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一牘一天下:中國古代勵志尺牘
- 言心
- 504字
- 2016-11-17 21:45:46
尺牘,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書信,最初是古人的書寫工具。《說文》:“牘,書版也。”因為牘是書寫時用的木簡,當時木簡長度為一尺左右,故而得名。
尺牘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漢。《漢書》記載:“漢遣單于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尺一牘”指漢代詔書,后簡稱為“尺牘”。《史記》中亦有記載,記曰:“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后寧”,此處的“尺牘”,是指名醫倉公之女,上書漢文帝,請求替獲罪當刑的父親贖刑。 兩漢以后,尺牘逐漸成為公私文書的通稱。
在信息時代未到來前,尺牘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渠道。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信件,內容真實,情節也無須杜撰,都是真情的表達與流露。它使得相隔萬里的人能夠互通近況,傳遞思念,正所謂“見字如面”。
尺牘行文簡便,形式自由,但內容豐富,反映的生活面極其廣泛。通過閱讀,可以獲取很多知識,小到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了解,大而推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對于提升自我素質以及學術研究都很有價值。
本書主要擇取我國自西漢至清代的勵志篇目,按時間順序編排,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內容方面,或討論國事,或闡發對人生的思考,或傳達情誼。閱讀它,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能增長書信文化知識,領略大家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