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使般的弟兄
- 希利爾講藝術史
- (美)維吉爾·M.希利爾
- 1191字
- 2016-07-22 17:55:13
修士們住的地方叫做修道院。修士把所有人視為自己的親人,我們可以和他們稱兄道弟。現在一些教堂里的人還互稱兄弟姐妹。
“花城”佛羅倫薩里有座圣馬可修道院。圣馬可是一個人名,他是寫《圣經·新約》的圣徒。這座修道院里有一位很有威望的修士。大家都稱他為“天使般的兄弟”。他的名字叫弗拉·安吉利科。你也許奇怪修士怎么成了大畫家?弗拉·安吉利科是個繪畫天才,圣馬可修道院內的圣經故事畫全是他一人畫的。修士每人都有一間單人小屋,房間很簡陋,簡直像囚室。圣馬可修道院共有四十個這樣的小屋。弗拉·安吉利科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這些房間的墻壁上,修士們足不出戶就能在自己的房間里看到《圣經》里的故事,并思考故事的寓意。除了這些壁畫,弗拉·安吉利科還在木板上用蛋彩作畫。你還記得我上節說過的嗎?蛋彩是用彩色粉和膠水或蛋清混合而成的顏料。
弗拉·安吉利科雖然生于喬托(畫家、雕塑家、建筑師)死后一百年的意大利,但他的繪畫風格卻和喬托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傳說,他動筆前會禱告好長一段時間。畫完后,他從來不改,因為他覺得那是上帝指引他完成的作品,所以不能有任何改動。他這樣虔誠的信徒只畫與基督教有關的畫,像天使或圣徒,而且不求回報。
當時的畫家常畫一個很重要的題材——“天使報喜”。你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圣經》里講:上帝派天使加百利向瑪利亞報喜,告訴她,她已經懷上了上帝的孩子,將生下圣子耶穌,瑪利亞本人也因此成為了圣母。你如果看到弗拉·安吉利科畫的《天使報喜》,一定會被那種溫馨幸福的場面感動。畫面上,圣母瑪麗亞坐在院子里的圓凳上,雙手在胸前交叉。一個天使半跪在地上,告訴她即將生下圣子。
圣馬可修道院的修士們平時禁止私下交談,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他們要保證絕大多數時間能安靜的思考。你可以試一試,一天不說話,我想哪怕是一小時靜默,你都會受不了的,這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這里的修道院之所以定下這樣的規矩,是怕修士們因為閑聊而浪費時間,保持安靜是為了一心向上帝禱告,思考教義。弗拉·安吉利科為此在修道院的一道門上畫了一幅畫,畫中的圣徒彼得將一根手指放在嘴前,提醒修士們不要說話。圣馬可修道院現在成為弗拉·安吉利科繪畫作品展覽館,他絕大多數作品都在那里,包括可移動的畫作和單人小屋里的壁畫。其中一幅能移動的畫中畫的是抱著耶穌的圣母瑪麗亞,這幅畫就是圣母像。其后的幾百年里,世上流傳著不計其數的圣母像。事實上,每個畫家都畫過圣母;每個教堂里都有一兩幅圣母像;每家,只要買得起畫,就會買幅圣母像掛在家里,就像現在家家都有一本《圣經》。
弗拉·安吉利科的《圣母像》被鑲在金邊框里。畫框一般只有實用功能,它只是起到保護畫作,將其與墻壁隔離開的作用,沒有審美功能。但弗拉·安吉利科在這幅《圣母像》的畫框上畫了十二個小天使,每個天使手里都拿著一種樂器。人們后來根據這些天使像做了許多明信片或圖片。說不定你家里就有一張呢?不妨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