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瓷器的鑒別

瓷器的新舊、真偽,本來不難辨識。但仍有許多人受到偽制品的蒙蔽,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仔細觀察。各代瓷器的式樣、顏色、花紋及做工都各有其特點,每一種都有它自己的制作方法。只要是同一朝代的瓷器,其式樣雖然有很多種,但好像是一個人燒制的,顏色也好像是一個窯燒制成的,題款也好像是一個人題的。其他方面也全都沒有區別,就好像是同一臺機器制造出來的那樣。造假者想盡一切辦法仿制,都難以做到與真品完全相似,真偽相差很遠。如果購買的人能夠仔細觀察,就一定不能受騙。

不過,鑒別瓷器不同于鑒別書畫。鑒定書畫時,只要確定書畫的某一部分是真跡,就可以斷定整幅畫是真跡。而瓷器的鑒別就不是這樣了,有改換舊底的,有改裝瓶口的,有后添加顏色的,作偽的方法很多,必須整體檢查才能決定瓷器的真偽,萬萬不可根據器物的一部分來定真偽?,F將鑒別時應注意的方面列舉如下:

粉彩透雕十八羅漢轉心瓶

民國時期仿制,高26厘米。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2005年拍賣,估價12-15萬元。

該瓶底部有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其實是民國時期仿制。但其制作精美,展現出民國制瓷技藝水平,價值不菲。

瓷器造假以改換舊底的情況最多。因為鑒別瓷器的人大多只注意款字的真偽,甚至有人認為款字如果是真的,那么瓷器就是真的,所以給新瓷器換上舊底是作偽的最好方法。其中作偽作得成功的,從瓷器的表面幾乎看不出破綻。在檢驗瓷器真偽時,如果在瓷器內用加堿的開水刷洗,去掉所涂抹的塵埃,接口的痕跡還是看得出來的。在釉色、式樣、火光方面,新、舊瓷器相比也有不同之處,很難逃過聰明人的眼睛。

火光極亮的瓷器肯定是新瓷器,但也不能認為沒有火光的瓷器都是古代瓷器,因為作偽的人都把新瓷器的火光用人工的方法除去了。舊瓷器辨別的方法,檢視釉面的痕跡就可以知道。因為舊瓷器經過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流傳,表面必然有不少無意中弄出的痕跡。其痕跡有的比較明顯,通常情況下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不太明顯的對著光也可看見。如果用顯微鏡觀看,就更是原形畢露。新瓷器必然毫無痕跡,即使有痕跡也是人為造成的,很不自然,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分辨清楚。

造假的人常常將年代較近瓷器的底釉與題款磨去,冒充年代久遠的沙底名瓷。也有的改換上年代更遠而有款字的瓷器的底,另外上釉裝窯燒。所以鑒別時必須注意瓷器底釉的顏色是否與其他部分一致,題款上的字的神韻和筆勢是否與該瓷器的質地相符。作假者無論如何巧妙,也是會留下破綻的。

作偽的人遇到舊瓷器上有稍微的破損或有落釉的地方,常常會將破損部分上釉吹燒,再繪上花紋,使人不易察覺。所以鑒別瓷器時如果看到花彩或顏色不一致,就可以肯定它是偽制品。也就是說,即使不能發現瓷器上作偽的痕跡,也可以肯定它是偽制的。

瓷器的足、耳以及其他容易碰落的部分,鑒別時要仔細察看它的連接處,因為這部分容易掉落,掉落后一般會補上,再用火燒制。用吹釉的方法修補,痕跡難以看出來,但也可從釉的新舊及火光的強弱等方面來判斷。

瓷器的式樣必須合乎常規,如果看起來不倫不類,多半是用損毀的瓷器改造而成的東西,所以鑒別時應該對器物的口、邊多加注意。如果式樣不自然,而且口邊顏色與其他部分不一致的,大多是被作過假,這一點不能不小心。市面上常見的作偽方法是用粘瓷藥粘合,所以鑒別瓷器時對整個器皿必須都要留心。如果被造假者欺騙,不僅經濟受損失,還會被人恥笑。鑒定的人對這一點必須注意,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鑒別有銅鈐口的瓷器,應詳細觀察銅質的成分、做工及瓷口的情形,因為有很多是用損毀的名瓷來改作、冒充完整的銅鈴口器。

白色瓷器上繪有彩畫的,應察看它的色彩與質地的光澤是否一樣。如果質地溫潤但是彩畫的光澤比較強,就很可能是真坯假彩的偽制品。因為以前宮中素底色的瓷器很多,專為臨時在北京添彩用的,向來都有多余的瓷器。民國以后把素底色瓷器都添繪上彩色,這樣的偽造瓷器很多,所以對白地彩繪的瓷器要特別注意。

改補的瓷器,如果能從外觀上發現作假的痕跡當然最好了,再就是可以從聲音上來鑒別它是否是偽造品。因為沒有經過造假改補的瓷器聲音清脆悠長,改補過的瓷器聲音嘶啞而且短促。即使新、舊不同的瓷器,也可從聲音分辨出來,舊瓷器聲音清脆,新瓷器聲音厚重沉悶,行家里手閉目以聽,就可明白七八分,用不著對手中的器物看來看去。

宋、元以前瓷器的釉水及顏色鑒別起來比較難。不過,每個瓷窯都有自己特殊的優點,如果對其特點都非常熟悉和了解,那么假瓷器一眼就能認出來。以下是各名窯瓷器的特點:

古代名窯瓷器,如越州秘色瓷器,已沒有實物保存下來,只剩下一個名稱,叫后人羨慕。

柴窯瓷器保留下來的很少,很難找到,以前在故宮里可以看到,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是可信的。釉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制作精細顏色特異,的確是瓷器中的精華。

定窯分為南、北二窯。顏色有竹絲刷紋的稱為北定,以政和、宣和年間生產的瓷器最佳;有花紋的為南定。北定比南定窯貴重。定窯瓷器土脈細膩有光,有素凸花、劃花、印花、繡花等品種,花紋一般為牡丹、萱草、飛鳳等樣式,工整精巧。劃花是最好的,素者也很美觀,色白而滋潤,白骨上加釉水像淚痕的最好,黃色而質地粗糙的較差。偶爾也有紫色的,被稱為“紫定”,像漆一般的稱“黑定”,都是不怎么珍貴的。

汝窯瓷器是淡青色的,釉為瑪瑙屑所制,顏色如哥窯而較深,微帶黃色,像卵,白釉汁水瑩厚如堆脂,汁中棕眼隱現像蟹爪。正宗的瓷器底部有芝麻花般的細小掙釘,土脈質地較官窯還要滋潤。薄壁的瓷器不多見。

官窯瓷器是青色中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

哥窯瓷器的青色濃淡不一,土脈細薄,也有鐵足,大多有斷紋,號稱“百圾碎”,以釉水純粹的最為珍貴。

龍泉窯土細質厚,顏色蔥翠,其中的精品可與官窯、哥窯相比,但缺少紋片和紫骨鐵足器。

鈞窯瓷器都是五種顏色,光彩太露,有兔絲紋。紅如胭脂、朱砂色的最好。青若蔥翠、紫若墨黑的相對較差。這三種顏色的瓷器,以色純而沒有多變露胎的是最好的。底部有一、二數字作為標記的是上等品,還有青絲錯雜像垂涎的也是上品。三色燒得不均勻的,并非有意燒成這種顏色,俗稱茄紅紫、豬肝紅、鼻涕等,都是次品。

青花葡萄紋碗

清乾隆年間燒制,口徑22.7厘米。德國納高國際拍賣公司2005年拍賣,成交價9.1萬元。

該碗白地上掛青花,白地純凈,青花發亮。底部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篆書款。

明代瓷器各種彩色都很精致,清代康熙、乾隆兩朝仿制及創造的瓷器也很精美,但與明代彩瓷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作假者無論怎樣挖空心思,也和真品有很大的差距。這里將各種彩瓷的特點介紹如下,作為鑒別的標準:

明代瓷器的白地色都略微發青,釉特別厚,光澤猶如失去一半光亮的白玉,溫潤而且細膩。到了清代康熙時,瓷器則有釉色深淺的不同。其中主要的品類有純白地色、漿白地色和青花白地色三種。純白地色的瓷器顏色純白,比明代瓷器要白,比乾隆時的瓷器略黃,潤亮程度與最純白的象牙差不多,五彩器中這種質地的數量最多。漿白地色的瓷器白得像米漿,所以也叫作米湯嬌,質地白中略帶黃色,與宋代粉定瓷中的白瓷大體相同,只是不如粉定那樣透明細潤,純白瓷器以這種底色的最多。青花瓷器白地色中略帶青色,青花瓷器的白地大多是這種顏色。至于仿造的瓷器,白地的色澤多不潤亮,而且對著光看都有棕眼,宛如人身上的汗孔,釉的質地也不好。

瓷胎剔紅嬰戲圖瓶

清乾隆年間制,高23厘米。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2004年拍賣,估價2.5萬-2.8萬元。

該瓶瓷胎上漆,頸和肩部為纏枝蓮紋,腹部雕嬰戲圖。

明代瓷器的綠色綠而艷,和翠玉的油綠色沒有什么區別??滴鯐r期的瓷器,釉透明而且光亮,顏色與祖母綠近似。乾隆時期的瓷器,釉仍然與康熙時的瓷器相同,只是綠色的較淡雅且發黃。如果是仿造前代瓷器的綠,釉厚則色黑,釉薄則色澤較淡,不是發黃就是發黑,絕沒有適中的,是因為純粹使用洋綠的緣故。因此,造假的人將新瓷器中凡有硬綠的地方,都用砣磨去光澤,以掩示其拙劣,且釉看起來一定混而不清。

明代瓷器的紅色,紅中略含紫意,像熟透且將要爛掉的紅棗。到了康熙時期,紅色瓷器則鮮艷嬌嫩,和正好成熟的棗的顏色相同。到了乾隆時期,紅色瓷器則柔潤瑩澈,像剛成熟的棗。總之,紅色均有光亮,是由紅色釉內返射出來,猶如天然的光亮。

如果是仿造的紅色瓷器,或者發黃或者發黑,雖也有光亮,卻是人為的光亮。制造光亮的方法有好多種,有的將器物烤熱后薄薄地涂上一層川白蠟,有的用油皮砣輕輕磨出一層浮亮光,還有的涂上一層發光的藥料。真正古代瓷器的光亮是出自釉內,所用材料都是珍貴礦物,是造假者不能夠用來作偽的高價材料。所以,即使他們使用各種人為的方法來彌補,若仔細觀察,就能分辨出真偽。

明代瓷器的黃色有的像金珀,有的像松香。像松香一樣的黃色后世還能仿造,只是不能仿造像金珀的黃色??滴鯐r有的瓷器的黃色像金珀,只是顏色略微有點淡。雍正時又發明了漿黃料釉,與魚子黃的顏色相同。乾隆瓷器的黃與康熙瓷器相同。造假者用的黃色絕不純正,或發綠或發紅,釉也是混濁而不透明,與真器的差別很大。

明中葉以前的紫色都是葡萄紫,到了明朝末期和清康熙時,變成了茄皮紫。然而和生茄皮的顏色相比略微偏淡,比煮熟茄皮的紫色又略偏深,并不是完全相同,但都是玻璃釉。到了雍正時期才有料釉粉彩的紫色,像是把粉調成后又摻了一點紫色。從雍正到乾隆年間,雖然偶爾有茄皮紫,但是其顏色發黑,釉則薄而混濁。仿造的茄皮紫,釉薄則色淡,釉厚則混,而且絕不純正,不是發紅就是發黑,明顯是由別的顏色配合成的。比起正宗瓷器的紫色,有天然、人造的差別。

明代瓷器的藍色像藍靛,而釉也不怎么透亮。到了康熙時期,釉質光亮而且鮮潤,其藍色也比明代時的顏色鮮艷。但康熙瓷器的藍色前后期也不相同,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時期:初期的藍色略發黑;中期的藍色稍微帶有綠色,所以以翠藍命名;末期的藍色則又閃紅。乾隆瓷器的藍色白而發灰,或黃而發黑,翠藍色瓷器見不到了。仿造的藍色也不純正,不黑則紅,而且色浮而不能深入釉內。明代瓷器的藍色深入地色內,康熙瓷器雖不入地色內也是深入釉中的。嘉慶、道光時期瓷器的藍色瓷器及仿造的瓷器則半入釉內,像抹于釉上一樣,所以顏色都浮而不實。

乾隆以前的瓷器,所謂的玻璃釉雖都透明如玻璃,然而多少有些混融現象。就像金珀、紫晶、祖母綠等物,雖然看上去透明如玻璃,但終究與真玻璃有所區別。偽制的瓷器不管釉質的厚薄與否,偶然有像玻璃的,但總不能呈現出混融的氣象,與真的差別很大。

粉彩纏枝花卉墨盒

清乾隆年間燒制,邊長7.8厘米。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2005年拍賣,估價10萬-12萬元。

該墨盒四方口,外壁、頂蓋均以粉彩繪纏枝花卉紋,頂蓋有一四方描金開光,器型精致小巧,高雅大方,是文房用品中的經典擺件。

因為施彩的方法不同,粉彩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滴?、雍正時是將粉彩配成后涂在瓷器上,色彩就像在藕粉之內加上紅色用水沖熟,然后置于釉上一樣。不過,雍正粉彩瓷器上的釉比康熙粉彩瓷器上的釉略微混融。乾隆瓷器的施彩方法是先上一層白粉釉,再用粉紅水點在白釉之上,要經兩道工序。嘉慶、道光以后,是用筆蘸上紅色刷在白粉釉之上,所以顏色淺而且發紫。至于仿造的雍正瓷器,雖然做法相同,但原料不同,所以顏色發紫或黑,紅釉也略微有點混融。

雍正瓷器的瓜皮綠顏色嬌嫩,好像春天的柳葉、秋天的蔥花心。乾隆瓷器與雍正瓷器相同,只是顏色稍深。釉都滋潤光亮,開片也細,紋理也不發黑。仿造的瓷器大多粗而不潤,綠色近似黑色,火光的亮度很強。

真正魚子黃的顏色是乾黃釉,顯得滋潤,開片紋理也不黑。仿造的魚子黃瓷器色淡而灰,要么發綠要么發青,其光澤也是火光,并不是釉料真正的光澤。

康熙初年的藍料釉透明如玻璃,顏色近似于深藍寶石??滴跄┠暧职l明一種磁料藍釉,顏色像是藍色加在粉內用油調和而成,這就是堆料款所用的顏色,所以它的釉細而且潤。如果是仿造的瓷器上的玻璃藍,其釉薄而色淡,近處看是藍色,遠處看則是灰黑色,與真品差別明顯。而且仿造的藍釉質粗而虛,釉中多有空泡,顏色也發黑,不如真品那樣鮮潤。

豇豆紅這一種顏色,舊瓷器上的釉厚且潤,仿造的薄而粗。舊瓷器釉內多有白珠,有點像水珠滴在釉中,但與釉中的顏色仍不能混合,仿造的瓷器絕對沒有這種特征。舊瓷器上的綠斑瑩潤而且細膩,顏色是由釉中返出。仿造瓷器上的綠斑不是太綠就是發黑。

胭脂水色舊瓷器上的釉暗而且潤,紅色中略微呈紫色,與月季花的顏色大致一樣。仿造的其釉焦而且亮,顏色或發黃或發粉紅,不能像舊瓷器那樣潤亮。

從康熙時期到乾隆時期,無論是天青瓷器還是天藍瓷器,上面的釉都肥厚而且光潤,其間雖略有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相同的。正宗瓷器上的釉像是將藕粉加水沖熟抹在瓷器上的,顏色有深淺的變化,但豐潤程度差不多。仿造瓷器的釉混而粗,沒有正宗瓷器上的釉那樣豐潤,更不可能達到魚胸那樣混融的境地。

上述的鑒別方法如果能認真領會,那么對于瓷器的真偽鑒定是會有很大幫助的。不過,瓷器的可貴在于精美,真而精美才算是上品。但是,真的瓷器不等于都是精品,真但不精美也算不上珍貴,真但有瑕疵也會影響它的價值。不過瑕疵的程度不同,有的瓷器有瑕疵就是次品,有的瓷器雖有瑕疵而又不算瑕疵。什么是瑕疵,什么不算是瑕疵,鑒別者對此應該有所了解。

有的瑕疵無關緊要,如縮釉、短釉、黏釉、麻癩等。所謂縮釉,就是指瓷胎入窯時火候驟增,導致斂釉而露出胎骨;所謂短釉,就是指隨意掛釉不到底足,這種蘸釉法的缺陷在于上釉不勻,所以容易造成短釉的毛??;所謂黏釉,就是指釉汁未干時,兩個瓷器相并黏連在一起,劈開后兩個瓷器身上就像是黏著片礫一樣;所謂麻癩,是指瓷胎入窯時黏有火炭,釉汁稍縮成堆垛,形狀似麻癩。這幾種情況在宋、元名瓷器中經??吹剑疫@幾種瑕疵成了鑒定作品產生年代的證據,所以這些雖是瑕疵卻不能算是缺陷。

有小的瑕疵但掩蓋不了瓷器的精美。這種情況有窯縫、冷紋、驚紋、爪紋等。窯縫是指坯質疏松,火力又太猛,土漿微裂出現了短縫;冷紋是指瓷器快要出窯時風力侵入,造成一絲細微裂紋,但沒穿透到另一面;驚紋是指瓷質極薄,偶然的碰撞而導致內部微有裂痕,表面卻無傷損;爪紋是指瓷器有裂痕像爪的形狀,可能是沸水注入,也可能是窯風所侵造成的。這幾種情況都是瑕疵中很微小的,對瓷器本身價值沒有根本影響。

瑕疵中真正算得上問題的有串煙、傷釉、崩釉、暴釉、沖口、毛邊、磕碰。串煙指燒瓷的時候瓷器被濃煙熏翳,有的類似潑墨的形狀,有的像水果成熟的形狀,這要根據其濃淡來判定優劣;傷釉是指瓷器用了很久以后,因為磨損而出現毛發般的細紋,色澤顯得枯黯;崩釉指硬彩瓷器因為年代太久而釉質崩裂,彩色剝落,呈現墜粉殘紅的樣子;暴釉指釉質凸起,形狀像水泡,這是制作時手法不勻和燒制時火力又太猛造成的,如果是這種情況,要根據它的位置、多寡來判定它對瓷器價值的影響;沖口是指器皿之口因觸動或者震動,造成口際微裂成直縫形;毛邊、磕碰都是指瓷器口邊有細微傷損,傷損處很小而捫處略有棱者稱毛邊,傷損處較多而胎骨有一點缺損,但邊際尚未露棱的稱磕碰。這一類瓷器,要根據毛病的大小來確定其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镇宁| 钟祥市| 阳东县| 定南县| 江华| 朝阳市| 北宁市| 长葛市| 南郑县| 永济市| 聊城市| 湘乡市| 札达县| 博野县| 扶余县| 遂平县| 永丰县| 阜宁县| 合江县| 长葛市| 固安县| 侯马市| 府谷县| 盈江县| 遂溪县| 尤溪县| 搜索| 合山市| 厦门市| 西盟| 永兴县| 岑巩县| 吉首市| 绥德县| 麻栗坡县| 东港市| 板桥市| 绵竹市| 宜兰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