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原始民族與原始建筑

我們要了解建筑的起源,可以通過對于現代遺存的原始民族進行觀察,明白最“基本屋舍”(primitivehut)是如何搭建起來的。法國學者隆吉(Marc-Antoine Laugier)說道,野人要為自己造一個居所,用來保護自己而非埋葬自己。森林中掉落的樹枝,對他的目標而言是正確的材料;他挑了四根最粗壯的樹枝,立起來圍成一個正方形;并在上頭放了另外四根樹枝;在這些樹枝上面,他又立起了不相同的兩排樹枝,讓它們相互傾斜并在最高點交叉。然后他在這種屋頂上緊密地覆上樹葉,使陽光和雨水都滲漏不進去,因此,這野人有房子可住了。然而不同地方的民族有不同的搭建方式。

一個民族的獨特的文化特征往往是他們適應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的最佳方式。這種情況經常見于當今世界上存在的比較落后的民族文化之中。如居于北美的愛斯基摩人的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雪橇、冰屋等等,這些都是適應極地氣候的最佳文化機制。如果把愛斯基摩人遷到沙漠地區,他們必定會放棄原來的雪橇、冰屋為代表的文化,而采取以駱駝、帳篷為特征的沙漠文化,否則就會被自然所淘汰。在這里,適者生存的自然原則是非常重要的。

泰勒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在巴西森林的深處,旅行家們遇見了流浪的赤貧清教徒們的住房,它們甚至不是窩棚,而簡直是一些用許多八英尺長的大棕櫚葉靠在橫木上構成的斜頂。這些面向迎風面的遮棚,掩遮著在那懸于兩樹間的吊床里伸懶腰的印第安人。因為有稠密的樹葉在上面保護著他們,所以他們的生活在好天氣時并不缺乏某種舒適;可是在壞天氣時,一家人甚至連狗也不得不擠向那地上燃起的篝火。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中可以見到幾乎同樣的原始建筑。他們在住地安居下來以后,通常滿足于把許多長著濃密樹葉的樹枝插在地上,為自己安置一個夜間遮風或防風的棚。當他們把兩排樹枝在頭頂上連在一起的時候,屏風就變成了窩棚。在較長時間定居在一個地方的情況下,他們就用樹枝搭成一個真正的窩棚架,并用樹皮或樹葉和草覆蓋棚頂,或者用草皮蓋頂,從外面把窩棚抹上粘泥。羅伯特·路威也說,一百年前的塔斯曼尼亞人的房子非常簡單,他們只是在地上釘幾根木樁,拿一條一條的樹皮靠在上面,就算完工了。東部印第安人的草屋,采用互相交叉的柱子,屋頂上鋪上草或蘆席。游獵或游牧的人則使用一種帳幕。這種帳幕是圓錐形的,用獸皮及樹皮做成的,從西伯利亞到北美洲,向南直到得克薩斯州,全都有形式相同的帳幕。而現代非洲的建筑,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停留在原始時期,如用夯土的方式來建造祭祀建筑,用泥巴來筑制住宅和谷倉。

這些原始建筑,無論是根據考古學發現和文獻的記載,還是對現代未開化或者說是封閉的原始部落的描述,都說明建筑是自然環境和生存方式的產物。同時,隨著建筑的發展,人類從原始的蒙昧時期開始走向文明,由于不同的需要而產生不同類型的建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云林县| 华容县| 兴仁县| 灵丘县| 平邑县| 大邑县| 怀柔区| 承德县| 漳平市| 雷波县| 明溪县| 汾阳市| 娄底市| 卓尼县| 和政县| 潮安县| 信阳市| 江源县| 寿阳县| 谢通门县| 镇雄县| 邯郸县| 行唐县| 汝州市| 尚义县| 自治县| 合作市| 万安县| 米脂县| 上杭县| 安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吉林市| 浏阳市| 西和县| 平陆县| 彭泽县| 镇平县| 禹城市|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