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速寫埃頓
- 孤獨與瘋狂:梵·高
- (荷)文森特·威廉·梵·高著 張漢彬 楊立群編譯
- 1306字
- 2016-09-22 11:09:49
我正在一盞小燈籠的微弱燭光下寫信,燭光快燃盡了。上周我和父親去了布魯塞爾,我們見了德榮牧師和勃克馬先生,他是佛蘭德語培訓學校的校長。在荷蘭要學六年才能獲得神職,而在這所學校只學三年即可,因為他們認為成為牧師沒有必要修完全部課程,只要能夠以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演講即可,傳教演講不必那么文氣十足、那么冗長。他們注重的是現實工作能力和發自內心的信仰。只有克服許多困難,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實踐,一個人才能獲得既嚴肅又富有情感、既流利又自如的演講才能。要講就講有意義、有明確目的的話來感染聽眾,這樣,聽眾的信仰才會更加堅定。
在布魯塞爾住上一段時間得花不少錢,因此,我現在就待在埃頓寫寫文章,這些文章或許對我以后有些用處。昨天,我寫了一篇寓言故事,是關于芥末種子的,長達27頁。現在,我在寫一篇論文,是關于倫勃朗的《木匠的屋子》。
有天晚上,我和父親去散步。金色的夕陽逐漸消失在松林深處,夕陽映紅的天空在池塘水面微微閃爍;石南荒原和彩色的沙灘交相輝映——你是否領悟到人生也如此,有色彩,有寧靜,有情趣,恰似通過石南荒原小徑時的情景。
田野美極了。玉米成熟了,馬鈴薯成熟了,葉子卻蔫了;蕎麥上掛滿美麗的白花,還有各種形狀的作坊。薄暮下這一切似乎就在畫卷中。農民們白天干活,晚上休息,我們也一樣,因為我們也是普通的勞動者。
清潔工開始下班回家了,老白馬拉著垃圾車,趕車的清潔工身上又臟又臭,甚至比《窮人的長凳》那幅畫中的窮人更窮,他們確實窮困潦倒。我們看到的這一切無法形容,他們的孤獨、貧窮和苦難無法用任何方式來表達。這時,我們的心為之震動,于是,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上帝。
一天,我仿作了布雷東的畫《星期天早晨》,他的畫我十分喜歡。同時,我為你以他的畫為精神食糧而頗感欣慰。布雷東是在用心、用思想和用靈魂來創作,因此,這樣的藝術作品總是那么偉大,也充滿生命力,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我們要記住目睹的這一切,這樣,我們就會遠離懶惰和孤獨。
我打算就路上的所見所聞做些速寫,但這樣會影響我的工作,于是,我匆匆畫了一幅素描《去礦井》,但沒有畫好。此畫是依據這樣的背景而作的:我看到許多煤礦工人,他們中午來一間小屋吃飯,喝啤酒,這間小屋離大路不遠,是煤礦工棚的一部分。此畫體現的是煤礦工人的辛酸生活。
我在英國時,會到煤礦工人中去傳教,當時我不到25歲(傳教年限),他們對我不理不睬。《圣經》的精髓就是引導人們從黑暗走向光明。哪一類人最需要光明?就是這些煤礦工人,他們工作在地球深處的黑暗中,他們需要光明。
博里納日位于比利時南部與法國交界處,那里的煤礦工人特別多。我想去那里為貧困的礦工們傳播福音,因為這是他們最需要的。我可以在禮拜日傳教,其他時間教書。我若能在這樣的地方默默工作3年時間,那么,我可以積累大量的素材,所宣傳的內容更具價值。我是認真的,也有信心,因為我馬上就到了而立之年,經過多年的專門訓練和實踐經驗,我會更加得心應手地工作。
我在布魯塞爾的3個月試用期很快就結束了,要繼續待在這兒,那花費可就大了。我無法承受,因為我現在身無分文。所以,我可能會到博里納日去工作。
生活是不易的,但對上帝的信仰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力量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