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點軍校22條軍規大全集
- 德群
- 2596字
- 2019-01-03 13:56:46
責任感是卓越的原動力
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在給職員培訓時講了他的一次親身經歷。他對職員說,他一輩子都不能忘記這次經歷,他要組織公司的人也接受這樣的一次訓練。他想讓每個人都知道,責任是什么。
這是一次野外拓展訓練:
一群陌生的人組成一個團隊。我們需要完成4項任務,每一項任務都需要集體來完成。如果有一個人沒有完成,那么輸掉的將是整個團隊。每一項任務極為艱難。不過還好,我們這支叫做“狂飆”的隊伍已經完成了艱難的3項,只剩下最后一項任務了。任務名曰:“一線生機。”要求隊員必須爬到10米高的一個立柱上,然后站到立柱頂端的一個圓盤上,接著向斜前方縱身一躍,凌空抓住距離自己有1.2米遠的一根橫木,算完成任務。據這里的管理人員說,有很多人站到圓盤上不敢站起來,甚至都嚇哭了,更別說完成任務。
沒有一個隊員有足夠的把握完成任務,很多人甚至連勇氣都不足。但是必須完成,否則所有的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總會有一個人敢吃螃蟹,在其他隊員近乎喊破嗓子的吶喊加油聲中,這個敢吃螃蟹的人成功了。大家相互鼓勵,一個接一個都完成了任務。
輪到最后一位了,她是個嬌小的女生。
當她剛剛爬上立柱的時候,我們就看到她的腿在發抖,而且越抖越厲害。我知道,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輸了。但大家還是給了她最堅決、最熱烈、最振奮人心的支持和鼓勵還有指導,因為那個時候輸贏已經不重要了,大家就是覺得不能讓她一個人落下。這是我們的責任,她是我們的隊員,我們有責任帶她一起走。
當我們的心已經提到嗓子眼兒的時候,她已經蹲在圓盤上了。看得出,僅是站起來對她來講都是極為艱難的事情。大家還在拼命加油,雖然大家都知道,對于站在10米高的地方的她而言,我們的聲音已經很微小了,甚至根本聽不清我們在說什么,但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而且我們必須把我們能做的做好,這是責任。
她真的站了起來。我們知道,一個人站在上面真的很困難,無依無靠,甚至有些孤獨,盡管僅僅是一剎那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好像是在等了好久之后,她縱身一躍。我們都閉上了眼睛。我覺得那一刻,我比她更緊張。
她成功了!之后是雷鳴般的掌聲,我還記得當時我的手都拍疼了。不光是因為勝利,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任務。我們的任務,還有她的任務。我們沒有丟下她,她也沒讓我們失望。
后來,這個女生對我們說她有輕度的恐高癥,“但是,我不能放棄,我的放棄會使整個集體輸掉”。她的話像錘子一樣重重地砸在了我們的心里,我們知道,那是責任的力量。
我們贏得了最后的勝利,而且只有我們一支隊伍完成了任務,也是迄今為止第一支完成任務的隊伍。我們被授予了勇士勛章。勛章上寫著:責任即榮譽。
責任感是一種精神,也是卓越的原動力。責任感能讓人戰勝膽怯,一個人的責任感可以讓別人也懂得什么是責任。一個人承擔起責任,并時時保持一種高度的責任感,會讓其他的人受到感染,樹立起自己的責任感。
雖然承擔責任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是一旦你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影響到其他人。別人可能沒有你做得好,但你只要做了,就能看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了。
這就是責任的力量。
麗莎和凱琳是一對姐妹。在一個風雪交加的下午,麗莎從家里的郵筒中取出了一封信。可是這信不是她家的。信上赫然寫道:“K市大河沿路60號”,而麗莎的家是在“K市小河沿路60號”。
“姐姐,這可怎么辦?”麗莎問。
“等郵遞員下次來時再取走吧。”凱琳說。
“可姐姐,郵遞員3天才來一次呢?要是有什么急事,那不就耽誤了嗎?”
“那你說怎么辦,爸爸媽媽又不在家。”
姐妹倆一時也不知該怎么辦?送去,外面風雪交加,兩個孩子有些膽怯,因為麗莎9歲,凱琳也只有11歲。不送,要是人家有急事耽誤了可怎么辦呢?
“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送去,雖說和他們是陌生人,但我們收到了別人的信,理應給別人送去,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你說呢?”凱琳說。
“姐姐,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們一起去吧。”
就這樣,兩個小女孩穿好衣服,帶著這封信就走進了風雪中。她們倆也不知道大河沿路到底有多遠,她們倆一路走一路打聽。
“嘿,我說小孩,這么大的雪還出來干嗎?大河沿路,遠著呢,怎么不讓你們的父母帶你們去?一直走,到第5個路口向右拐,然后再打聽。”一個陌生人這樣對姐妹倆說。
麗莎和凱琳深一腳淺一腳地扶著往前走,雪太大了,她們看不清前方。
“麗莎,我們一定會把信送到的,對嗎?”凱琳問。
“我也是這么想的,姐姐,一定會的。”麗莎堅定地說。
她們走了很長時間,終于來到了大河沿路60號。姐妹倆高興極了。門開了,出來了一位年輕的女人。“你好,孩子,你們有事嗎?”年輕的女人問。
“這是大河沿路60號嗎?”
“對呀,有事嗎?”
“是這樣的,我們家住在小河沿路60號,郵遞員把你家的信送到了我家,我們給您送來了,怕您著急。”凱琳說。
年輕的女人向外看了看:“就你們倆,沒有大人嗎?”姐妹倆點點頭。
年輕的女人感激地看著這兩個孩子,不停地說謝謝。
這件事情過了一個月之后,有一天,一個陌生的男子來到了麗莎的家。爸爸媽媽并不認識這個來訪的人。這個陌生人說:“我是住在大河沿路60號的,一個月前,我的信被誤送到你家,是你的兩個孩子冒著大雪給我送回家的,多虧了這兩個孩子,當時我的父親病重急需一筆錢,那封信是讓家里給送錢的,晚了我的父親就活不了了,太謝謝孩子們了。”
爸爸媽媽笑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件這么偉大的事情。
“還有一封你家的信。”這個男人掏出了一封麗莎家的信。“如果沒有這兩個孩子的這種責任感,我想我是不會給您送過來的,而是要等到郵遞員來取走,你的孩子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可以不去做,但責任要求我們去做,甚至要求我們完成一些我們能力很難完成的事情。如果你做到了,得到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坦蕩和安然,你的精神和責任感會感染別人,然后別人會因為你的感染也更有責任感。責任感作為卓越的原動力,具有傳遞的效果。我們的公司同樣需要這種責任感的傳遞。
在一個公司中,并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對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但是如果他周圍的同事,整個公司環境都是一種充滿責任感的氛圍,那么這樣的職員也會被別人的精神所感染,進而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會發現,承擔責任并不是件困難和痛苦的事情,相反,擔當起責任會給他一種驕傲的感覺,因為他在這個公司中同樣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與其逃避責任,不如勇敢地承擔起來,說不定你的勇敢會成為你成功的契機。
這就是一種責任感的傳遞,這就是成功的原動力,明白這點后努力去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