回家,準備在家里自己培養他,但是一段時間過后,母親發現杰克對學習根本就不感興趣。

一天,母親帶著杰克去街上買東西,當他們路過一家正在裝修的超市時,杰克發現有一個人正在超市門前雕刻一件藝術品,杰克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湊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觀賞起來。從那以后,母親發現杰克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頭、石頭等,必定會認真而仔細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狀讓他滿意為止。母親很著急,她怕兒子玩物喪志,耽誤了學習。

杰克最終還是讓母親失望了,他沒有考上大學。在母親眼中他成了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很難過,但還是決定遠走他鄉去尋找自己的事業。

許多年后,市政府雕一個名人的雕像放在廣場上,以此來紀念這個名人。面對這樣的機會,眾多的雕塑大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選中,這將是難得的榮耀和成功,最終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大師獲得了市政府及專家的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花莲县| 广南县| 泽普县| 岫岩| 吉木乃县| 石阡县| 九龙坡区| 德清县| 琼中| 和平县| 乌拉特中旗| 衢州市| 普格县| 巴彦县| 华坪县| 武陟县| 五家渠市| 上栗县| 陆丰市| 九台市| 英德市| 南和县| 确山县| 开平市| 灌南县| 横山县| 兴安盟| 大埔县| 舞钢市| 新安县| 随州市| 云南省| 景宁| 英吉沙县| 察雅县| 华阴市| 丹巴县| 河池市| 高尔夫|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