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于海娣編著
- 1463字
- 2019-01-03 14:21:37
王莽篡位
王昭君離開長安不久,漢元帝就死去了。他的兒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漢成帝是個荒淫的皇帝,他當了皇帝后,朝廷的大權逐漸被外戚掌握了。成帝的母親、皇太后王政君有8個兄弟,除了一個死去的以外,其他人都封了侯。其中要數王鳳的地位最顯赫,他被封為大司馬、大將軍。
王鳳掌了大權,他的幾個兄弟、侄兒都十分驕橫。只有一個侄兒王莽與眾不同,他像平常的讀書人一樣,做事謹慎小心,生活也比較節儉。人們都說王家子弟中,王莽是最好的一個。
王鳳死后,他的兩個兄弟先后接替他的職位,后來又讓王莽做了大司馬。王莽很注意招攬人才,有些讀書人慕名前來投奔他。
漢成帝死后,在10年之內,換了兩個皇帝——哀帝和平帝。漢平帝登基時才9歲,國家大事都由大司馬王莽做主。很多大臣都吹捧王莽,說他是安定漢朝的大功臣,請太皇太后封王莽為安漢公。王莽說什么也不肯接受封號和封地。

新莽“大泉五十”陶范
“大泉五十”是王莽第一次貨幣改革的新鑄幣之一,是王莽統治時期流行時間較長的一種幣型。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據說,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書請求加封王莽的人多達48萬人。有人還收集了各種各樣歌頌王莽的文字,使王莽的威望越來越高。
漸漸長大的漢平帝越來越覺得王莽的行為可怕、可恨,免不了背地里說些抱怨的話,這些話被傳到了王莽的耳中。
有一天,大臣們給漢平帝過生日,王莽借機獻上一杯毒酒。漢平帝沒想到王莽膽敢做出這種事,接過來喝了。
沒過幾天,漢平帝就得了重病,死去了。王莽假惺惺地哭了一場。漢平帝死的時候才14歲,沒有兒子,于是由王莽攝政,稱為“攝皇帝”。第二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只有兩歲的劉嬰(宣帝玄孫)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篡漢自立作準備。居攝三年,梓潼(今屬四川)人哀章制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假說是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
王莽自立為帝后,為了鞏固政權,在全國實行改革,推行新制。
從居攝二年(公元7年)到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先后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居攝二年,他下令鑄造大錢、契刀、錯刀,與漢五銖錢共為四品,一齊流通于市。兩年后,又改幣制,將錯刀、契刀、五銖錢廢除,另鑄一銖小錢和十二銖大錢并行。始建國二年,三改幣制,把貨幣總稱“寶貨”,分為錢貨、金貨、銀貨、龜貨、貝貨、布貨,總稱“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天鳳元年,四改幣制,又實行金、銀、龜、貝等貨幣,廢除大、小錢,改行貨布、貨泉二品。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下令將全國土地改為王田,奴婢改名為私屬,都不能自由買賣。還規定一家男子不超過8人而種田數額超過一井(九百畝)的,應把多出來的田分給九族鄉鄰中沒有田或少田的人;本身無土地的亦按一夫一婦授田百畝的制度授予田地。
同年,王莽下令制造標準的度量衡器,頒行天下,作為統一全國的度量衡標準。
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王莽詔令在全國實行五均、賒貸和六法。政府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設立五均官,負責管理工商業經營和市場物價,收取工商稅。賒貸規定由政府辦理,年利息為十分之一。五均賒貸和政府經營的鹽、鐵、酒、鑄錢及收山澤稅,合稱為“六
”。
除此以外,王莽對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縣地名、行政區劃,也多次改變。
王莽大規模的改革,并沒有起到維護新莽政權的作用,相反,改制后的結果觸及到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劇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制度本身的弊病,也給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因此很快導致了王莽政權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