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拉斯科洞窟壁畫

“洞窟藝術”

恩格斯說:“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

很久以前,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開發自己的頭腦和發達自己的雙手,在漫長的歲月里不僅創造了維持生存的物質財富,也創造了豐富生活的精神財富——繪畫、雕塑、音樂和舞蹈。

美術作品究竟從什么時候產生的呢?我們認為它是與人類同時產生的。人類脫離一般動物的標志是人能靠自己雙手勞動來維持生存,最早制造的勞動工具從廣義上講就屬于美術作品,因為它包含著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但是我們現在論及的美術作品是從舊石器時代開始的。原始人類留存下來的洞窟壁畫、巖壁浮雕和各種小雕像譜寫了人類最早的美術篇章。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作品產生于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奧瑞納文化期。舊石器時代指公元前100萬年到兩萬年之間,公元3萬年前屬奧瑞納文化期,公元25000年前屬索魯特文化期,公元20000年前屬馬格德林文化期。

由于當時冰雪覆蓋大地,為避寒原始人類都居住在洞穴中。他們就在巖石壁上作畫,所以在遠古的洞穴中留存下他們的繪畫和雕刻創造。這就是最早的藝術創作,稱為“洞窟藝術”。

令今人不可思議的是,原始人為什么要畫畫呢?是否也像我們現代人一樣為裝飾、美化居住環境呢?或者是為了欣賞?原始人沒有現代人那么多空閑時間去欣賞藝術,他們作畫都是為了生存的實用。他們畫動物目的在于識別動物而去獵獲動物。

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原始人出獵前,為了保證打獵成功而舉行狩獵儀式,這種儀式是一種巫術。我們在畫中動物的身上發現畫有投擲器的箭頭,類似長矛。由此推想,可能原始人認為,如果他們只要畫出所要獵獲的動物的畫來,而且可能是用投槍和石斧擊打著畫,真實的動物也同樣會屈服于他們的威力。

因此,原始人視繪畫為魔力,相信畫什么就能征服什么。據說,有一位現代畫家去一個原始部落畫畫,畫了他們的動物,他們很難過。因為他們認為那表示:你們把它帶走了,我們怎么生活呢?

發現拉斯科洞窟

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始洞窟壁畫是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和法國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畫。

1940年是史前藝術史研究的重要年代,因為在這一年,發現了法國拉斯科洞窟。帶有美麗壁畫的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國西南部佩里戈爾地區的蒙蒂尼亞克城,在該城區周圍有很多的史前遺址。

1940年9月12日,法國西南部道爾多尼州鄉村的3個兒童帶著狗在追捉野兔。就在他們快要追上的時候,突然野兔不見了,緊追的狗也不見了。孩子們在附近找了好一會兒,這才發現兔和狗跑進一個洞口極其隱蔽的山洞。

3個孩子互相看了一眼,他們不能讓一下午的努力白費呀,于是決定3個人一起到洞里把野兔給逮回來。洞窟的入口僅有80多厘米寬,當時洞口被一些落葉遮蓋起來。他們帶著電筒和繩索進入洞內,沿洞口往下是幾乎與地面垂直的山洞,最后可以看到一些歷史遺跡及一些亂石堆。

走著走著,他們發現這個長長的、寬狹不等的通道就像一個原始人龐大的畫廊。走到里面,發現其中有一個外形不規則的圓廳最為壯觀,洞頂畫有65頭大型動物形象,有從2米到3米長的野馬、野牛、鹿,有4頭巨大公牛,最長的約5米以上,真是驚世的杰作。

隱藏了20000多年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就這樣和世人見面了。

“史前盧浮宮”

拉斯科洞窟在偶然中被發現后,專家們在隨后的幾周內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活動。

洞的入口及山洞內被拓寬到了幾米,發掘活動使帶有繪畫圖案的洞窟重見天日,這些帶有動物形象的圖案大多繪制在洞頂或是墻壁上。洞窟內的巖畫奇異非凡,打獵場面包括了約100種動物形象,描繪細致,色彩豐富,栩栩如生。它被譽為“史前盧浮宮”。

拉斯科洞窟重要的繪畫遺跡均集中于主廳和兩個主要洞道中。主廳面積為138平方米,洞壁上許多動物形象呈水平排列狀。廳中入口對面一塊崩裂的壁面上,繪有長達5米的大野牛,由黑線勾出輪廓,頭、腿和腹部的下沿也涂有黑色。尤其是野牛的頭部代表著拉斯科洞線描的最高成就。

其他還有馬、母鹿、棕熊和怪獸等。在洞窟入口對面左側的中軸畫廊,其左右兩壁繪有牛、馬、野驢和母鹿、野山羊等。

“中國馬”位于右壁,以黑色勾出輪廓,棕色和黑色涂染。馬的腰身肥大,腿短且瘦勁,表現風格與主廳的繪畫迥然不同。

在靠近主廳的一條洞道中,動物形象多為線刻,尤以側端井狀坑坑壁上的“人與歐洲野牛爭斗”最為突出。

從主廳和中軸畫廊的繪畫形象看,每個階段的繪畫均排列有序,很少出現疊壓,圖像與圖像之間似乎有著某種呼應關系,很像是史前人在刻繪之前曾做過統一構思和布局。

專家考據分析,認為這個洞窟中各種形象屬于14種相互繼承的風格。其主要圖像又歸屬3個階段:早期主要為單色線描,以主廳中的兩頭大野牛為代表;中期用黑色勾輪廓,紅、棕色涂染,以“中國馬”為代表;晚期主要用黑色繪制,以中軸畫廊左壁的大黑牛為代表。上述3個階段均屬于奧瑞納—佩里戈爾文化圈。拉斯科洞窟壁畫是研究舊石器時代藝術發展的重要例證。

1940年12于27日,拉斯科洞窟被法國當局設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此時,有關部門為了防止大批游人的涌入,在洞口設立了保護欄桿。1948年,拉斯科洞窟正式對外開放。

拉斯科洞窟中白色的方解石質墻壁上繪有的精美的彩色壁畫令人嘆為觀止,這些壁畫很好地反映了舊石器時代的古代人類文明。當時人們已經懂得了巧妙利用巖壁天然的起伏來繪制狩獵的情景以及他們部族的人物畫像。

為了保護拉斯科洞窟內的壁畫,法國當局于1985年在洞內安裝了空調,以排除灰塵,使洞內溫度保持在14攝氏度左右,并且維持一定的濕度。此外,當地的科學家在經過幾年的考察研究以后,收集了大量關于如何保護拉斯科洞窟的資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盡可能地在保證洞窟原始風貌的同時,來保存拉斯科洞窟。其中這些保護方法主要是通過保持拉斯科洞窟內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穩定,來防止洞內壁畫發生化學反應而遭到侵蝕。

神秘的洞窟藝術

除了法國的拉斯科洞窟,至今已經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地發現了許多洞窟藝術遺址,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埃爾卡斯蒂約;法國孔巴雷萊、科隆比耶;意大利的阿道拉等。它們主要分布在以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為中心的地區,廣延到地中海沿岸和北部地區。

這些原始畫家,技藝相當精湛,繪畫功底在今天看來仍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原始繪畫中所描繪的題材主要以野牛、馬、鹿等動物為主。但是也出現了一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

1912年,有人在西南非洲的納米比亞的布蘭德比爾格山上,在原始的描繪動物的壁畫中,發現了一幅描繪白人貴婦的原始巖畫。貴婦身穿短袖套衫和緊繃臀部的馬褲,戴著手套,系著吊襪帶,著便鞋。她身邊站著的一位男子,戴著非常復雜的面具和頭盔。

在被考古學家確定為真品的法國盧薩克史前壁畫中,人物穿著夾克衫。

澳大利亞阿納姆高地巖畫的人物,甚至穿著宇宙服,戴著裝有類似天線,有觀察小孔的頭盔,宇宙服上有明顯的拉鏈。

泰國南部攀牙府的巖畫上出現了頭戴頭盔、身背呼吸過濾器,腰系電筒,著背帶褲的機器人。

凡此種種,人們不禁要問:是現代人受著人類先民在天之靈的啟示,縫制了這樣的衣飾,還是某種神奇的力量使我們的祖先跨越時空,在赤身裸體的蠻荒時代,充分想像了幾千年上萬年以后子孫的服飾?

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史前遺跡對認為人類文明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逐漸向前、向上發展和進化的傳統觀點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1977年考古學家雷內諾爾伯根指出,面對我們無法解釋的諸多遺址、遺物,我們就應該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探索人類的文明史了。

1998年,有學者根據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關于人類直立行走的研究,確定現今人類形成于400萬年前,而地球誕生于45億年以前。世界萬物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生生滅滅的。地球上的高等物種及其智慧很可能也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生生滅滅的。

據測算,大約20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度文明的生物,由于地球大災變以及億萬年的自然變遷,使這些文明成為殘存物。也有古生物學家推論:地球大約在5億年前、3.5億年前、2.3億年前、1億年前以及最后在6500萬年前,經歷了毀滅性大災變,使當時創造的文明毀滅殆盡。每次文明中又會出現斷裂。在延續至今的這次文明和上一次文明之間的斷層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

與是否存在星外文明一樣,是否存在地球的幾度文明也是迄今為止的考古手段和技術無法確證的,為此,研究者之間的曠日持久的論戰亦可想而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彭阳县| 广州市| 平顶山市| 富川| 嘉义市| 宁蒗| 保山市| 温宿县| 通江县| 五华县| 进贤县| 武城县| 永清县| 治多县| 乐陵市| 姚安县| 东山县| 通渭县| 绥芬河市| 山阴县| 彰化市| 中方县| 宕昌县| 股票| 北碚区| 沂源县| 海兴县| 东明县| 施甸县| 商洛市| 建阳市| 襄城县| 遵义市| 永新县| 云浮市| 高陵县| 布尔津县| 馆陶县| 松溪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