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波斯帝國的西進擴張
-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話說世界)
- 林之滿 蕭楓主編
- 1774字
- 2016-11-17 21:41:55
波斯帝國起源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公元前7世紀,波斯人仍處在氏族部落階段,受到伊朗高原西部的米底人的統治。公元前550年,出身于氏族貴族阿黑門尼斯族的居魯士(公元前558—前529年),在領導波斯人反抗米底的統治中,滅了強盛一時的米底,建立了波斯國家。
新興的波斯國家是一個有強烈擴張性的奴隸制國家。波斯人雖然進入了文明社會,但他們離開氏族部落階段不遠,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氏族部落制度和傳統的殘余相當濃厚,社會分化也未達到劇烈的程度。因此,波斯人仍然具有“野蠻人”的傳統習慣,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進行創造的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勇武”被看成是“一項最大的美德”。氏族貴族利用波斯人的“野蠻”習性,以虜獲物相引誘,來實現他們對奴隸、財富和土地的貪欲。這樣,周圍的民族和國家,便首先成為波斯擴張的目標和對象。波斯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原始的奴隸制國家。它的國家機構仍保有部落聯盟的性質和軍事民主制的遺風。它的軍隊由波斯和米底(社會發展水平和波斯差不多)全體自由公社成員組成,稱為“卡拉”(人民的意思)。軍隊組織和公社組織形式基本一致,公社也稱“卡拉”公社。部落聯盟的傳統,軍事民主制的遺風,兵民合一的戰斗組織,使波斯國家一開始便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憑借這支軍事力量,波斯國家東攻西伐,侵略擴張。從公元前546年至前525年,居魯士及其子岡比斯(公元前529—前523年)先后攻占了小亞細亞的呂底亞、新巴比倫、中亞、埃及,控制了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建立了領土廣闊、地跨亞非二洲的帝國。公元前522年登上王位的大流士(公元前522—前486年),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征服者,他在鎮壓了國內各地的“叛亂”,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西北部和中亞北部之后,于公元前514—前513年率軍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歐洲,攻打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被斯基泰人打敗后,留下一部分軍隊,由將領美伽巴佐斯率領,屯駐色雷斯,隨后,希臘半島北部的馬其頓也歸附于波斯。這樣,波斯西進擴張勢力已逼近巴爾干希臘的門戶。
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各城邦國家已先后形成,內部相對穩定,奴隸制度和社會經濟日趨發展,工商業城邦的海上貿易已活躍于地中海東部和中部,西到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北至黑海沿岸一帶。這些地區供應希臘工商業城邦以原料、糧食和奴隸勞動力,同時成為工商業城邦的產品銷售地。由于歷史的原因,希臘諸城邦,有的彼此結成同盟,有的互相敵對。但巴爾干希臘已成為境域廣闊的希臘世界的中心,在這里出現了兩個強大而有勢力的城邦——斯巴達和雅典,斯巴達是巴爾干希臘的陸上強國,它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重裝步兵,公元前6世紀中,伯羅奔尼撒各邦又以它為首結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雅典在梭倫改革之后,工商業和海外貿易得到了發展。公元前6世紀中至世紀末,是雅典民主政治最終確立,經濟迅速發展時期。由于經濟的發展,雅典已經與小亞細亞沿岸和色雷斯一帶發生了緊密的聯系。與此同時,雅典也積極向外開拓殖民地。早在公元前7世紀,雅典人就向小亞細亞西北角的西格伊昂和色雷斯的埃拉伊烏斯地區移民,到公元前6世紀中,已經牢固地控制了這兩個地區。同時黑海沿岸也成了它的商品市場和糧食、原料的供應地。海外利益對正在迅速發展的雅典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但是,波斯帝國的崛起及其西進擴張,直接危害和威脅了希臘城邦的獨立和自由,也嚴重地損害了新興工商業城邦的海外利益。
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早在公元前546年居魯士征服呂底亞的時候,便落入波斯的統治之下。大流士對色雷斯的占領,以及馬其頓的臣服于波斯,遂使巴爾干希臘城邦的獨立和自由面臨嚴重的威脅。而大流士對巴爾干希臘早就虎視眈眈,他在攻伐斯基泰人之前,就已派遣小分隊偵察過希臘半島海岸地帶,為他日后的出征做準備。由于波斯人對赫勒斯滂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以及它仗恃同盟者腓尼基人的海上力量,愛琴海周圍和通往黑海的交通線便被切斷,這便嚴重地影響了希臘工商業城邦的經濟發展。因此,波斯的繼續西進和稱霸愛琴海地區的局面,對于希臘城邦,特別是雅典來說,是難以容忍的。此外,援助小亞細亞希臘城邦擺脫波斯的統治,對于希臘城邦來說,是同胞的責任。盡管各邦對此態度有所不同,但血緣關系在促使一些城邦(特別是雅典)積極對抗波斯方面起了相當的作用。
這樣,在東地中海地區,一場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