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與浪漫主義邂逅

1828年,安徒生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本小說——《1828—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到阿邁厄島東端的徒步旅行》(簡稱《徒步旅行》),這本書的靈感來自于安徒生去克里斯欽港拜訪穆勒時要經過的那條小路。那時期末考試將近,他一邊準備考試,一邊在文加德斯特拉德的閣樓里寫書。1828年10月,他成為皇家衛隊的一名新兵,穿著從二手貨商人那里買來的破破舊舊又不太合身的軍服,戴著又高又硬的軍帽,驕傲地行走于奧斯特蓋德大街。因此,《徒步旅行》這本書基本上依據他的個人故事而寫,既有一個作家被夾在夢想和學校教育之間的掙扎和成長,也有一個士兵在軍營的生活點滴。故事發生于1829年除夕夜,距離新年還有幾個小時,主人公突然出現,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作家,于是他開始一段尋求處女作素材的旅程。他穿過哥本哈根市,來到會背誦《哈姆雷特》的尼古拉教堂塔樓,戴上魔鏡,穿上七里格靴,遇到說拉丁語的巨人,穿過克里斯欽港大橋,最后來到阿邁厄島。旅程的終點是地獄,地獄之中到處都是校長。這是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時而驚心,時而滑稽,這樣的風格在當時并不多見,它體現的是一個年輕作家深不可測的創作潛力以及無窮無盡的勇氣,他無拘無束,放任“詩歌惡魔”縱情馳騁,也那樣無所畏懼,任何體裁、格式在他筆端體現、融合,最后變得鮮活。這部作品在當時廣為流傳,卻并未受到太多評論家的欣賞,他們以“兒童病”來評價此書,認為它不過就是一本獵奇有余而真實不足的玩偶之作,確實,這本書讀起來十分拗口,且到處都是引用與手法不甚高明的模仿,但是當你耐心將它讀完,你會發現這本書的可貴之處。

全書共有14章,前13章是正文部分,第14章只有一些感嘆號和破折號。看似不是結尾的結尾正是作者的深意所在,把無盡的想象空間留給讀者。在第13章中,主人公站在阿邁厄島東岸的水里,準備乘船去薩爾霍姆島,被一個扮成人魚的評論家抓住,“魔鏡掉入大海,被人魚帶走。我獨自站在岸邊,不知所措。突然,我覺得自己根本不配給這本書一個完美結局”。主人公以為這樣就是結束了,卻被評論家的話驚醒:“你已經給了它一個完美的名字:《到阿邁厄島東端的徒步之旅》。”這就是第14章的目的所在,當讀者回看,他的想法和感受就是最后的結局,若讀者始終不甚理解,那么主人公就會說:“這最后的一章算是我欠您的,如果可以,非常歡迎您能賞光來我家聽我把結局講給您聽。每天8點到9點我都在家,如果女士到訪,我隨時恭候!”這樣的結局實在出人意料,從內容上看,這本小說寫得是一個作家的成長故事,屬于教育小說類型,卻與典型的教育小說不同,他沒有俗套的完美結局,而是巧妙的留白,這對那些中規中矩又追求美好結局的小說創作模式無疑是一種挑戰。丹麥批評家喬治·布蘭迪斯也曾對此進行抨擊,他對整個19世紀的丹麥文學幾乎都持批判態度,雖然安徒生的這部作品已經跳出傳統教育小說的模式,但仍沒有被他看好。因為,這本小說并不是安徒生鬼馬天才的想象力的充分發揮,也沒有繼承前幾部作品的肆無忌憚,這多少讓人有點失望。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部作品中所具有的“勇氣”。所謂“勇氣”,是布蘭迪斯一直追求的境界:“作家應當毫無畏懼地表達其獨特藝術思想。”

這本小說全名為《1828—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到阿邁厄島東端的徒步之旅》,從字面上看,它的時間跨度應當有兩年,可實際上,作者只寫了1828年除夕夜到1829年新年第一天之間5到6個小時之間的事。顯然,這本書有些名不副實,這個惡作劇式的題目恰恰是作者浪漫主義的體現。在書的開頭,主人公為了尋找創作素材前往阿邁厄島,途徑大海,要過海就必須先過橋,那么他就要做一個決定,到底走哪座橋。在他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人們常走的、平坦安全的科尼珀爾斯伯羅橋,二是非常有創意的波西米亞人建造的蘭奇伯羅橋。一個代表理智,一個代表情感,兩者之間的選擇是安徒生當時所面臨的必然選擇。女神赫洛伊斯站在科尼珀爾斯伯羅橋上召喚他,但他還是選擇了前途未卜的蘭奇伯羅橋,坦途人生非他所求,充滿刺激與未知的探險之旅才是他的追求。在這里,浪漫主義再次得以體現。

在《徒步之旅》中,主人公將教育稱作“加入浪漫主義俱樂部的考試”。小說集中許多觀點、格式、引用等,其意圖在于向讀者說明,這個作者已經按照浪漫主義的標準反思自己的靈魂,確立自己的夢想,發揮自由的想象力,為未來的作家之路做好了準備,在阿邁厄島上,他受到洗禮,意識到追求自由與藝術價值的必要。在整本書中,阿邁厄島是一個充滿神奇力量的舞臺,在這里有無數擁有魔力的幽靈、巨人和靈獸,它們看似都毫無關系,卻都與作者本人的人格相關。通過這些文字,你會發現作者的孩童本性,他以玩笑式的口吻敘述故事,儼然一個不知愁的少年。另外,他同書中主人公一樣喜歡用夸張的裝扮掩飾自己的虛弱與憂郁,整本小說就像是當時教育制度的鏡像,從中可見安徒生生活在一個如何混亂又充滿矛盾的環境中,一個年紀輕輕又出身低微的年輕作家初登文壇面臨著夢想與現實的矛盾困境,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帶給他莫大的壓迫感,也激發了他必勝的決心,從書中也可看出安徒生性格中的黑暗面,自大與自卑同在,且空虛與憂郁共存。但總體來說,安徒生在這本書中塑造的是一個積極向前不畏艱險的角色,字里行間滲透了他的年少輕狂,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部作品不再是一揮而就的草率之作,而是經過一番思索和設計創作的作品,他企圖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他的作品也難免受到他那極度空虛與目空一切的性格影響成為文學界的異端分子。在《徒步之旅》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我的第一步,人們會因此認識我,贊賞也好,鄙夷也罷,畢竟他們認識了我。”

的確如他所愿,1828年到1830年這段時間,安徒生的名氣不斷提升,1829年到1830年,《徒步之旅》在丹麥廣為流傳。在《徒步之旅》中,有一段老狐貍與小狐貍之間的對話,小狐貍準備外出追尋自己的未來,老狐貍忠告說:“對于你即將進入的圈子,我只想說一句,永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嘰嘰喳喳的小鳥身上,只有那些看著漂亮卻沒什么頭腦的才會把巢筑在高處。”這也是他個人遵循的信念,他靠著《徒步之旅》獲得一些地位,也想方設法讓自己的羽毛被人賞識,可這些羽毛僅是身外之物,而且本身并不屬于他。這部小說確實為他收獲了更多的讀者與觀眾,但同時也帶來了評論家的不滿,因為這部作品中不可忽視的狂妄自大的成分以及他字里行間對那些評論家的嘲諷與批評,比如第8章和第9章中的“詩廟”,那本應是神圣清凈之地,卻遍布青蛙與寄生蟲,“這些畜生告訴我,它們是最無知的評論家”。

23歲的安徒生第一次創作小說,這本小說荒誕而極盡嘲諷地嘲笑了那些自以為是的評論家,以及將他們奉為圭臬的追捧者,他追求自由,且不拘一格,在文學的世界里暢快而行,有著所向披靡的勇氣和不畏批評的決心,他不是簡單地屈服于自己內心的“惡魔”,而是利用它、驅使它,幫助自己實現夢想。雖然《徒步之旅》看起來飄忽不定且找不到一個清晰的落腳點,而且有些賣弄,但通讀全書,你一定可以發現它的獨特之處。誠如B.S.英吉曼在1828年的一封信中所說:“如果不看完,你根本就無法對它做出正確判斷。”

1829年4月底,安徒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戲劇作品——《尼古拉塔樓上的愛情——戲院的頂層觀眾說什么》。這部作品從觀眾的反應來看取得空前的成功,演出之日,皇家劇院的人流量大增、騷動不斷,甚至需要衛兵把守入口以維持廉價座位區的秩序。而頂樓座位區除了雅座,還有專門留給大臣、官員的座位,也有留給商人、工匠、學生、作家和其他對藝術略知一二的市民的長座椅。鼓掌歡呼是大多數頂樓座位觀眾表達自己喜愛之情最直接的方式。一部戲劇是否受到喜愛,從這些觀眾的反應就可以直接看出。安徒生作品的第一次亮相,觀眾的反應如何呢?應該說,安徒生是十分聰明的,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做足功課——為許多學生和士兵在頂樓預留座位,可想而知這些觀眾是如何的情緒高漲、歡呼不斷。第一次受到如此鼓舞,安徒生興奮不已,情不自禁淚流滿面,他跑出劇院,穿過新國王廣場,去到科林家,科林夫人看到安徒生以為他的作品失敗了,忙安慰道:“連奧倫施拉格都被觀眾嫌棄過,一次失敗又算什么呢?”安徒生抽噎著答道:“對呀,可他們并沒有喝倒彩,而是一直鼓掌,歡呼萬歲啊!”

事實上,安徒生的這部作品確實是出色的。他受到路德維格·蒂克的《穿靴子的貓》的啟發,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這部作品。單從劇名“尼古拉塔樓上的愛情”就可看出這是一部愛情劇,故事發生在哥本哈根,女主人公埃倫正等著她的愛人索倫·平德——一個還在海上漂泊歸期未定的裁縫。圣彼得教堂的巡夜人珀·漢森突然向埃倫求婚,埃倫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正當她動搖意志打算屈從時,平德回來了。他們的愛情瞬間升溫,打算一起逃出哥本哈根,去阿邁厄島。埃倫的父親和珀·漢森一起趕到阿邁厄島,強行帶走埃倫,命她在尼古拉教堂與漢森結婚,無數的好言相勸讓埃倫的父親改變了想法,但他仍然無法抉擇,于是向各位觀眾征求意見,若是觀眾同意埃倫與平德的愛情開花結果就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若是反對他們的愛情就發出噓聲。可想而知,這樣巧妙的結尾設計調動了觀眾的熱情和參與感,這部劇獲得無數掌聲與贊譽,毋庸置疑,這樣的成功既屬于埃倫與平德的愛情,也屬于安徒生。

而批評家的反應就遠不如觀眾這樣積極。初次演出之后,一本雜志就刊登一篇評論指出,這部戲就是韋塞爾的《沒有長襪的愛情》的精簡版,作者在公演前進行了過分的炒作,而且這部劇瑣碎且拖沓,不僅直白膚淺,還平淡無味。海博格也指出,安徒生的這部作品是對亞當·奧倫施拉格的《阿克西爾與瓦爾伯格》與《哈肯·扎爾》的模仿,并評論道,把自己人安插在頂樓觀眾中,顯然是在耍小聰明。雖然《徒步之旅》與《尼古拉塔樓上的愛情——戲院的頂層觀眾說什么》都體現了安徒生的浪漫主義情懷,但他的浪漫主義思想尚不成熟,尚未得其門而入,直到德國之旅之后,安徒生才開始領略到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主義。

前文曾提及安徒生游玩到德累斯頓時與一個叫邁森的書迷的邂逅,那場邂逅就發生在這次德國之旅中。1831年5月中旬,安徒生離開哥本哈根去到呂貝克,然后乘車四處游歷,途徑漢堡、布朗舒維格、哥斯納、海利、萊比錫和德累斯頓。在漢堡,安徒生犯了牙痛,到了哈爾茨山,安徒生被那壯麗山河所傾倒,牙痛也被忘到腦后了。那是他第一次登臨絕頂,第一次漫步云端,第一次認識到大自然的博大無垠。他在游記中寫道:“我站在山頂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哈爾茨山的行程為期5周,在此期間,安徒生來到了巴斯臺附近的石林:“群山佇立,線條筆直而粗獷,郁郁蔥蔥的黑杉渲染著濃墨重彩一般,萬物都在灰藍薄霧中朦朦朧朧而光怪陸離……儼然一幅精致畫作。”這催生了安徒生的藝術觀和自然觀。旅行結束后的3個月,安徒生發表了旅行小說《影子》,描述了他與路德維格·蒂克在德累斯頓的會面,還有他看到拉斐爾的作品《西斯廷圣母》時的情景。這幅著名的畫作掛在茨溫格爾宮的走廊里,安徒生看到畫里栩栩如生的圣母瑪利亞時,深深地被那張孩子一般純潔的臉龐打動,他長久地在畫前佇立、瞻仰、膜拜,并在日記中寫道,真正應該膜拜的不是畫作本身,而是精神。這次德國之旅令安徒生受益無窮,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并沒能見到早年的偶像歌德,但這并不能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因為他得到了很好的彌補,與路德維格·蒂克的見面愉快而充滿意義,令他的靈感迸發,尤其是在創作出《影子》之后,安徒生覺得自己受到許多啟發。

路德維格·蒂克是“浪漫主義之王”,是霍爾堡的書迷,也是B.S.英吉曼的好朋友。英吉曼在信中向安徒生詳細介紹了自己這位了不得的朋友,80歲的路德維格博學多才,作品涉及戲劇、小說、民間故事等,最著名的莫過于《仙女》,也正是這部作品,讓安徒生熟知這位偉大的作家。在《影子》中,安徒生如此評價路德維格·蒂克:“他是一位堪比歌德的浪漫主義大師。”

1831年6月5日,是安徒生與路德維格·蒂克見面的日子。那時路德維克·蒂克已經白發蒼蒼、身材肥胖,由于常年受到風濕病的困擾,他面色蒼白,且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但這位老作家氣質依舊很好,看起來溫文爾雅,十分和藹可親。在《影子》里,安徒生寫到,自己見到路德維格·蒂克之后,送給他一些自己的作品,包括《幻想與隨筆》,“我把英吉曼的信和我的書交給他,他問我是不是《徒步之旅》的作者,當我回答是后,他熱情地說,歡迎你來德國,之后,他還說英吉曼也是他非常喜歡的作家”。從這段敘述里可以得知,安徒生和他的作品已經被路德維格·蒂克所熟知,但這似乎并不符合實際狀況,這又是安徒生耍的一個小聰明。其實,他早在1年多以前就給路德維格·蒂克寄了一封信和自己的作品《徒步之旅》,信中說道:“很遺憾,一直以來還沒有機會親自拜訪您,但我還是希望您能看看我第一部作品……或許您并不了解我,請允許我做個簡單的介紹,盡管跟您比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但我并不是毫無經驗……如今,我已經畢業,在新年發表了我的第一部作品《阿邁厄島徒步之旅》。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幾乎銷售一空,現在,我在考慮再版問題。”

這似乎是安徒生精心策劃的小計謀,先將自己的作品寄給國外藝術家,博得他們的賞識,而后在自己的傳記、信件或其他作品中加以敘述,并想方設法讓讀者感到完全是那些藝術家自發地閱讀了他的作品,并對他十分賞識。這對當時在丹麥評論家那里飽受詬病的安徒生而言,受到國外藝術家的認可是提升身價、證明自身實力的好辦法。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1838年安徒生寫給朋友亨麗埃特·漢克的一封信中:“昨天,我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來信,他在信里說他非常欣賞我。我想我們會成為朋友,這封信來自烏普薩拉的阿特博姆。”阿特博姆是瑞典的浪漫主義作家,他同路德維格·蒂克一樣,先收到安徒生的一封信,和安徒生郵寄過來的作品《阿格尼特和人魚》。安徒生將自己收到阿特博姆的信的事寫進游記里,以此來彰顯他在國外的名氣。

不得不說,安徒生的這些小計謀確實發揮了作用。路德維格·蒂克初次見到他時,對他十分友好,還把他介紹給其他客人。安徒生要在所有賓客面前朗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亨利四世》,而在此之前路德維格·蒂克已經為他做好了準備,這樣在朗讀時,他們兩人就可以相互配合。路德維格·蒂克在朗誦時演繹了幾個性格與聲音各異的角色,安徒生深深地折服于他的表演才能,并將此記下,成為以后他游記的題材。6月10日,安徒生與路德維格·蒂克告別,蒂克送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和一封信,信中寫道:“盡管你在千里之外,但卻總能給我新的思想。我沿著詩歌之路,勇往直前,因為你的前進的腳步,我相信自己也會有一個光明前程。請不要將那些無聊的指責放在心上,不要讓自己失了勇氣!請代我問候親愛的英吉曼以及所有丹麥的朋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次相見時,你還是那個積極向上、思維活躍的安徒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邵阳市| 吕梁市| 郯城县| 北安市| 芜湖县| 彩票| 米林县| 汽车| 长乐市| 阿瓦提县| 长子县| 峡江县| 历史| 金塔县| 柞水县| 江津市| 宣城市| 象州县| 新营市| 耿马| 永嘉县| 赞皇县| 青海省| 阿克| 彝良县| 宁波市| 嘉兴市| 金溪县| 博野县| 扶余县| 岫岩| 易门县| 宁乡县| 宣化县| 淄博市| 三明市| 东至县| 江孜县| 崇礼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