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談追溯到原始契約
- 社會契約論
- (法)盧梭
- 586字
- 2016-07-19 09:39:15
導言
從這一章開始,盧梭正式開始談論契約及契約的根源。他指出,即使是專制主義的政權,也內在地暗含著契約關系,否則就不成其為政權。因為鎮壓一群人和治理一個社會,二者間一直有著巨大的區別。人民的行為總是先行于國家的行為,而人民的行為,比如選舉,其中已經有契約關系存在了。
即便我接受了前面駁斥過的論點,專制主義的擁護者依舊無法前行。鎮壓一群人和治理一個社會,二者間一直有著巨大的區別。即便一個個去奴役分散著的人們,不論人數多寡,我看到的只是一個主人和一群奴隸,而并未看到君主和他的子民;如果愿意,可以稱之為聚集,而不是結合;這里既沒有公共幸福,也沒有政治共同體。某個人,即便奴役了半個世界,也永遠是個個體,脫離了其他人的利益,其利益就永遠是私人利益。如果他死了,他的王國就會隨之消失,猶如一棵橡樹被焚燒成一團灰燼一般。
格勞秀斯認為人民可以把自己獻給某位國王。但按照格勞秀斯的說法,在獻出自己以前,人民就已經存在了。這種行為是一種假設有公共意愿的政治行為。那么,在研究人民選舉國王的行為之前,就要先研究成為人民的行為。后一個行為必然會先于前一個行為,這才是真正的社會基礎。
實際上,如果事先沒有契約,除非選舉能全體一致通過,否則怎么會有少數服從多數的義務呢?擁護某個主人的一百人,無權代表不擁護該主人的十個人進行投票。多數投票的規則,自身就是一種契約,它意味著至少有一次是全票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