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釘子”的由來
人們常把求人辦事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叫做“碰釘子”。碰釘子的由來有二。
一種說法是,封建時代的衙門和官宦人家的大門上都有“門釘”,老百姓常常在這種地方受制于人,進門難、辦事難。因此,人們把被拒之門外的情況稱為“碰釘子”,或者說“碰了一鼻子灰”。元劇《西廂記》中有這樣一句:“我撞釘子,將賊兵探知?!笨梢?,元朝已經有“撞釘子”的說法了。
還有一種說法,“碰釘子”是青洪幫中洪門的切口(隱語行話)。“碰到釘字”,意思是遇見對頭了?!搬斪印迸c“釘字”諧音而且意思相同,后來以訛傳訛,“碰釘子”一詞就流傳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