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特蘭托會議

天主教會史上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會

1545—1563年羅馬教皇在帝國城市特蘭托(當時屬提洛爾伯爵區(qū),今屬意大利)召開的宗教會議,目的是反對宗教改革,維護天主教會統(tǒng)治。

自馬丁·路德發(fā)動宗教改革后,獨立的新教組織紛紛建立,沉重打擊了腐朽的天主教會。當時,召開宗教會議改革教會的呼聲很高,甚至在天主教會內(nèi)部也有人認為只要教會實行改革,宗教改革運動會自行消滅。教皇保羅三世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也支持召開宗教會議,但各有打算。皇帝強調(diào)改革教會,以削弱教皇。教皇一心維護天主教會壟斷地位,不愿多講改革,害怕口子一開難以收拾。一位紅衣主教說得很清楚,必須先審定教義,與宗教改革劃清界限,作為實行改革的準繩。1544年11月克雷皮和約的簽訂,使意大利戰(zhàn)爭告一段落。在戰(zhàn)爭中贏得勝利的查理五世,與教皇商定召開宗教會議。大家同意開會了,可對會議地點爭論不休。教皇不愿去德國,皇帝不愿去意大利,法國人對德國和意大利都不感興趣,最后定在特蘭托,因為這是一個意大利人為主的帝國城市。

1545年12月13日,會議正式開幕。這次會議持續(xù)18年之久,先后經(jīng)歷5個教皇。特蘭托會議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先在特蘭托開會(1545年12月13日至1547年3月11日,第1~8次會議),后改在博洛尼亞(1547年4月21日至6月2日,第9~10次會議),主要討論圣經(jīng)、原罪和稱義問題。與會代表多是意大利主教,形成意大利人左右會議局面。皇帝的支持者,特蘭托主教馬德魯佐發(fā)言強調(diào)改革教會,建議邀路德派代表與會陳述意見,遭拒絕。不久,施馬卡爾登戰(zhàn)爭爆發(fā),米爾堡一仗(1547年4月)皇帝大勝,薩克森選侯被俘。皇帝的勝利引起教皇的擔心,他以特蘭托有瘟疫(確有代表患病)為借口,要求南遷博洛尼亞開會。皇帝聯(lián)合西班牙抵制,結(jié)果以38票贊成和14票反對,決定南遷。結(jié)果,只有部分代表去博洛尼亞,特蘭托會議陷于分裂。

1549年10月,新教皇朱利亞三世上臺,征得皇帝、法王同意,重開特蘭托會議,是為會議的第二階段(1551年5月1日至1552年4月28日,第11~16次會議),主要討論圣禮問題。會議進行期間,一度倒向皇帝的薩克森公爵莫里斯,暗中與法王亨利二世簽訂尚貝條約(1552年1月),共同反對查理五世皇帝。奠里斯帶兵北上,差一點活捉查理五世。在這種情況下,會議難以繼續(xù)進行。

1555年8月,查理五世委托腓迪南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路德教在神圣羅馬帝國范圍內(nèi)取得合法地位,實際上使特蘭托會議決議成為廢紙。長于外交和法學的新教皇庇護四世,為穩(wěn)住陣腳,聯(lián)合皇帝腓迪南、法王法蘭西斯二世和西班牙王腓力普,決定重開特蘭托會議,是為會議第三階段(1562年1月18日至1563年2月3日,第17~25次會議)。有人認為,第三階段會議不是特蘭托會議的簡單繼續(xù),而是一次新宗教大會。皇帝和法王建議采納新教的一些儀式,邀請新教徒與會,均被教皇拒絕。

天主教會稱特蘭托會議為第19次會議,在教會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會議往往是教皇親臨主持,或由耶穌會頭子操縱,籠罩著狂熱的天主教精神。會議不斷發(fā)布決議和教令,重申天主教的一切原則,譴責一切與此不符的言行。1564年11月,庇護四世根據(jù)特蘭托會議決議發(fā)布信仰綱要,即《特蘭托會議信綱》,天主教會認為,它是繼《使徒信經(jīng)》、《尼西亞信經(jīng)》和《亞大納西信經(jīng)》之后最重要的文獻,信徒必須服從。

特蘭托會議針對新教提出的唯信稱義和圣經(jīng)是信仰的根據(jù)做出決議,包括新舊約和外典(即圣經(jīng)外傳,指未收入圣經(jīng)的屬于公元前后的歷史、傳奇和啟示)在內(nèi)的圣經(jīng)和口傳教義,具有同等權(quán)威,因為它們由基督親口或由圣靈傳授。有人質(zhì)問口傳教義包括哪些內(nèi)容和經(jīng)什么人口傳,均被多數(shù)票否決。決議重申天主教傳統(tǒng)的因信稱義(廣義的因信稱義,必經(jīng)各級神職人員和圣禮才能稱義),攻擊唯信稱義或靠自由意志稱義是虛偽的武斷。會議認為,圣經(jīng)的解釋權(quán)只屬于天主教會,任何人無權(quán)擅自解釋圣經(jīng),并規(guī)定武甘大本拉丁文圣經(jīng)為標準本,又稱“圣經(jīng)通俗譯本”或“拉丁通俗譯本”,供講道、演講和辯論使用。

決議認為七禮是耶穌創(chuàng)立的,一個不能多一個不能少,譴責僅憑信仰稱義(不經(jīng)圣禮)和眾信徒皆教士說,繼續(xù)堅持變體論(酒餅經(jīng)祝圣后成為耶穌的體血)、彌撒、圣像、圣物、煉獄說,甚至堅持贖罪券是正確的(只求有節(jié)度,不濫用)。

特蘭托會議的決議在天主教內(nèi)部也未被完全接受。威尼斯、西西里、那不勒斯、弗蘭德爾、葡萄牙、西班牙,甚至德國的天主教諸侯,都有保留。德皇表示可在自己領地內(nèi)執(zhí)行,但不能在帝國貫徹。波蘭國王接受決議,但議會以特蘭托會議沒有波蘭代表為借口予以拒絕。法國不滿決議中不利于王權(quán)和高盧教會的內(nèi)容,拒絕以國王的名義公布。完全接受決議的只有瑞士天主教州一家,可見教皇和天主教會已經(jīng)威信掃地到何等地步。

盡管羅馬教廷召開特蘭托會議和采取其他反動措施,也阻擋不住宗教改革的滾滾洪流。在西歐和北歐許多國家,先后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經(jīng)過反復斗爭,資本主義制度終于在西歐確立起來,揭開人類歷史上新的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吉木萨尔县| 彰武县| 阿合奇县| 汤阴县| 曲沃县| 高碑店市| 大连市| 民丰县| 华宁县| 麟游县| 新河县| 克东县| 万年县| 安福县| 汶上县| 蕉岭县| 通河县| 马关县| 汪清县| 亳州市| 襄樊市| 阳泉市| 巴南区| 云霄县| 天津市| 九龙坡区| 滦南县| 全州县| 资源县| 凤冈县| 花莲市| 肇源县| 昌图县| 游戏| 平阳县| 永胜县| 景洪市| 延寿县| 四平市|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