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
-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編委會
- 2616字
- 2021-04-16 21:46:08
第二節 變電站換流站場地平整基坑開挖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藝流程
變電站換流站施工場地土(石)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2-1,土方回填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2-2。

圖3-2-1 土(石)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3-2-2 土方回填施工工藝流程圖
二、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土料;土料過干需灑水濕潤,土料過濕需晾曬或加級配砂石、石灰等外摻料。
2.技術準備
(1)應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場地土方平衡圖及設計對土(石)方挖填具體要求等技術資料。
(2)結合場區內的具體情況,編制場平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措施)。
(3)場區回填碾壓前,取土樣送試驗室作擊實試驗,確定最大干密度,并按土方平衡圖對回填范圍劃分區域,同時清除地表腐殖層、障礙物及地下管線等。
(4)對測量基準點交接、復測及驗收并建立場區控制軸線和高程控制點。
(5)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圖紙會審;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形成書面記錄。
3.主要機具準備
主要機具設備有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手推車、壓路機和打夯機等。
三、站區或基槽(坑)放線及復核
(1)充分熟悉圖紙及設計要求,根據經交接并已復核的測量基準點建立場區標高控制點和軸線控制網。
(2)按照土方平衡圖和擋墻施工圖從建立的標高控制點和軸線控制網引測場區或基槽(坑)控制線(點)并復核,確認無誤后進入下道工序。
四、土(石)方開挖
(1)按照已制定的開挖方案,確定開挖路線、順序、范圍、基底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土(石)方堆放地點等。確定開挖方案時盡可能考慮機械多挖,減少人工挖方。
(2)土(石)方開挖應自上而下,分層和分段開挖,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放坡坡度進行開挖,嚴禁直壁開挖。開挖過程中指揮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正確指揮。
(3)機械開挖還應由深而淺,基底及邊坡應預留一層150~300mm厚的土層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證基底標高和邊坡坡度正確,避免超挖和土層遭受擾動。
(4)基坑邊角部位,機械開挖不到之處,應用人工及時配合局部清坡,將松土清至機械作業半徑范圍內,再用機械掏取運走。大基坑宜另配一臺推土機清土、送土和運土。
(5)機械開挖施工時,可能影響鄰近建筑物、管線安全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保障措施;同時應保護井點、支撐等不受碰撞或損壞,還應對平面控制樁、水準點、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等定期復測檢查。
(6)雨季開挖土(石)方,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分期完成;基槽(坑)施工時要有排水措施,在基坑四周地面要設臨時排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槽內,如基槽(坑)開挖后基槽(坑)內有滲水,要在基底采取集水井排水,避免水長時間浸泡基坑,同時對基底進行必要的處理。
(7)當場地或基槽(坑)開挖遇到石方時,應先采用控制爆破方法,將基巖松動、爆破成碎塊,再用挖掘機清除;在基坑內爆破,宜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采取多炮眼,少裝藥,分層松動爆破,分層清渣,每層厚1.2m左右。
五、土(石)方清運
場地或基槽(坑)開挖施工較為集中的土(石)方,可直接由挖掘機或裝載機送到自卸汽車上運走;由于作業場地狹窄,機械不能到達,可由人工把土(石)方送到手推車上,然后再倒運出去。
六、回填基底及土料的處理
(1)場地回填前應根據設計要求,清除基底上垃圾、草根、樹皮等雜物,排除基槽(坑)中積水、淤泥,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區,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當填土場地地面陡于1∶5時,應先將斜坡挖成階梯形,階高0.2~0.3m,階寬大于1m,然后分層填土,以利接合和防止滑動。
(3)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如下規定:
1)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徑小于每層鋪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層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黏性土,可作各層填料;
3)淤泥或淤泥質土一般不用作填料,但在軟土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4)回填土料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由現場土工實驗測定,施工現場應根據試驗報告要求,對現場土壤含水量進行鑒定調整,使回填土料含水量控制在最優含水量±2%以內。當土的含水量低于或高于最優含水量時,應進行攤鋪,灑水或是翻曬處理,達到標準后方能進行碾壓。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
七、鋪土及壓實
1.機械壓實方法
(1)根據現場使用的壓實機械的工作性能,振動壓力22t,工作速度3km/h,按設計和規范要求每層填土為虛鋪不超過300mm厚,靜壓兩遍振動碾壓6~8遍,根據現場檢測結果,再進行適當調整碾壓遍數。
(2)填土應由低處開始,大致找平后水平分層向上進行,在片區內有大小深淺不同的土坑,回填應先由深坑開始,填平土坑后水平分層回填。鋪土時,自卸汽車拉土每車約5m3。平面上約17m3左右倒一車土,在施工面四周立標桿,順施工面邊緣拉一根300mm高的水平線,先用推土機大致將土層推平,再用人工整平,同時撿除回填土料中雜物,土層虛鋪好后,管理人員用鋼尺或插釬檢查土層厚度,確認合格后方可碾壓。
(3)碾壓時宜先靜壓一遍,再振動碾壓,為了防止漏壓,每遍碾壓應疊合200~300mm,碾壓時同一工作片區應整片碾壓,不得在工作區內分大小片碾壓。
(4)不同工作區之間的交接部分應留斜坡,上下層接縫位置應相互錯開不小于1m,后回填部分在回填時應先清除斜坡面上的松散土料,此部位碾壓時碾跡重合0.5~1m,碾壓遍數相應適當增加。
(5)回填碾壓時,壓路機應由兩側逐漸壓向中間,每層碾壓完下層鋪土前,應用推土機履帶輪碾毛表面,再灑水濕潤,避免回填土表面失水開裂,保證上、下層結合良好。
(6)施工時應把含水量控制在最優含水量±2%范圍以內,若回填土料含水量高于最優含水量,必須進行翻曬,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時方可回填;回填土料含水量低于最優含水量時,必須進行灑水,讓其充分吸收后拌和均勻。
(7)對不利于機械施工的部位,應采用人工配合整平,再用直立式打夯機進行夯實。
2.人工壓實方法
(1)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槽及地坪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然后再夯向中間。
(2)用柴油打夯機等小型機具夯實時,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0mm,打夯之前對填土應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實,均勻分布,不留間隙。
(3)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夯實。
(4)回填管溝時,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500m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填土回填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