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點軍校22條軍規大全集
- 德群
- 4308字
- 2019-01-03 13:56:44
忠誠是一種義務
西點人認為,對于軍人來說,恐怕沒有比忠誠更加重要的品質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聽從指揮、紀律嚴明、艱苦奮斗一類的東西。愛人有了忠誠,愛情才會牢固;朋友有了忠誠,友情才會長久;戰士只有具備了忠誠的品質,才值得人們信賴,否則,他就是一個潛在的敵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掉轉槍口,自相殘殺!
忠誠,既是無上的光榮,也是沉甸甸的責任。身在一個團隊中,就是同生共死、榮辱與共的關系,無論是為了團隊的良性發展,還是為了自己的卓越成長,都需要我們用生命去實踐,以此捍衛忠誠的尊嚴。
1916年,作為美國墨西哥遠征軍總司令潘興將軍的副官的巴頓,有過一次相當驚險的送信經歷。巴頓將軍在他的日記中寫道:
“有一天,潘興將軍派我去給豪茲將軍送信。但我們所了解的關于豪茲將軍的情報只是他已通過普羅維登西區牧場。天黑前我趕到了牧場,碰到第7騎兵團的騾馬運輸隊。我要了2名士兵和3匹馬,順著這個連隊的車轍前進。走了不多遠,又碰到了第10騎兵團的一支偵察巡邏兵。他們告訴我們不要再往前走了,因為前面的樹林里到處都是維利斯塔人。我沒有聽,沿著峽谷繼續前進。途中遇到了費切特將軍(當時是少校)指揮的第7騎兵團的一支巡邏隊。他們勸我們不要往前走了,因為峽谷里到處都是維利斯塔人,而他們也不知道豪茲將軍在哪里。但是我們繼續前進,最后終于找到了豪茲將軍。”
很難想象,一名士兵要是沒有忠誠意識,是否還可以像巴頓將軍那樣把任務執行到底。對于優秀的士兵來說,忠誠就像是他的第二生命,絲毫褻瀆不得。哪怕前面有再多的困難、再大的危險,他的心中也只有一個念頭:忠于職守,聽從命令!
忠誠不僅是個人道德水平的體現,同時也是個人魅力的展現。沒有人不喜歡忠心耿耿的部下,也沒有人會喜歡隨時可能背叛自己的人。在生活中,如果你對別人不夠忠誠,別說是企業老板,就連朋友都會對你敬而遠之,因為你是不值得信賴的。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聰明程度便跟你的危險程度成正比,人們最理性的選擇當然是躲得遠遠的!
在西點的宣傳材料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概括軍校職責的一句話:“為國家培養有道德品格的領袖。”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不管做出什么變革,西點在這方面的要求始終如一,把效忠軍隊、報效祖國作為軍人的第一要義,這也使西點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國家領導人的廣泛贊譽。就如同西點校訓所提醒的,一名軍人只有時刻把國家放在心頭,忠于你的國家與人民,你才是一名合格的戰士,才有可能在戰場上與戰場下發揮作用、實現價值。
西點軍校歷來重視忠誠教育,幾乎沒有叛軍叛將出現。哪怕是放眼到200多年的美國歷史上,也只有建國初期本尼迪克·阿諾德這樣的守將才制造過叛變事件,可謂屈指可數。本尼迪克·阿諾德的下場同其他背叛者一樣,流亡他國,最后落得個名利雙輸、郁郁而終的下場。
對于西點人來說,忠誠不是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它首先體現為忠于你所在的團隊,尊重和幫助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在西點軍校,大家信奉的是:我們這樣團結起來,可以營造一種集體觀念的氣氛。軍官在人行道上相遇,總是彼此問候致意;學員們總是自覺地幫助學習較差的同學;如果某學員的汽車壞在路上,毫無疑問,過路者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這使得西點軍校上下級的關系變得十分牢固,在戰斗中顯得更加緊密團結。
此外,在軍旅甚至是退役后的日常生活里,西點校友間的相互提攜、指引照料也是很普遍的現象。西點是這樣教育未來的軍官們的:做你的“士兵”的堅強后盾,因為這是建立互信與產生忠誠的最有效的途徑。因此,西點軍校的忠誠不是單向的、片面的,而是雙向的,既要忠于上級,也要忠于下級。一個時時維護同學、同事乃至下屬利益的軍官懂得利用西點軍校的“辯護概念”,維護學員的合法權益,用自己的忠誠贏得他人的忠誠。
亨利·奧西恩·弗利波爾自1856年出生以來就是奴隸身份,在內戰結束后獲準進入西點軍校就讀,他是西點軍校第一個非洲裔美國人。戰爭對西點軍校的影響也很大,校內分成了北方和南方兩派,有些人等著看亨利·奧西恩·弗利波爾的笑話,看他如何逃離西點軍校。但是有些善良的西點人站了出來,向這個昔日的黑奴伸出了友誼之手。在大家的幫助下,亨利·奧西恩·弗利波爾成長得很快,成為1900年之前西點畢業的僅有的3名黑人軍校生之一。畢業之后,亨利·奧西恩·弗利波爾一直恪守西點校訓,對國家忠心耿耿,跟著塞耶教官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成就,成為美國軍中的一名出色干將。
當同事或下屬面臨困境時,西點人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他說話,給他幫助,就是這種互相幫助的舉動塑造了西點人牢固的忠誠意識。無論走到哪里,無論退役與否,西點人永遠記得他們的母校,永遠記得他們的校訓!
一個人,只有忠誠于團隊,才能獲得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前進的動力,才能贏得他人的支持與幫助。一個擁有忠誠員工的企業必定是個高度團結、執行有力的團隊。
很多人都認為,選擇了忠誠就意味著放棄了利益;選擇了忠誠就意味著永遠奉獻甚至犧牲……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忠誠,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錯誤的忠誠!真正的忠誠是能夠帶來利益的,而且忠誠所帶來的利益是最為豐厚的!只要我們將忠誠投資于我們的崗位,將忠誠投資于我們的企業,我們就一定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只不過有時候這種回報不一定是立竿見影的,卻一定是最為厚重、最為長久的!
美國商界名人約翰·洛克菲勒曾對工作做過這樣的注解:“工作是一個人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但是,我們怎樣才能夠讓這些才能有機會展示出來呢?這就需要忠誠!只有讓公司信任你,認為你足夠忠誠,你才會被委以重任,才會最終得到這些能夠讓自己自立自強的發展平臺,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但是在很多企業里,被老板重點培養并指望他有朝一日能夠接班的“精英”,卻突然在某一天帶走了公司大批骨干和大量市場資源,另立門戶和老板打起了競爭戰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很多企業里,接到任務的員工不是消極應付就是推諉,“這事不該我負責”、“為什么不叫張三去做”、“李四正閑著”、“我太忙”。有的雖然什么也不說,心里卻根本不打算把工作做好。這些員工,首先缺乏的是敬業精神,又何來忠誠可言?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價值最高的美德之一。作為企業的一員,不管你是否優秀,都應該把忠誠作為自己的第一要職。面對一點小小的誘惑,也許你會很自然地選擇不違背你的道德觀的做法。但當體面的工作、家庭的幸福、自己的價值觀都處在危險之中時,你能保證堅持原則嗎?然而,越是這樣,我們越要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堅守我們的職業良心,對企業忠誠,因為這也是職業和命運考核我們的時候。
有一天,有個承包松下公司零件制造的廠家老板,偶然向松下幸之助提到他的企業里有一個高級人才老是與他唱反調,使他很煩惱。“我制訂的計劃,他總是說這樣不好那樣又不對,他什么都反對,不停地唱反調。”
松下幸之助對那老板說:“如果你不想用他的話,把他介紹給我好不好?”
這個愛唱反調的人是名叫中尾哲二郎的26歲青年,松下幸之助發現雖然他事事都跟管理者作對,可是,他并不是故意刁難或懶散不做事,相反,他提出的“反調論”的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并且要比公司既定的方案好得多。
于是,松下幸之助很誠懇地邀請中尾哲二郎到松下公司工作。
剛開始,中尾哲二郎在松下公司擔任技術員。在工作中,他依然愛提反對意見,時常因技術問題跟管理者或者同事甚至是松下幸之助發生爭執。不過,中尾哲二郎在工作上十分投入,他的提議也顯示出他具備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最重要條件。
8年后,松下幸之助看重他為公司盡心盡力的工作態度,邀他加入松下電器公司的執行董事會,他也毫不客氣地接受了這項邀請。當時他還十分年輕,只有34歲。
兩年之后,中尾哲二郎成為決策部門的高級董事。到1952年,他已經成為松下企業的副總裁。在他去世之前,仍會與松下幸之助為工作上的事情發生爭執,甚至與董事會唱反調。但是,連松下幸之助自己也承認,如果沒有中尾哲二郎加入他的事業,如果沒有中尾哲二郎中肯的意見,松下企業的發展可能要打個很大的折扣。
現在人們才明白,其實松下幸之助早就認識到,敢唱反調的人不一定都是破壞者,唱反調者并非因為不同意公司的決策就故意不做事或中傷公司的聲譽。相反,他們是為了企業的振興才努力找出所存在的問題。
如果人生是一趟沒有回頭路的火車,那么每一次誘惑都是會誘惑火車出軌的歧路。有的人利令智昏,有的人心存僥幸,背離了自己的職業良心,背叛了培養自己的企業與老板。他們看似奔向了一條康莊大道,卻誤入歧途,走入了一條職場不歸路。
某公司銷售部劉經理和董事會發生意見沖突,雙方一直未能妥善處理,為此,劉經理耿耿于懷,準備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里。
劉經理一方面是為了泄私憤,另一方面是為了向未來的“主子”表忠心,想盡一切辦法把公司的機密文件和客戶電話全部透露給各市場經銷商,使得市場亂成一團麻,并引發了很多市場糾紛,各地市場上的電話幾乎將公司電話打爆。
這還不算,他還打電話給當地工商、稅務部門,說公司的賬目有問題,雖然最后查證沒有問題,但畢竟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名譽損失。
劉經理帶著滿意的“成果”去向競爭對手公司邀功請賞,沒想到遭受了一番冷遇。新老板見劉經理如此對待老東家,也不能保證他以后不會如法炮制地對待自己的公司,身邊有這樣的一個人,不就像是埋下了一個隨時可以爆炸的定時炸彈嗎?自然不敢錄用他。
戴爾是一家大型跨國集團公司的人事主管,他在談到員工錄用與晉升方面的尺度時說:“在我們公司,錄用一名員工時,很注重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誠信程度。假如一個人在這方面有不良記錄,我們公司是不會錄用他的。其實,很多公司也跟我們一樣,也很注重一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并以此作為晉升和任用的標準。假如他在這一方面出現了污點,即使他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卓越,大部分公司也不會聘用他。通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有以下幾個理由:首先,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失去了誠信、毀約背信,說明他人格上有缺陷,是一個品質不健全的人,不值得錄用。其次,一個人一旦不守諾言、毀約背信,會讓公司遭受重大的名譽損失。另外,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不能信守諾言,就會打亂工作秩序,為公司的管理帶來隱患。最后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誠信,就會玩忽職守,從而影響了公司的健康發展。”
戴爾所說的誠信,其實也就是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莎士比亞說:“忠誠你的所愛,你就會得到忠誠的愛。”有了忠誠,人就會關心企業發展,憂心企業興衰,產生強烈的主人翁精神與責任感,與企業共同成長。只有大家風雨同舟、榮辱與共,企業才會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也只有那些既有才能又能與組織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人,才是老板心中重要崗位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