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奇妙的星空世界
- 俄羅斯365夜(下冊)
- 傅民杰 李榮華主編
- 1330字
- 2016-11-02 14:54:22
從地球上看去,天上的星斗猶如微小閃光的火花,又象綴在空中的寶石。其實,天空中星星的種類很多:有恒星、行星、衛星、新星、超新星、中子星、雙星、射電脈沖星、紅巨星、白矮星乃至黑洞。
恒星實際上是一顆碩大無比、熊熊燃燒并能發出強光的大氣球。這些大氣球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太陽就是其中的一顆恒星。天上有許多星星是距離我們遙遠的“太陽”。
恒星的中心溫度很高,是密度很大的壓縮氣體,它的核心溫度可高達數百萬攝氏度。在這樣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氫會逐漸轉化成氦。這種變化過程叫作“熱核反應”。通過這種熱核反應,恒星的一部分物質將轉化為光和熱。例如太陽,它一邊發光,一邊在“融化”,它的重量每秒鐘減輕400萬噸。這400萬噸物質被轉化成光和熱,散發到宇宙空間。這些太陽物質要用4000列運貨列車才能裝下,而且每列火車都要掛上50節車廂才行。
不過,你不必害怕,別看太陽上的物質消耗這么快,太陽上的物質儲備也大得驚人。科學家們對太陽和其他恒星作了一次計算,太陽上的核反應還可持續500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和其他恒星至少還可以發光發熱數十億年。
宇宙中的星球體積大小各異,有的星球體積比太陽還大數十億倍,但是有的星球體積則比地球還小。目前,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一顆體積最小的恒星,它的名字叫“沃爾夫457星”,其體積只有地球體積的1/20,是太陽體積的1/30000000。天文學家在巡天觀測時已經發現的宇宙空間最大的一顆恒星,它的名字叫“柱六星”,是一顆巨星,它的體積是太陽的9億倍。如果坐一架噴氣式飛機以1000公里的時速,從柱六星的中心往外飛,要連續飛行150年才能飛到這顆巨星的邊緣。
雖然星球的體積大小相差很大,但是每個星球所包含的物質量幾乎相同。因此,巨型星球內的氣體稀薄,而矮星中的氣體則稠密。
天空中那些發白色和淺藍色光芒的星星是最熾熱的星球,這類星球的表面溫度達1萬至10萬攝氏度。有些星星是淡紅色的,這類星球的溫度較低,它們的表面溫度不超過2000~3000度。太陽和那些發黃光的星星屬于同一類星球,它們的表面溫度約有6000度。
在黑暗的夜空,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星空世界中的星星不過6000顆。如果用望遠鏡,即使是小型望遠鏡,也能看到幾百萬顆星星。古代天文學家把從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亮度最大的一些星星合成幾個星座,并給每個星座取了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名稱。于是就有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牧夫星座、仙后星座……
要知道,星座只是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天空中明亮的星群,然而,在宇宙空間,歸在同一個星座里的各個星球或許相距非常之遙遠。
當然,也有相距極近的恒星,這類成對的星球被稱作雙星。在宇宙空間,如有幾百個甚至幾千個星球聚在一起的整體叫星團。
有些恒星的亮度經常發生變化,這樣的星叫變星。有時候在星空中,會發生個別星星突然閃光的現象。那些本來看不見的星星突然在幾小時內爆發出火光,變成能看見的星星,有時甚至在白天也能看見這種現象。這樣的星星叫“新星”或“超新星”。當某些新星或超新星在閃光后,體積就會大大縮小。這類星球的直徑只有10公里左右,但是星球物質的密度卻極大,只要從這樣的星球上取回大頭針頭大小的一點物質,它的重量就足有10萬噸。
神奇的星空世界真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