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希波戰爭

希臘的古典時代(公元前5世紀至前4世紀前期),是希臘奴隸制城邦發展到極盛然后又走向衰落的時期。大體來說,公元前5世紀末葉以前,是希臘奴隸制經濟發展和城邦繁榮的時期;公元前4世紀,奴隸制進一步發展,自由民中貧困破產的人數增多,階級矛盾和斗爭激化,城邦漸趨衰落。

公元前6世紀末,希臘奴隸制城邦剛剛完成了自己的形成過程,就面臨著波斯帝國的威脅。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皇帝居魯士征服小亞細亞,小亞西海岸的希臘人城那就從屬于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大流士一世鎮壓了高墨達暴動并重新統一帝國以后,又于公元前513年從小亞侵入歐洲,進攻游牧的西徐亞人。波斯征服西徐亞人的計劃未能實現,卻占據了色雷斯;色雷斯以西的馬其頓也向波斯屈服了。這樣,希臘各城邦就直接面臨波斯的威脅。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的米利都發生反抗波斯的起義,其他的希臘城邦紛紛起而響應。米利都又向希臘本土的斯巴達和雅典尋求支持。斯巴達沒有響應,雅典派20艘戰艦支援。小亞希臘人的起義最初曾取得勝利,波斯在小亞希臘城邦的代理人都被推翻。不過,這些希臘人并未形成一個整體,而且內部常有分歧。因此,公元前494年,當波斯出大兵鎮壓時,小亞希臘人就失敗了;米利都的大部分男子被殺,婦女兒童被擄為奴隸,財富被搶光,城市被摧毀。

波斯鎮壓了小亞細亞希臘人起義以后,就把侵略矛頭指向希臘本土。希波戰爭從公元前500年米利都暴動開始。到公元前449年戰爭結束,分為前期(公元前500—前479年)和后期(公元前478—前449年)兩個階段。在戰爭前期,波斯軍隊對希臘本土發動三次大規模進攻。公元前492年夏,波斯水陸兩路大軍沿色雷斯沿岸,第一次進攻希臘本土,但波斯艦隊在卡爾息狄克半島的阿托斯海角遇到風暴,陸軍遭到色雷斯人的攻擊,損兵折艦半途而還。

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陸大軍進攻希臘。艦隊航行至亞陀斯海角時,遇颶風,大部分艦船沉沒,2萬海軍葬身魚腹。陸軍在色雷斯遇到當地人民的抵抗,損失重大,被迫折回。波斯軍遠征失利后,大流士一面繼續備戰,一面實行恫嚇。他派使者到希臘各邦,要求貢獻“土和水”,意即降服于波斯。雅典和斯巴達堅決拒絕,雅典把波斯使者拋進了深淵,斯巴達把使者投入井里,并嘲笑說:“自己去取土和水!”

公元前490年,大流土發動對希臘的第二次進攻。波斯海軍橫渡愛琴海,攻占愛勒多里亞后,在雅典城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人派長跑家斐力必德馳往斯巴達求援,而斯巴達人又多方推諉,遲遲不來。形勢萬分迫切,雅典動員了所有的公民,征集1萬名重裝兵,雅典的工匠、農民、商人和政治家,所有能打仗的男子都披甲執矛,辭別了他們的親人,準備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只有被阿提亞的小城普拉提亞及時派來了1000名援軍,而波斯軍隊卻有10萬之眾。

在形勢十分緊急情況下,雅典全軍出動至馬拉松。米太雅得對部眾說道:“現在,或者是讓奴隸的鎖鏈加到雅典人身上,或者是保住雅典人的自由,都系于你們之手了!”交戰之初,米太雅得把軍隊列成長方陣,以主力集中于兩翼,中軍兵力較弱。兩軍接觸后,雅典中軍受波斯軍的壓力向后退卻,而兩翼則以機敏迅速的急進軍突破了波斯軍的弓箭射擊,以長槍的密集方陣擊退了波斯軍的兩翼,致使波斯軍陣容大亂,紛紛逃向海上的戰艦。雅典軍的兩翼則轉向后方與中軍聯合,圍殲波斯中軍,取得了馬拉松戰役的勝利。

在這次戰役中波斯軍隊死亡6400人,雅典只損失192人。雅典將領米太雅得隨即派擅于長跑的戰士菲力必德到雅典報捷。他在三小時內跑完了從馬拉松到雅典的路程(42公里),只喊一聲:“我們勝利了!”就倒地而死。

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的光輝勝利,為了紀念菲力必德可歌可泣的事跡,雅典人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一個競賽項目——馬拉松長跑。經過近人的測量,馬拉松距雅典城42公里195米(42195米),即以此作為馬拉松長跑的法定長度。入侵者企圖再進攻雅典,由于雅典軍隊及時趕回而未能得逞,殘軍敗將只好敗退。

馬拉松戰役是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極大地鼓舞了希臘全民族的斗爭精神,使一些原來屈服于波斯的城邦也加入反抗波斯的行列。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寫道:“在希臘人中,看到波斯服裝,看到穿波斯服裝的人而敢于勇敢地對付,這些人當屬最早;在那時以前,希臘人只要一聽到波斯人的名字就感到恐怖。”

希臘方面的有識之士也看到初戰告捷只是即將到來的更大風暴的前奏,希臘民族仍處在危險之中,全力備戰確屬當務之急。這些人中最有影響也最有見識的是雅典民主派領袖泰米斯托克利,他曾參加馬拉松戰役,對波斯艦船之多和未來決戰中海軍的極端重要性體會甚深,便極力主張雅典應首先建立強大的海軍。恰巧雅典的勞立溫銀礦這時發現一支富脈,可開采出大量白銀,他即說服群眾不要按舊例把屬于國有的銀礦出產分給公民,而把它集中起來用于海軍建設,終于造好了100艘新式的三列槳戰船。再經過其他方面的努力,雅典海軍在短短數年間達到擁有三列槳戰船200艘,實力猛增數倍。它們在數量上雖仍遠不及波斯海軍,卻有靈活快捷堅牢強勁的優點,在士氣高昂的雅典公民水兵掌握之下,已具備和波斯海軍拼搏的力量。

與此同時,經雅典和斯巴達的努力,許多希臘城邦已認識到局勢的嚴峻和聯合抗敵的必要,到公元前481年,31個城邦集會于斯巴達,決定組成全希臘的同盟,一致對抗波斯。大會推舉斯巴達為海陸軍統帥,重要決策則由同盟各邦共同商定。雅典為了增強同盟內部的團結,明智地把海軍的最高指揮權讓給斯巴達,但事實上它是希臘海軍的主力,足可左右作戰方針。此外,雅典公民大會在泰米斯托克利提議下還決定讓所有流放者回國,團結一致共同對敵,使雅典國力更見強盛。

波斯方面雖遭損兵折將之辱,但整個帝國實力未受觸動。大流士死后,繼位的薛西斯便大張旗鼓地集中全國軍力財力,準備以更大的規模卷土重來,必欲掃平希臘而后快。公元前480年的春天,薛西斯親自率領波斯海陸大軍開始了歷史上空前的橫渡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行動。據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渡過海峽進入希臘的波斯部隊僅戰斗人員即有2641610人之多,另有相等數目的工程人員、奴隸、商人、供應人員和營妓。他告訴我們,如果薛西斯的軍隊自河中飲水,可于一眨眼間使河水盡涸。此數顯然過于夸大,可能他是引用了波斯皇帝舉行全國大閱兵時宣布的全軍人數,實際上,渡過海峽的波斯陸軍最多只有50萬人,戰斗人員只有40萬之數,加上波斯海軍千余艘戰船上的15萬水兵,海陸軍戰斗人員總數為50余萬,它和希羅多德說的雖然相差很多,但在當時仍是空前龐大的部隊。這是一支頗為龐雜的部隊,里面包括著步兵、騎兵、戰車、象和一個龐大的用于運輸的三層槳座作戰艦隊,據希羅多德的說法,一共包括1207艘船只。當數名希臘間諜在波斯營區被捕、一位將軍下命予以處決時,薛西斯不但赦免了他們的死罪,并且還叫人帶著他們參觀他的戰備,然后將他們釋回希臘。他相信待這些間諜將他的準備情形報告斯巴達和雅典后,一定會使希臘其他地區趕快投降。大軍進抵達達尼爾海峽,埃及和腓尼基的工程人員已在那里搭建了一座橋梁,這座橋梁是古代最令人贊賞的機械成就之一。如果我們相信希羅多德的說法,計有674艘三層槳座戰船,分兩排橫越海峽,每艘船都面對海流,以巨錨系緊。然后工程人員以亞麻或紙草纜橫過每排船,該項巨纜系縛于每條船上,兩端固定于兩岸,并以絞盤絞緊。然后把樹砍倒,鋸成木板,橫置纜上,系緊,板上敷以砍下的樹枝,樹枝上再鋪土,然后復將這一切踏成一條道路。路的兩側又建起一道防波堤,其高度恰使獸類不致因見海洋而驚嚇。雖然如此,仍有很多獸類和部分兵士,必須用鞭子驅策才肯上路。這座橋梁的承載力很強,大軍在七天七夜內成功地渡過了海峽。一個當地土著目睹這一個景象后,認為薛西斯即是天神宙斯,因而發出疑問:這位人與神的共主,只要一個巨雷就可把一個傲慢的國家毀滅了,為什么卻要費上這樣大的精神去征服這個小小的希臘呢?

陸軍在陸上通過了色雷斯,進入了馬其頓,而波斯的艦隊則沿著海岸南行,穿過一條由民夫所挖全長2公里、橫過圣山地峽的運河,避開了愛琴海的風暴。據說,軍隊無論在哪里吃兩餐,供應的城市就會整個枯竭;薩索斯島招待薛西斯的大軍一日,就用去了400銀塔蘭特(約合100萬美元)。所有希臘北部,甚至迄阿提卜半島邊界,都因為恐懼或接受賄賂而投降,并將他們的部隊加入到薛西斯的數百萬眾之中。

對比之下,希臘聯軍劣勢明顯:陸軍僅11萬人,海軍只有400艘戰船,而且由于城邦眾多,地域分散,能集結在一地抗擊波斯的聯軍往往只有一兩萬人,因此戰爭形勢對希臘人說來仍非常嚴峻。

在中希臘的主要道口溫泉關,波斯陸軍主力和希臘人進行了首次大戰,此關傍山靠海,地形極為險要,守關部隊決心在此打一場與國土共存亡的決死之戰。他們僅有7200人,核心是300斯巴達戰士,以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為司令,面對的卻是數十萬波斯大軍。初次接觸后,帶頭作戰的斯巴達人非常英勇、波斯軍數度猛攻皆不得手。激戰幾天后,由于希臘叛徒帶路,波斯陸軍包圍了溫泉關希臘陸軍。李奧尼達命令大部分守軍撤離關口,安全轉移到后方,他和全體斯巴達戰士則留下死守,鏖戰竟日,終于全部犧牲,另外請求留下和斯巴達人并肩戰斗的還有400底比斯人和700特斯皮亞人,他們也都英勇犧牲。后人在他們犧牲的地方立碑以紀念,碑文寫道:“過客啊,去告訴拉西第夢人(即斯巴達人),我們是遵從著他們的命令,長眠在這里的。”

波斯人攻破溫泉關后便長驅直入,進圍雅典。這時希臘同盟的陸軍集中在科林斯地峽附近,而雅典的海軍則集中在薩拉米灣,準備堅決抵抗侵略,當一個雅典人在民眾大會上勸說大家投降時,大家立即將他殺死,然后又由一群婦女,奔到他的家里,用石頭把他的妻子和兒女擊斃。由此可以想見,當時人們情緒的激動和感情的強烈。泰米斯托克利勸雅典人放棄他們的家園,將家屬和財物疏散到附近的島上去,專靠海軍來和波斯人決戰。當薛西斯到達雅典后,發現這個城幾乎全被拋棄時,遂予以劫掠焚燒。把雅典衛城的神廟和下城的主要建筑物都焚毀殆盡,而驕橫不可一世的波斯王薛西斯高踞在山崗上,親自指揮他的艦隊來包圍雅典的海軍。

波斯艦隊(1200余艘)進入了薩拉米灣。而希臘海軍僅有300艘三層槳座戰船,且指揮仍然不一,大多數的海軍將領都反對冒險出戰。泰米斯托克利決心迫使希臘人作戰,他采取了一個舍命的策略,如果波斯獲勝的話,他也不能幸免。他派遣了一個可以信賴的奴隸前往薛西斯處,對他說:希臘艦隊企圖于夜間出航逃離,波斯如果欲阻止這個撤退,只有將希臘艦隊包圍。薛西斯接受了這個建議,第二天早晨封鎖了所有逃避的出路,迫使希臘人不得不予應戰。由于希臘人優越的戰術和海軍訓練,而波斯方面語言混雜,意志又不集中,且艦只過多,也不便指揮運用,最后戰局遂有利于希臘人。

根據記載,波斯方面損失了200艘船,希臘損失了40艘,因為希臘人善泳,就是在船只浸水沉沒后,亦可游泳至岸,所以希臘人死亡得很少。雅典人在薩拉米海戰中的勝利,最后地、穩固地保衛了希臘的光榮和獨立。波斯人雖然在陸上仍占有優勢,但因在海戰中已經失敗,其勢不足以久留,薛西斯便引兵從達達尼爾海峽退回到亞洲,只留下5萬士兵給他的女婿、大將馬多尼厄斯,駐屯在貼撒利,繼續與希臘爭衡。

當波斯王薛西斯興兵進攻希臘本土時,他曾經煽動腓尼基人在北非的殖民地迦太基出兵西西里島,襲擊希臘人的城邦敘拉古。說也湊巧,就在薩拉米海戰的同一天,公元前480年9月23日,敘拉古人在希米拉海面上完全殲滅了迦太基人的艦隊。薩拉米海戰和希米拉海戰的勝利,分別地決定了希臘人在希臘本土和在西西里島上的優勢。

公元前479年的春天,波斯大將馬多尼厄斯引兵再犯希臘,雅典人又被迫逃亡,雅典城再一次淪于敵手。然而,希臘同盟迅即糾集部隊,英勇反擊。斯巴達王保撒尼斯率領了希臘聯軍3萬人,與波斯侵略軍鏖戰于普拉達亞,雙方均傷亡慘重。正如在馬拉松戰役中一樣,這一次希臘人又是以少勝多。結果,馬多尼厄斯和大部分波斯侵略軍都橫尸沙場,余眾潰散。從此以后,波斯人便不敢再踏入希臘人的土地。

緊接著普拉達亞之戰的勝利,雅典海軍又在米利都附近的密卡爾角上完全殲滅了波斯殘剩下來的一些戰艦,把小亞細亞西部、愛奧尼亞地區的一些希臘城邦從波斯帝國的重軛下解放了出米。這樣,愛琴海區域便又成為希臘人自由活動的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合水县| 曲水县| 嘉义县| 孝感市| 汪清县| 昌图县| 当涂县| 衢州市| 崇左市| 汕尾市| 茶陵县| 青神县| 邹城市| 广南县| 兴业县| 铜川市| 甘肃省| 武宁县| 新晃| 浦东新区| 鸡东县| 深泽县| 邯郸市| 三原县| 资溪县| 东丽区| 云安县| 淮安市| 夏河县| 林西县| 德钦县| 青州市| 嘉义市| 海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武县| 大邑县| 恭城| 静乐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