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民族與藝術意欲(2)
- 魯迅全集(第十五卷)
- 魯迅
- 3237字
- 2016-07-21 18:04:04
但從十九世紀的初頭——正確地說,則從發(fā)生于一七八九年的法蘭西大革命前后的時候起,歐洲文化的型模,突然變化起來了。從歷來總括底地支配著一般社會的權力,得了解放的文化的諸部門,都照著本身的必然性,開始自由地來營那創(chuàng)造之業(yè)。因為一般文化的展開,是自律底的,美術也就從外界的權威解放出來,得行其自由的發(fā)展。正如支配中世的文化者,是基督教會,支配文藝復興的文化者,是商業(yè)都市一樣,對于十七世紀的文化,加以指導,催進的支配者,是各國的宮廷。而尤是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世的宮廷?,F(xiàn)在且僅以美術史的現(xiàn)象為限,試來一想這樣的史上歷代的事實。中世紀的美術,在蘭斯和夏勒圖爾的伽藍就可見,是偏注于寺院建筑的。養(yǎng)活文藝復興的美術家們者,就象在斐連垂的美提希氏一樣,大抵是商業(yè)都市國家的富裕的豪門。十七世紀的美術家,則從環(huán)繞著西班牙,法蘭西的宮廷的貴族中,尋得他們的保護者。在路易十四世的拘束而特尚儀式的宮廷里,則生出大舉的歷史畫和濃厚的裝飾畫來。作為從其次的攝政期起,以至路易十五世在位中,所行的極意的放縱的官能生活的產(chǎn)物,則留下了美艷而輕妙的羅珂珂的藝術。大革命是即起于其直后的。繞著布爾蓬王朝的貴族們,算是最后,從外面支配著美術界的權力,驟然消失了。以查柯賓黨員,揮其鐵腕的大辟特,則封閉了原是宮廷藝術的代表底產(chǎn)物的亞克特美。這一著,乃是最后的一擊,斷絕了從來的文化的呼吸之音的。
那么,在大革命后的時代,所當從新經(jīng)營的美術底創(chuàng)造之業(yè),憑什么來指導呢?從他律底的威力,解放了出來的美術家門,以什么為目標而開步呢?當美術底創(chuàng)造,得了自由的展開之際,則新來就指導者的位置的,乃是時代思想。時代思想即成為各作家的藝術底信念,支配了創(chuàng)造之業(yè)了。這在統(tǒng)法蘭西大革命前后的時期中,首先是古典主義的藝術論。于是羅曼諦克的思想,寫實主義,印象主義,便相繼而就了指導者的位置。仰綏珊,戈庚,望呵霍,蒙克,呵特賚,瑪來斯為開祖的最近的時代思潮,要一句便能夠代表的適宜的話,是沒有的,但恐怕用“理想主義”這一語,也可以概括了罷。屬于這一時代的作家的主導傾向,在一方面,是極端地觀念主義底,而同時在他方面,則是極端地形式主義底的。
然而在這里,有難于忽視的一種極重要的特性,現(xiàn)于近世歐洲的美術史潮上。就是——歐洲的幾乎全土,同時都參與著這新的經(jīng)營了。法蘭西,德意志,英吉利三國,是原有的,而又來了西班牙,意大利,荷蘭那樣睡在過去的光榮里的諸邦,還要加些瑞士,瑙威,俄羅斯似的新腳色。于是就生出下面那樣興味很深的現(xiàn)象來——領導全歐文化的時代思想,雖然只有一個,但因了各個國度,而產(chǎn)物的彩色,即有不同。美術底創(chuàng)造的川流,都被種種的地方色,鮮明地染著色彩。時代思想的緯,和民族性的經(jīng),織出了美術史潮的華麗的文錦來。時代文化的藝術意欲,和民族固有的藝術意欲,兩相交叉。因此,凡欲考察近世的美術史潮者,即使并非維納派的學徒,而對于以深固的藝術意欲為本據(jù)的兩種基礎現(xiàn)象,卻也不能不加以重視了。
三
但在大體上,形成近世歐洲美術史潮的基調者,是法蘭西。從十八世紀以來,一向支配著歐洲美術界的大勢的國民,是法蘭西人。而這國民所稟賦的民族性底天分,則是純造形底地來看事物的堅強的力。便是路易十三世時,為走避首都的繁華的活動,而永居羅馬的普珊,他的畫風雖是濃重的古典主義底色彩,但已以正視事物的寫實底的態(tài)度,為畫家先該努力的第一義務了。逍遙于賓諦阿丘上,向了圍繞著他的弟子們所說的藝術的奧義,就是“寫實?!庇蚨嗟漠嫞墙k爛如喜劇的舞臺面的,而他的領會了風景的美麗的裝飾底效果者,是往盧森堡宮苑中寫生之賜。表情豐富的拉圖爾的肖像,穆然沉著的夏爾檀的靜物,大辟特所喜歡的革命底的羅馬戰(zhàn)士,安格爾的人體的柔軟的肌膚,陀拉克羅亞的強烈的色彩,即都出于正視事物的堅強之力的。盧梭,果爾培,穆納,順次使寫實主義愈加徹底,更不消說了。便是那成了新的形式主義的祖師的綏珊,也就在凝視著物體的面的時候,開拓了他獨特的境地。
委實不錯,法蘭西的畫家們,是不大離開造形的問題的。為解釋“美術”這一個純造形上的問題計,他們常不拋棄造形的地位。縱使時代思潮怎樣迫脅地逞著威力,他們也忠實地守著自己的地盤??v有怎樣地富于魅力的思想,也不能誘惑他們,使之忘卻了本來的使命。經(jīng)歷了幾乎三世紀之久的時期——至少,到二十世紀的初頭為止——法蘭西的美術界,所以接續(xù)掌握著連綿的一系的統(tǒng)治權者,就因為這國民的性向,長于造形底文化之業(yè)的緣故。
然則法蘭西以外的國民怎樣呢?尤其是常將燦爛的勛績,留在各種文化底創(chuàng)造的歷史上的德意志民族,是怎樣呢?承法蘭西的啟蒙運動之后,形成了十八世紀末葉以來思想界的中心底潮流的,是德意志。在藝術的分野,則巴赫以來的音樂史,也幾乎就是德意志的音樂史。南方的諸國中,雖然也間或可見劃分時代的作家,但和光怪陸離的德意志的音樂界,到底不能比并?!瓦@相反,在造形底的文化上,事情是全兩樣的。音樂和美術,也許帶著性格上相反的傾向的這兩種的藝術,對于涉及創(chuàng)造之業(yè)的國民,也站在顯然互異的關系上的罷。從北方民族中,也迭出了美術史上的偉人。望藹克兄弟,調壘爾,望萊因——只要舉這幾個氏名,大約也就夠作十分的說明了。……
遠的過去的事且放下。為使問題簡單起見,現(xiàn)在且將考察的范圍,只限于近代。在這里,也從北方民族里,有時產(chǎn)出足以劃分時代的作家。而這些作家,還發(fā)揮著南方美術界中所決難遇見的獨自性。那里面,且有康斯臺不勒似的,做了法蘭西風景畫界的指導者的人。但是,無論如何,那些作家所有的位置,是各個底。往往被作為歐洲美術界的基調的法蘭西所牽引。北歐的美術界所站的地盤,常常是不安定的。一遇時代的潮流的強的力,便每易于搖動。(照樣的關系,翻歷史也知道。在十六世紀后半的德意志,十七世紀末的荷蘭等,南方的影響,是常阻害北方固有的發(fā)達的。)
就大概而言,北歐的民族,在造形上的創(chuàng)造,對于時代思潮的力,也易于感到。那性格的強率,并不象法蘭西國民一樣,在實際上和造形上的“工作”上出現(xiàn),卻動輒以潑剌的思想上和觀念上的“意志”照樣,留遺下來。這里是所以區(qū)分法、德兩國民在美術界的一般的得失的機因。北歐民族——特是德意志民族,作為美術家,似乎太是“思想家”了?,F(xiàn)在將問題僅限于美術一事的范圍而言——則法蘭西人在大體上,是好的現(xiàn)實主義者。北歐的人們卻反是,時常是不好的理想主義者。為理想家的北歐人,是常常忠實于自己的信念的。然而往往太過于忠實。他們屢次忘卻了自己是美術家,容易成為作畫的哲學者。崇奉高遠的古典主義的凱思典斯,是全沒有做過寫生的事的。不用模特兒,只在頭里面作畫。陶醉于羅曼諦克思想的拿撒勒派的人們,則使美術當了宗教的奴婢。吃厭了洛思庚的思想的拉斐羅前派,怪異的詩人畫家勃來克,宣講濃膩的自然神教的勃克林。——還有在一時期間,支配了德意志畫界的許多歷史哲學者們的隊伙”自然,生在法蘭西的作家之中,也有許多是時代的犧牲者。有如養(yǎng)在。
“中庸”的空氣中的若干俗惡的時行作家,以及將印象派的技巧,做成一個教義,將自己驅入絕地的彩點畫家等,是從法蘭西精神所直接引導出來的惡果。同時,在北歐的人們里,也有幾個將他們特有的觀念主義,和造形上的問題巧妙地聯(lián)結起來的作家。望呵霍的熱烈的自然贊美,蒙克的陰郁的人生觀不俟言,瑪來斯的高超的造形上的理想主義,勖溫特的可愛的童話,萊臺勒的深刻的歷史畫,也無非都是只許北歐系統(tǒng)的畫家作獨具的才能的發(fā)露。正如諦卡諾的色彩和拉斐羅的構圖,滿是意太利風一樣,侖勃蘭德和調壘爾的宗教底色彩,也無處不是北歐風。北歐的人們自從作了戈諦克的雕刻以來,是稟著他們固有的長處的。但他們的特性,卻往往容易現(xiàn)為他們的短處。如近時,在時代思想之力的壓迫底的時代,則這樣的特性作為短處而出現(xiàn)的時候即更其多。他們的堅強的觀念主義,動輒使畫家忘卻了本來的使命。就只有思想底的內容,總想破掉了造形上的形,膨張出來。但在幸運的時候,則思想和造形也保住適宜的調和,而發(fā)現(xiàn)惟北歐人才有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