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胃腸病食療素菜譜(1)

炒腐衣

【材料】

豆腐衣75克,青菜心100克,筍肉50克,水發(fā)木耳75克,糖、精鹽、黃酒、清湯各適量,味精少許。

【操作】

豆腐衣用溫水泡軟,切成長6厘米、寬約15厘米的片;青菜心洗凈,先剖成四片,再切成5厘米長的段;筍肉切成薄片;木耳洗凈,撕成小塊。將炒鍋放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豆腐皮、青菜、筍片、木耳,煸炒幾下后,加糖、鹽、黃酒,并加雞清湯,燒煮3分鐘,放味精,用濕淀粉勾芡,即可上桌食用。

【功效】

清熱解毒,健脾養(yǎng)胃,滋陰通便。適宜于病后津液枯少、大便干結(jié)者食用。

海米茄子

【材料】

茄子200克,海米15克,植物油10克,鹽3克,醬油5克。

【操作】

將茄子洗凈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撈出待用;把海米放入碗中,用開水浸泡,泡軟后洗凈,泡海米的水留用。炒鍋置中火上,放入油燒熱,下蔥末、姜末,炒香,放入茄子塊和泡好的海米,約炒2分鐘后,加入醬油、鹽、糖和泡海米的水炒勻,轉(zhuǎn)小火燜燒10分鐘后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清熱解毒。適宜于腸胃病患者食用。

荷包豆腐

【材料】

豆腐200克,菠菜心50克,雞蛋清50克,雞湯200克,調(diào)料適量。

【操作】

將豆腐表面粗皮去掉,過細(xì)籮成泥。火腿剁成細(xì)末。菠菜心洗凈。取蛋清、鹽、味精、胡椒粉、料酒、濕淀粉與豆腐泥一起攪勻。把豆腐泥擠成丸子,上面撒上火腿末,上屜蒸5分鐘,取出用湯漂上。將雞湯燒開加入菠菜心,稍煮后即加入豆腐丸子,用火煮透勾芡盛盤,再淋上雞油便成。

【功效】

滋陰潤燥,健脾胃,益氣血。適宜于腸胃病患者秋季養(yǎng)身保健。

干煸蒜苗

【材料】

蒜苗200克,豬瘦肉75克,姜絲少量,黃酒、糖、醬油各適量,味精少許。

【操作】

蒜苗摘去花蕾和老的根莖,折成3厘米左右長的段;豬瘦肉用溫水洗過,剁作肉末。將炒鍋放火上,下油燒至七成熱,下生姜絲煸炒,至香味大出,下肉末翻炒,淋上黃酒,炒幾下后放入蒜苗,煸炒至蒜苗變軟,放糖、醬油,炒至蒜苗熟,加味精拌炒幾下盛起,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

溫養(yǎng)脾胃,通行氣滯。適宜于脾胃虛寒,癥狀表現(xiàn)為心腹冷痛、痞悶食少患者食用。

甜辣藕丁

【材料】

嫩藕250克,鮮蘑菇100克,甜面醬50克,干辣椒1個,姜片、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操作】

將藕洗凈,刮去皮切丁,浸入冷水中;蘑菇切丁;辣椒切末。油鍋燒至五成熱,爆香干辣椒,放入甜面醬,加入藕丁、蘑菇丁及少許水,調(diào)入姜片、精鹽、白糖、味精,煮沸后再燜煮兩分鐘即可。單食或佐餐。

【功效】

健脾開胃,補(bǔ)益強(qiáng)身。適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食用。

熘豌豆

【材料】

青豌豆50克,鮮牛奶150克,面粉75克,濕淀粉適量。

【操作】

青豌豆放沸水中焯過,鮮牛奶與濕淀粉調(diào)成糊。將炒鍋放旺火上,鍋中放少量清水,燒開后,將牛奶調(diào)成的糊,邊攪動邊倒入鍋中,繼續(xù)攪動鍋內(nèi),使煮熟后,倒入底部涂有一層油的平底盤內(nèi),攤平,冷后即成塊,用刀切成1厘米見方的方塊。將炒鍋放在旺火上,下油燒至七成熱,將預(yù)制好的塊用干面粉拌一下,然后放面粉調(diào)成的稀糊內(nèi)蘸滿糊,投入油鍋中,炸至外皮呈淺黃色,倒入漏勺瀝油。原鍋留油,倒入清湯,同時放鹽、生姜片、糖、味精、濕淀粉,再放入青豌豆,隨后將炸好的塊下鍋,顛翻幾下,淋上芝麻油即成。

【功效】

補(bǔ)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適宜于腸胃病患者,對防治胃癌有較好作用。

醋黃瓜

【材料】

嫩黃瓜300克,精鹽2克,白糖、香油、醋各5克。

【操作】

黃瓜洗凈切片,沸水過一下,撈出拌上鹽浸20分鐘,擠干水分,裝入碗中,加白糖、醋、香油拌勻裝盤。

【功效】

清淡滋陰,健脾開胃。適宜于食欲不振、便秘者食用。

豆腐衣雞蛋殼

【材料】

雞蛋殼6個,豆腐衣適量。

【操作】

將雞蛋殼研成粉末,用豆腐衣包裹,1次服下,每日2次。

【功效】

益氣和中,補(bǔ)虛扶弱,緩痙制酸,行氣除滿,益陰健胃。適宜于胃陰不足、隱隱灼痛、煩渴、嘈雜、食少便干等癥患者食用。

涼拌芹菜

【材料】

芹菜30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操作】

芹菜切段,過沸水后,涼涼,加鹽、味精、香油,拌勻。

【功效】

清熱解毒。

醋熘馬齒莧

【材料】

鮮嫩馬齒莧250克,醋、鹽、菜油各適量。

【操作】

將馬齒莧洗凈瀝干;油鍋燒熱,放入馬齒莧煸炒,加鹽,炒至馬齒莧洗凈將熟時,倒入食醋炒勻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清補(bǔ)脾胃,涼血止血。適宜于血熱妄行之上消化道出血者食用。

香菇莼菜

【材料】

莼菜250克,水發(fā)香菇50克,精鹽、味精、姜末、香油各適量。

【操作】

將水發(fā)香菇切絲蒸熟;莼菜洗凈,入開水鍋中焯一下,共裝入盤中,加入精鹽、味精、姜末、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宜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腫瘤病人食用。

香菇燒豆角

【材料】

豆角100克,香菇25克,油30克,蔥、姜末各2克,醬油5克,料酒15克,鹽2克,味精5克,水淀粉30克,香油5克,湯適量。

【操作】

豆角去筋洗凈,坡刀切3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焯一下,香菇洗凈去蒂,改刀。鍋中放油、蔥、姜熗鍋,烹料酒,倒入豆角、香菇,放醬油、鹽、味精、湯,待熟透,用濕淀粉勾芡,淋香油,出鍋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溫養(yǎng)脾胃。適宜于脾胃寒虛癥腸胃病患者食用。

小茴香炒雞蛋

【材料】

小茴香15克,雞蛋2個,鹽少許。

【操作】

將小茴香加鹽炒至焦黃色,研末;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小茴香末拌勻,入鍋煸炒至熟即可。臨睡煎與溫黃酒同服,每日1劑,4劑為1個療程。

【功效】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適宜于慢性胃炎及脾胃寒虛癥患者食用。

五彩素蝦

【材料】

山藥200克,番茄100克,水發(fā)香菇75克,茭白150克,蘿卜50克,精鹽、干淀粉、糖、味精、胡椒粉、鮮湯、芝麻油各適量。

【操作】

將山藥洗凈,刨去皮,放籠中蒸熟,搗成泥,放入湯碗內(nèi),加精鹽、干淀粉攪拌均勻,用手搓成如小指粗的長條,然后切成小段,即成蝦仁坯,放在撒有干淀粉的盤內(nèi)。番茄用沸水燙一下,剝?nèi)テぃ谐扇缟剿幬r坯的丁狀;香菇、茭白、胡蘿卜分別切成丁狀備用。將炒鍋放旺火上,放熟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將山藥蝦坯投入煎炸,1分鐘左右即可撈出,瀝干油。原鍋放旺火上,燒熱后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胡蘿卜丁翻炒幾下,下香菇丁,再炒幾下后,加少量水,蓋好煮4分鐘,放入番茄丁,加精鹽、糖、鮮湯,燒開后,放味精,用濕淀粉調(diào)勻,倒入炸好的山藥蝦坯,翻撥幾下,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可上桌食用。

【功效】

健脾胃、益中氣。適宜于各種腸胃病患者,如因功能不足,表現(xiàn)為腹中虛脹、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氣短乏力等癥,均可食用。

紅燒土豆

【材料】

土豆300克,素油、醬油、精鹽、香蔥各適量。

【操作】

將土豆去皮洗凈切塊,香蔥洗凈切蔥花。油鍋燒熱,投入蔥花煸香后,放入土豆塊煸炒,加入精鹽、醬油及清水200毫升,蓋上鍋蓋,燒至湯汁將盡時,撒上余下的蔥花,再燜一燜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和胃、健脾、益氣、消炎。適宜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食用,也可用于習(xí)慣性便秘、皮膚濕疹者。

素?zé)喙?

【材料】

新鮮苦瓜200克,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

苦瓜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芡(含有鹽、味精)澆汁。

【功效】

清熱解毒。

炒薺菜

【材料】

薺菜150克,雞肉50克,冬筍約200克,黃酒、精鹽、味精適量,清湯適量,芝麻油少許。

【操作】薺菜剪去根,洗凈,放沸水中焯過;雞肉洗凈;冬筍剝?nèi)ヒ拢腥ジ^,洗一下備用。將薺菜剁作細(xì)末;雞肉切成薄片,上漿后備用;冬筍先對剖開,再切成薄片。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放菜油,燒至七成熱,下漿好的雞片,用筷子劃散至熟,出鍋,瀝干油。炒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段、筍片略煸炒一下,再放入薺菜稍煸,加黃酒、精鹽、味精,放清湯燒開,再放入雞片,炒勻稍煮,再用濕淀粉勾芡,淋上芝麻油,即可出鍋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化滯。適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腸胃病患者食用。

奶油包菜

【材料】

包菜500克,牛奶150毫升,精鹽、味精、水淀粉適量。

【操作】將包菜洗凈切碎瀝水。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燒沸,放入包菜燙至變色發(fā)軟,撈起瀝水;炒鍋上火,倒入牛奶燒沸,加入精鹽、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倒入包菜,炒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化中。適宜于消化道潰瘍者食用。

蝦仁炒韭菜

【材料】

蝦仁30克,韭菜25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菜油、淀粉、芝麻油各適量。

【操作】將蝦仁洗凈,浸入水中約20分鐘發(fā)脹,撈出瀝干;韭菜擇洗凈切段;雞蛋磕入碗內(nèi)打散,加入淀粉和麻油調(diào)成蛋糊,倒入蝦仁拌勻。油鍋燒熱,倒入蝦仁煸炒,待蛋糊凝結(jié)后,放入韭菜一起煸炒至熟,加入食鹽、醬油,調(diào)味炒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補(bǔ)腎壯陽,下氣通腸。適宜于陽虛便秘者食用,陰虛火旺者忌用。

枸杞炒韭菜

【材料】

枸杞子5克,胡桃仁15克,韭菜150克,調(diào)料適量。

【操作】將韭菜洗凈,切段;鍋中放麻油適量燒熱后,下枸杞、胡桃仁煸炒,而后下韭菜炒至熟,加入食鹽、味精炒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溫腎助陽。適宜于潰瘍病胃脘冷痛患者食用。

大蒜燒扁豆

【材料】

大蒜5瓣,蔥絲10克,扁豆200克,生姜10克,鹽15克,植物油30克,雞精適量。

【操作】大蒜切片,扁豆洗凈切3.3厘米小段,生姜切絲,蔥切絲均備用。鍋上火加植物油,入蒜片、蔥絲、生姜絲稍炒,再加扁豆翻炒,加食鹽、少許水,蓋鍋蓋約5分鐘,再翻炒至扁豆熟,加雞精炒勻即可出鍋。

【功效】清熱解毒,養(yǎng)胃益腸,助消化。適宜于胃潰瘍患者食用。

蒜泥馬齒莧

【材料】

獨(dú)蒜50克,鮮馬齒莧500克,黑芝麻15克,白糖15克,精鹽、味精、花椒粉、醬油、食醋各適量。

【操作】將獨(dú)蒜搗成泥;黑芝麻炒香搗碎;馬齒莧擇洗凈折斷,入沸水燙透裝盤,加入蒜泥、熟芝麻、白糖等調(diào)料,拌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瀉。適宜于腸炎腹瀉、痢疾者食用。

花椒煮黃豆

【材料】

黃豆30克,花椒3克,精鹽適量。

【操作】將黃豆和花椒分別洗凈,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用旺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煮至豆熟爛,加精鹽調(diào)味即成。連湯帶豆食用。

【功效】健脾寬中,散寒止痛,和胃止嘔,回乳。適宜于胃痛、反胃嘔吐者食用,也可用于乳汁不回者。

鹽香椿

【材料】

鮮香椿不拘量。

【操作】將鮮香椿洗凈晾干,用少量食鹽腌漬數(shù)日,再曬干,貯存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化濕,解毒止瀉。適宜于慢性泄瀉者食用。

炒土豆絲

【材料】

土豆400克,植物油、醬油、蔥、花椒、醋、鹽各適量。

品牌:大呂文化
上架時間:2015-03-30 09:20:47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大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巴东县| 玉屏| 清新县| 友谊县| 桂东县| 资源县| 广河县| 冀州市| 会同县| 吉木萨尔县| 双桥区| 金堂县| 长春市| 乌兰县| 会东县| 盖州市| 三江| 鹤壁市| 彭阳县| 德清县| 台南市| 乌兰察布市| 九龙坡区| 贵南县| 汉源县| 吐鲁番市| 文成县| 大冶市| 成安县| 彰武县| 逊克县| 肇州县| 彰武县| 沁源县| 明溪县| 铜山县| 响水县| 沈阳市| 高邑县|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