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胃腸病食療素菜譜(2)
- 胃腸病食療藥膳(美食與保健)
- 嚴(yán)鍇編著
- 4311字
- 2016-11-02 09:28:34
炒土豆絲
【材料】
土豆400克,植物油、醬油、蔥、花椒、醋、鹽各適量。
【操作】
將土豆去皮洗凈切絲,入開水鍋焯過瀝干。油鍋用旺火燒熱,放入花椒、蔥花煸香,放入土豆絲,煸炒均勻后,加入醬油、鹽、醋,再煸炒片刻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和胃調(diào)中,健脾益氣。適宜于胃潰瘍、胃痛泛酸者食用。
嫩姜拌萵苣
【材料】
嫩姜50克,萵苣200克,芥菜仁150克,精鹽、白糖、醬油、香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操作】
將嫩姜刮去皮切絲,水浸泡后撈出加醋腌漬30分鐘;萵苣去皮切絲,加精鹽拌勻腌漬2小時(shí),取出洗凈,入沸水略焯,控干后加入白糖、香醋、味精腌漬;芥菜仁切長(zhǎng)條,入沸水焯熟,加醬油、白糖、味精、香醋腌漬2小時(shí)。將上述3味一起拌勻,淋上香油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
健胃止嘔,化痰。適宜于脾胃虛寒型嘔吐惡心者食用,也可用于咳嗽痰多者。患痔瘡者宜少食。
核桃仁拌芹菜
【材料】
核桃仁50克,芹菜30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操作】
將芹菜洗凈切絲,入沸水焯片刻,再用涼水沖一下,瀝干后加入精鹽、味精、香油;核桃仁用沸水浸泡后剝?nèi)ネ馄ぃ儆梅兴?分鐘后取出,放在芹菜上,食用時(shí)拌勻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補(bǔ)腎固精,潤(rùn)腸通便。適宜于便秘者食用,也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病人。
姜汁菠菜
【材料】
菠菜250克,生姜25克,食鹽2克,醬油15克,麻油3克,味精1克,醋1毫升,花椒油1克。
【操作】
擇去菠菜黃葉,削去須根保留紅頭,再折成6厘米的長(zhǎng)段,用清水反復(fù)淘洗干凈,撈出瀝去水待用。生姜洗凈后搗汁待用。鍋內(nèi)注入清水約1000毫升,燒沸后倒入菠菜略焯,約2分鐘即可撈出瀝去水,涼涼待用。將姜汁和其他調(diào)料拌入菠菜,拌勻后,即可食用。佐餐食之。
【功效】
通腸胃,生津血。適宜于腸燥便秘者,也可供老年便秘、習(xí)慣性便秘者食用。
山藥內(nèi)金蒸蛋
【材料】
雞內(nèi)金30克,淮山藥15克,麥芽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蓮子肉20克,雞蛋1個(gè)。
【操作】
將諸藥共研成粉末,每次取5克,放入燉盅里,打入雞蛋,加白糖調(diào)勻,入鍋隔水蒸熟,于飯后30分鐘,1次吃下,每日1劑。
【功效】
補(bǔ)脾益氣,消食開胃。適宜于脾胃虛弱、食積內(nèi)停、食少難消、脘腹脹滿、嘈雜納差、呃逆、大便溏瀉。也可用于小兒疳積。
薺菜丸子
【材料】
薺菜300克,豬五花肉150克,荸薺100克,蝦米、水發(fā)香菇、熟火腿各適量。
【操作】
薺菜剪去根,洗凈,放沸水中焯過,剁作細(xì)末;豬五花肉用溫水洗凈,剁成末;荸薺洗凈,削去皮,連同蝦米、水發(fā)香菇、熟火腿等一并剁作細(xì)末。將薺菜末、肉末、荸薺末、蝦米末、香菇末、火腿末一并放碗內(nèi),加生姜末適量,放入2個(gè)雞蛋,放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充分拌和,然后搓成圓球丸子。將炒鍋放旺火上,燒熱后放熟豬油,燒至六成熱,將丸子逐個(gè)放入鍋中,炸至外殼淺黃色時(shí)撈出。待油燒回至八成熱時(shí),再將丸子一起放回鍋中,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食用。
【功效】
寬中益氣,清補(bǔ)脾胃,通利二便。適宜于腸胃病患者食用,尤其是便秘患者。
糖醋白菜
【材料】
白菜100克,辣椒100克,醋50毫升,精鹽、白糖、生姜各適量,香油少許。
【操作】
將白菜嫩心洗凈切條,加少許鹽腌漬,待菜心出水后,用清水漂洗掉鹽分,再用布擠出水分。辣椒切細(xì)絲,均勻撒在白菜心上。把白糖、醋、醬油放入碗內(nèi),攪拌后倒入菜心上。鍋內(nèi)放少許香油燒熱,將1個(gè)辣椒炸成老黃色,然后將油澆在白菜心上,加蓋使香辣味滲透到菜條內(nèi),拌勻即可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
開胃消食。適宜于消化不良、腹脹、食欲不振者食用。
蘑芋炒香芹
【材料】
水魔芋200克,芹菜20克,紅椒1個(gè),豆油20克,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
水魔芋放入開水鍋中煮透,切條。鍋中放豆油燒熟入芹菜、紅椒、適量鹽翻炒數(shù)下,再投入魔芋同炒,加少許水,再加入鹽、味精燜煮5分鐘,待魔芋入鹽味后即可。
【功效】
健脾養(yǎng)胃,消食通便。適宜于梗阻性便秘者食用。
素扒猴頭菇
【材料】
水發(fā)猴頭菇250克,豆油100毫升,味精、細(xì)鹽、蔥姜末、水淀粉各適量。
【操作】
將猴頭菇洗凈,去根及長(zhǎng)毛。鍋內(nèi)加水適量燒沸,放入猴頭菇煮爛,連湯移入蒸鍋內(nèi),加入味精、細(xì)鹽,上籠蒸2小時(shí)。另起油鍋燒熱,放入蔥、姜末熗鍋,將蒸好的猴頭菇連湯倒入,燒沸后再用文火煨燉5分鐘,用水淀粉勾芡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利五臟,助消化,抗癌益壽。適宜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癌、食道癌病人食用。
素絲扒木瓜
【材料】
鮮木瓜300克,豆百頁(yè)300克,茭白筍100克,青椒50克,生姜、蔥白、精鹽、味精、麻油、白糖、香醋、花生油各適量。
【操作】
將木瓜、茭白分別去皮,豆百頁(yè)均切細(xì)絲。青椒去蒂切絲。姜、蔥分別切絲。油鍋燒熱,放入姜、蔥、豆百頁(yè)煸炒片刻,加入木瓜、美白、青椒絲,調(diào)入精鹽、白糖、香醋與水炒勻,燜燒10分鐘,加入味精,淋入麻油顛翻幾下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健胃,助消化。適宜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食用。
香辣豆芽
【材料】
綠豆芽200克,香菜50克,干紅辣椒30克。
【操作】
綠豆芽擇去根,洗凈;香菜洗凈,擇去根,切成段;干紅辣椒切作絲。將炒鍋放旺火上,燒熱后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辣椒絲煸炒一下,即投入綠豆芽,加鹽,放點(diǎn)醋,翻炒一下,然后加味精,淋上芝麻油,撒上香菜段,即可盛盤上桌食用。
【功效】
清補(bǔ)脾胃,消食化滯。適宜于食欲不振、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食用。
清炒苦瓜
【材料】
苦瓜250克,豬油及調(diào)料各適量。
【操作】
將苦瓜洗凈去內(nèi)瓤,切絲。鍋中放豬油燒至九成熱時(shí)下苦瓜,而后加調(diào)味品等,爆炒至熟即成。
【功效】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適宜于消化性潰瘍、胃脘灼熱疼痛、口苦便秘等癥患者食用。
八寶豆腐
【材料】
豆腐、桂花、蘑菇、香草、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芝麻油、醬油、蔥、鹽各適量。
【操作】
將蘑菇洗凈。油鍋燒熱,放入豆腐油煎。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也入油中炸透;把豆腐倒入沙鍋內(nèi),加入蘑菇、香草、花生仁、瓜子仁、胡桃仁,調(diào)入醬油、精鹽、蔥花煮沸,再加入桂花,淋入芝麻油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開胃,助消化。適宜于消化不良及老年人常食。
鹽腌香椿
【材料】
鮮香椿不拘量。
【操作】
將鮮香椿洗凈晾干,用少量食鹽腌漬數(shù)日,再曬干,貯存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化濕,解毒止瀉。適宜于慢性泄瀉者食用。
紅椒炒苦瓜
【材料】
苦瓜200克,豬瘦肉150克,紅辣椒150克,精鹽、糖、味精各適量。
【操作】
苦瓜洗凈,對(duì)剖開,去瓣,切作薄片。豬瘦肉用溫水洗凈切作片。紅辣椒去籽,切成絲。將炒鍋放旺火上燒熱,下油燒至七成熱,下肉片炒至變色,起鍋備用。鍋內(nèi)留底油,下紅辣椒、苦瓜,稍炒一下,放精鹽、糖,下肉片再炒,至苦瓜熟,放味精調(diào)味,起鍋食用。
【功效】
健胃消食,增強(qiáng)食欲。適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
木瓜燒鳳尾菇
【材料】
鮮木瓜200克,鮮鳳尾菇250克,料酒、醬油、白糖、味精、水淀粉、花生油各適量。
【操作】
將鮮木瓜去皮切片;鳳尾菇洗凈切片,入鹽水鍋略汆。油鍋燒至八成熱,倒入木瓜滑油撈起;鍋內(nèi)留油燒熱,放入鳳尾菇煸炒幾下,倒入木瓜片,加入白糖、醬油、料酒和水煸炒5分鐘,用水淀粉勾芡,加入味精調(diào)味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健胃助消化。適宜于消化不良者食用。
糖拌西紅柿
【材料】
西紅柿250克,白糖20克。
【操作】
將西紅柿用開水燙后,去皮、籽,切片裝入盤中,把白糖撒在西紅柿,食時(shí)拌勻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適宜于食欲不振或口干渴者食用。
涼拌海帶絲
【材料】
海帶100克,五香粉、鹽、姜末、醋、味精、蒜末、香油各適量。
【操作】
將海帶泡水洗凈切絲,用開水煮10分鐘,放盤中加入五香粉、鹽、姜末、醋、味精、蒜末,倒入香油拌勻后即可。
【功效】
通腸養(yǎng)胃。適宜于腸燥便秘者食用。
豆芽韭菜炒蘑菇
【材料】
黃豆芽100克,韭菜50克,蘑菇6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醋少許。
【操作】
將韭菜洗凈后切段,先入油鍋炒韭菜、黃豆芽,再放入食鹽、味精,加入蘑菇,翻炒后倒入米醋,炒熟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健胃消食、潤(rùn)腸通便。適宜于食欲不振、腸燥便秘者食用。
五香蕹菜
【材料】
蕹菜500克,豬瘦肉250克,蔥、姜、醬油、鹽、花生油、味精、花椒各適量。
【操作】
蕹菜洗凈,切碎。豬肉切片備用。炒鍋置于旺火上,加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放進(jìn)花椒、蔥花、姜絲,煸至發(fā)香。將豬肉倒鍋中,炒至肉變色,加適量水燉至肉熟。加入蕹菜,炒至菜熟,加入味精即成。佐餐食之。
【功效】
清熱除濕,涼血解毒,和胃行氣,潤(rùn)腸通便。
沙棘籽油
【材料】
沙棘籽1000克。
【操作】
按常規(guī)方法取沙棘籽榨油。每次3~5毫升,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shí)口服。晚睡前可加服1次。
【功效】
滋陰生津,消炎護(hù)膜,清熱止痛。適用于陰虛型反流性食管炎,亦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反流性食管炎。
核桃枝煮雞蛋
【材料】
核桃枝梢120克,雞蛋4個(gè)。
【操作】
將核桃枝梢剪碎,加水適量,煎20分鐘后,放入雞蛋煮熟。撈出雞蛋,去皮,用竹簽扎遍小孔,再放入湯內(nèi)煮1小時(shí)。撈出雞蛋即可。早晨空腹時(shí)1次吃完,或分2次吃完。
【功效】
行氣散結(jié)。適用于痰氣交阻型食管癌患者,癥見咽下困難、時(shí)輕時(shí)重。
清蒸蘆筍
【材料】
蘆筍適量。
【操作】
蘆筍洗凈后加入調(diào)料清蒸。溫服,隨量取食,可常服。
【功效】
化濕祛痰。適用于食管瘤痰多或泡沫黏液較多。
杏圓燉銀耳
【材料】
干銀耳30克,南杏仁15克,北杏仁6克,干桂圓肉15克,冰糖60克。
【操作】
溫水發(fā)銀耳,洗凈去根,上籠先蒸1小時(shí)。開水泡杏仁15分鐘,去皮備用。桂圓肉用清水洗凈,浸10分鐘,與杏仁另上籠蒸1小時(shí)后,再與銀耳加冰糖水共蒸15分鐘即可。每日分兩次服,連服15~20天。
【功效】
滋陰益氣,養(yǎng)血潤(rùn)燥。適用于治療食管癌氣陰兩虛者,癥見口干舌燥、大便干結(jié)。
甘草橘皮青
【材料】
干橘皮、甘草各100克,蜂蜜。
【操作】
將干橘皮、甘草加水浸泡,發(fā)透后煎煮爛熟。改文火煎熬成稠膏,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冷卻后備用。每次1湯匙,每日2次,熱水沖服。
【功效】
理氣緩急止痛。適用于慢性胃炎,癥見胃脘脹痛、飽脹不適、暖氣等。
涼拌黃瓜
【材料】
黃瓜30克,白糖適量。
【操作】
將黃瓜洗凈,切成小薄片,放入盆中,加入白糖稍打即可食用。上為1日量,當(dāng)菜肴食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除煩。適用于陰虛胃熱型胃癌,癥見發(fā)熱、口渴、煩悶、尿赤等。
筍尖燜豆腐
【材料】
干口蘑10克,干鹽鞭筍尖、干蝦米各10克,豆腐200克,蔥、姜、食油、醬油各適量。
【操作】
先將口蘑、鞭筍尖、蝦米用溫水泡開,然后切成小丁。蝦米、口蘑湯留用。將油熬熱,先煸蔥、姜,然后放入豆腐急炒,再將切好的筍丁、口蘑丁等放入,并加入蝦米、口蘑湯和醬油,用旺火快炒,炒透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消痰,滋陰利隔爽胃。適用于胃癌、食管癌,癥見久病陰傷內(nèi)熱、胃脘脹滿、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