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
-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編委會
- 1685字
- 2021-04-16 21:46:08
第三節 變電站換流站淺層地基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藝流程
(1)灰土地基施工流程見圖3-3-1。
(2)砂和砂石地基施工流程見圖3-3-2。
二、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按照灰土、砂和砂石地基設計或規范要求進行材料采購和檢驗。
2.技術準備
(1)圖紙會檢: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以下可簡稱《導則》)的要求做好圖紙會檢工作。

圖3-3-1 灰土地基施工流程圖

圖3-3-2 砂和砂石地基施工流程圖
(2)技術交底:應按照《導則》規定,每個分項工程必須分級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內容要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參加交底并簽名,形成書面交底記錄。
3.測量定位
按照施工圖測量定位,設置標高控制點和軸線控制網。
三、灰土地基施工工藝
(1)土料須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機質小于5%的黏性土或塑性指數大于4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凍土或夾有凍塊的土:土料應過篩,粒徑不得大于15mm。
(2)石灰使用Ⅲ級以上新鮮灰塊,含氧化鈣、氧化鎂越高越好,使用前1~2d消解并過篩,粒徑不應大于5mm,不得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和含有過量水分。
(3)灰土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用的體積配合比為2∶8或3∶7(石灰∶土),灰土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含水量以手緊握土料成團,兩指輕捏能碎為宜。
(4)對基槽(坑)應先驗槽,清除松土,并打兩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凈。
(5)鋪灰應分段分層進行,并夯實,每層鋪灰厚度由夯實或碾壓機具種類決定并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夯打或碾壓遍數根據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由試驗確定,每層施工結束后檢查灰土地基的壓實系數λC。
(6)灰土分段施工時,不得在墻角、柱基及承重間墻下接縫,上下兩層的接縫距離不得小于50cm,接縫處應夯壓密實,并做成直槎。當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時,應做成階梯形,每臺階寬度不少于50cm。
(7)入槽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實后不得浸泡。
(8)雨季施工時,應采取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證灰土在基槽(坑)內無積水。夯打完后,應及時進行下一工序,以防日曬雨淋,遇雨應將松軟灰土除去并補填夯實。
(9)冬期施工,必須在基層不凍的狀態下進行,土料應覆蓋保溫,凍土及夾有凍塊的土料不得使用;已熟化的石灰應在次日用完,以充分利用石灰熟化的熱量,當日拌和灰土應當日鋪填夯完,表面應用塑料布及草袋覆蓋保溫,以防灰土墊層早期受凍降低強度。
(10)灰土的質量檢查應逐層用貫入儀檢驗,滿足設計規定的要求。
四、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藝
(1)砂、石宜用顆粒級配良好、質地堅硬的中砂、粗砂,當用細砂、粉砂時,應摻加粒徑為20~50mm的卵石(或碎石),要分布均勻。砂礫中石子粒徑應在50mm以下,其含量應在50%以內;碎石的粒徑宜為5~40mm,砂、石子中均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雜物,含泥量應小于5%,兼作排水墊層時,含泥量不得超過3%。
(2)砂和砂石墊層的厚度、寬度應按設計要求放坡加寬。
(3)采用砂石作墊層時,在基底及四周應做一層300mm厚的中砂或粗砂砂框,以防止在壓力的作用下,表層軟土發生局部破壞。
(4)墊層鋪設前應驗槽,清除基底浮土、淤泥、雜物,兩側應設一定坡度。
(5)墊層深度不同時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土面應挖成踏步或斜坡搭接。分層鋪設時,接頭應做成階梯形搭接,每層錯開0.5~1.0m,并注意充分搗實。
(6)墊層應分層鋪設,分層夯擊密實,采用碾壓法搗實,每層鋪設厚度為300mm,砂石最優含水率為10%左右;采用機械夯實,每層鋪設厚度為200mm,砂石的最優含水率為10%左右。人工級配的砂石,應先將砂石拌和均勻后,再鋪墊層夯壓實。
(7)振壓時要做到交叉重疊,防止漏振、漏壓;夯實、碾壓的遍數和振實的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
(8)當地下水位較高或在飽和的軟弱地基上鋪設墊層時,應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層500mm以下。
(9)墊層鋪設完畢后,應即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嚴禁小車及人在砂層上面行走,必要時應在墊層上鋪板行走。
五、質量驗收
按照Q/GDW
183—2008《110kV~1000kV變電站換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的第5.4.1條內容進行質量檢驗,主要檢查項目如下:
(1)壓實系數。
(2)配合比。
(3)分層厚度偏差:±50mm。
(4)頂面標高偏差:±15mm。
(5)灰土表面平整度偏差:≤15mm。
(6)砂和砂石平整度偏差:≤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