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凌晨四點半(初中實踐版)
- 韋秀英
- 2870字
- 2019-01-03 16:11:30
做追趕時間的人:善用你的一分一秒
我自己非常珍惜時間,所以也不喜歡那些浪費別人時間的人。在美國人的價值觀中,耐心并不是很重要,許多美國人可以說是“脾氣暴躁的”。如果他們感到時間在悄悄流失而自己一無所得時,他們便開始說話激動、坐臥不安。
——哈佛大學時間管理課 懷特教授
在一次哈佛校友訪談中,北京大學張俊妮博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李勁和來自美國現任職于某國際咨詢公司的葉文斌三位哈佛校友,一起談到了他們在哈佛大學學習的生活體驗。訪談中,他們提到哈佛的學生都非常苦,學習任務很重,但是課余生活也相當豐富,可以說是每一位哈佛的同學都非常樂在其中。張俊妮主張“要學會利用時間,將把時間分成一段一段”,學習之外,郊游、滑雪,打保齡球,組織論壇,跟人聊天,等等,都不能少;李勁則當時經常到附近學校去做志愿者,去教海地難民的孩子們數學,這些寶貴的經歷都給他留下了“在其他地方難以獲得的體驗”;葉文斌說自己讀本科的時候有詳細的時間計劃,一天是“1/4上課,1/4自習,1/4課外活動,1/4睡覺”,同時,他也參加了很多和音樂有關的活動。如此看來,每一位哈佛人幾乎都是合理利用時間的佼佼者。
事實上,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只是普通的學生,但是他們之所以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更善于用腦子去思考如何利用分配時間,如何最大程度上合理、有效地使用時間,只要我們也能學會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分鐘時間,我們的學習效率也將會大為提高,生活中那些小煩惱也會煙消云散。
有些同學可能會說,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優秀的成績看起來根本遙遙無期,那些考上名校的人大多都是天才,我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就算我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追得上那些人。沒錯,學習和進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這種辛苦在于你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才能有所收獲,只有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才能按部就班地達到目的。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說:“相比哈佛大學的學生,中國的學生生活的太輕松了。我們總是認為,中國的孩子為了高考寒窗苦讀十幾年,其實,在美國一些著名的中學里,高中的學習同樣是很辛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學的時候,雖然下午課程很早就會結束,但是各種興趣班、培訓課程常常會持續到半夜。有一些好的中學,壓力會大到讓孩子們沒有時間玩耍,或者說美國孩子把玩耍的時間都用來成長和學習,這種時間管理是自發的,不需要家長監督的,我認為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也是最優秀的。”
哈佛大學沒有高樓大廈,只有新英格蘭的紅磚墻。即使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過在校園多一個不起眼的固定停車位。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哈佛的每一個人都是善用時間的天才,善于努力的天才。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后,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并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么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在哈佛大學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那么,作為初中生的我們,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時間呢?首先,介紹一下“二八原則”——帕累托原則:
19世紀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一個時間使用原則。其核心內容是生活中80%的結果源于自身20%的活動。比如,總是那些20%的閱讀給你帶來了80%的好成績,創造了80%的自我提升,又比如世界上80%的財富被20%的人掌握著。因此,我們在學習中,應該學會把時間重點放在20%的關鍵問題。

如何區分那20%重要的事情,上圖所示就是著名的時間優先矩陣,通過時間四象限法,我們可以更容易地區分學習和生活中的輕重緩急,以便更好地安排時間,有效地解決問題:
A.重要且緊急(比如考試、突發等)——事情的重要性很高,而且你需要立即行動。
B.重要但不緊急(比如學習、做計劃、與人談心、體檢等)——只要是沒有前一類事的壓力,應該當成緊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緊急但不重要(比如同學突然約你出去玩兒、有人突然打電話叫你一起去K歌等)——只有在優先考慮了重要的事情后,再來考慮這類事。我們時常會把“緊急”當成優先。其實,許多看似很緊急的事,并不會真正影響到你的實質生活。
D.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比如娛樂、消遣等)——重要的事情做完再考慮。
重要緊急的事,我們要立刻擠出時間來完成,而且要盡量以最短的時間來完成這些事情。然后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這一類的事情對我們的整個計劃有深遠影響,例如上課學習新知識等,這類事情的效益是中長期的,也是我們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分配的方向。此外,對于緊急但不重要的事,要學會說“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對自己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想辦法將事情推脫掉,只有學會說“不”,我們才能漸漸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做自己時間的主人。最后是那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事情上。如果實在想要做,那么就給自己規定嚴格的時間限制,比如刷微博,限定半個小時,時間一到就立刻停止,不要為了一些無謂的事情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善于利用時間更多的是指有效率地利用時間。哈佛商學院在時間管理上有著這樣的理論:時間是稀缺的有限的資源,對于商業精英來說,高效率使用時間是贏得商戰的基礎。善于投資的成功人士都是那些時間觀念強、善于運用時間、做好計劃安排的人。他們絕不會在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和事上浪費一分一秒,他們總是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必須不停地追趕時間,只有這樣,你才能一直向前,當你停在原地休息的時候,不要忘記大家都在追趕。當時間跑到了你的前面,你就會開始氣喘吁吁、不知所措。善于利用時間,和時間賽跑是我們必須練就的“輕功”。所以,同學們,不能停下腳步,不要浪費時間,合理安排,與時間為友,不斷超越,當你放棄了安逸和優哉游哉的生活習慣,那么成功就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了。
◎哈佛心理測試:你是如何利用時間的?
如果今天是周末,可以好好地賴一下床。但是假如你必須在七點鐘出門,非定鬧鐘把自己叫醒不可。從你起床到準備出門只需10分鐘,那你會把鬧鐘設定在幾點幾分呢?
A.六點。鬧鐘響了會把它關掉,再瞇十五分鐘左右
B.六點三十分。鬧鐘一響就起來,但會賴在床上十分鐘左右
C.六點四十分,鬧鐘一響,馬上起床
D.七點,不賴床
答案
A.你因為怕自己遲到,所以想提早起床。可是,你會把鬧鐘關掉繼續半夢半醒。這種方式反而更容易睡過頭,理論上是相當不明智的。由此判斷你的個性十分斯文,做事慢慢地,不是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有點慢郎中的傾向。
B.你的個性很沉穩,做事不會毛毛躁躁,也不會拖泥帶水,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賴床的時間恰到好處,能與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互相配合。
C.你蠻能掌握時間,行動力極強,自我要求也很高。不服輸的性格,顯露于表。但若有突發狀況出現,你會亂了腳步,有點會不知所措。偶爾還會有情緒失控的情況出現。
D.你的個性很強烈,以自我為中心,有點刁蠻任性。明知道不能遲到,但還是不想早到。若是心情不爽,就算約定的事,也會放人家鴿子,是個標準的遲到大王。要小心!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里,你如果太以自為中心,對自己的欲望不加以約束的話,不但不受人歡迎,還會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