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以“五個著力”釋放民營經濟能量

鄧國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0年經濟工作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受益于區域性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先發優勢,經過30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浙江已成為民營經濟大省。但是,隨著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積累多年的問題和矛日漸顯現。民營經濟如何健康發展,如何再創新優勢,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筆者認為,民營經濟要想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持領先優勢,歸根到底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此來釋放民營經濟和民間資本發展的能量,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具體而論,主要是“五個著力”。

一是著力構建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政策運行導向機制。目前,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政策環境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法律規范既有大量重疊互相矛盾之處,又存在內容缺失而留有立法空白,此外,還有結構不合理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非公經濟36條”以及浙江省政府發布的“非公經濟32條”,并建立貫徹落實情況的督察機制,從法律層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要整合現有的《鄉鎮企業法》和《中小企業促進法》,制訂新的《中小企業法》。要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法制化建設,抓緊出臺《行業商會法》,將行業協會(商會)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進一步完善私人財產保護制度,規范職業經理人市場。加強法律政策制定的針對性、嚴肅性和實效性。制訂、出臺重大法律法規前要充分聽取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和職工意見,以保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透明度和連續性,為民營企業制度創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正確的政策導向。

二是著力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民營經濟至今仍以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為主,習慣于采取低成本的產品競爭策略,因此,面臨著日益增大的國際競爭壓力。與此同時,在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和領導干部考核任用中,重GDP排名、重財政收入、重形象工程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而對資源節約、產業升級、人才培養等關系及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環節關注不夠。因此,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科學評價體系和政府績效考核體系迫在眉睫。要繼續深化行政性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環節,規范審批程序;全面推行涉企審批事項辦理情況評價制度,建立有行業協會(商會)、民營企業和職工代表參與的政府服務評價和行政問責制。繼續取消、暫停或降低涉企收費標準,并逐步實現審批事項“零收費”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賦予縣級政府更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深化鄉鎮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擴權強鎮,擴大中心鎮的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充分激發基層政府和民間的創造性與活力。

三是著力推進市場準入公平化。當前,在市場準入方面依然存在“進入難、壁壘多、遭歧視”等問題。有的行業即使允許進入,也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被輿論普遍認為是一道看得見、進不去,一去就碰壁的“玻璃門”。只有真正做到市場準入公平,才能打破這扇“玻璃門”。要繼續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嚴格審查并清理壟斷部門自行設置的市場準入壁壘,進一步降低民間資本準入門檻,鼓勵民資參與壟斷行業生產經營。放寬民營中小企業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核準、投資者出資方式、經營場所限制和企業集團登記等準入條件。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的合理流動機制,繼續對競爭領域中的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積極吸收民資進入。深化國有企業領導人管理體制改革,取消國有企業行政級別和參照的行政待遇,從政治上消除國企和民企的不平等政策。

四是著力加快要素配置市場化。由于民營經濟發展所需的財稅、金融、土地、科技和社會等政策依然不夠完善,用地難、融資難等問題依舊是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必須積極推進資金要素供給市場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度,強化民營企業融資服務針對性;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組建或參股地方商業銀行,積極開展企業知識產權、林權和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等金融創新試點,推動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拓展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提供更多的支持;推動土地供給市場化配置,改革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制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用地歷史遺留問題,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的激勵機制,調整土地等級劃分范圍和標準,拓展小企業用地空間;推動煤、電、油等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煤電油價格形成機制,放寬政府對壟斷經營產品價格的管制,盡可能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積極作用。

五是著力強化行業協會(商會)的服務職能。不少行業協會(商會)錯位、缺位,使眾多中小民營企業缺乏與政府互動的載體,這也是影響和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體制性因素。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職能。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大力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人員、機構和財務“三脫鉤”,確保行業協會(商會)的“中立性和公信力”。結合政府職能的轉變,把政府的一部分技術性、服務性職能委托、強制移交或通過簽訂協議交給行業協會(商會)來運作。要加快行業協會(商會)培育,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的內部選舉、決策、監督機制建設,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運行績效評估等,切實提升行業協會(商會)的代表、協調、服務與自律職能。要理順行業協會(商會)的管理體制,重視、支持工商聯組建各類行業商會,在確保各行業協會(商會)獨立行使職能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工商聯在各行業商會運行中的指導和協調作用。

總之,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要通過深化民營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即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著力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乘積民營企業的發展優勢,除去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以實現非公經濟的新一輪大飛躍。

作者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

此文刊發于2010年2月2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固始县| 凤冈县| 柳州市| 安宁市| 渝北区| 乳源| 保定市| 阿拉善右旗| 临桂县| 贵德县| 东海县| 满洲里市| 介休市| 祥云县| 汝阳县| 阿拉善盟| 贵港市| 鹰潭市| 离岛区| 津市市| 星座| 乐至县| 明光市| 磴口县| 曲沃县| 寿光市| 玉溪市| 义乌市| 嘉禾县| 科技| 江西省| 都江堰市| 绍兴县| 玉环县| 永泰县| 上林县| 望谟县| 卓尼县| 澜沧|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