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善于擺脫對手的控制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六:千萬別讓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破解對方的數字陷阱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切不可盲目相信對方所提供的任何數字,不論這些數據出自什么權威之手。數據準確是一回事,這些數據的真實含義又是另一碼事。因此,在商務談判時,不但要對所有的數據“再算十遍”,而且要努力挖掘發現它的意義,要注意隱藏在數字里的可能是故意制造出來的事實、解釋、假設、習慣以及個人的錯誤。尤其當無端的實惠突然而至時,我們更應保持頭腦清醒。
猶太商人在商業談判中,特別是涉及重大利益的貿易洽談,不但會表現出極大的耐心,而且還具備極大的細心,既不操之過急,也不粗心大意,而是時刻提防交易過程中對手設下陷阱。
我們知道,在商務談判中,不可避免地要說到各種各樣的數據,如價格、成本、利息或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等等,這些數據對談判雙方都有重大的意義。但是,一般來說,許多人都不善于迅速地處理數字,特別是在緊張的談判氣氛中,更容易犯錯誤。
在商務談判過程中,當對方像連珠炮一樣拋出各種數據的時候,相信還是不相信?點頭還是搖頭?這時候,千萬不可魯莽行事,一定要慢慢來。
在猶太商人看來,承認自己對數字處理的能力不夠,并非是一件丟臉的事,請對方一項一項地說,自己一項一項地算,斟酌一番,檢查一遍,并請談判助手再幫你重新算過。如當場算不過來,就拿回去仔細研究過后再表態,切不可盲目相信對方所提供的任何數字,不論這些數據出自什么權威之手。要知道,有的談判對手特別喜歡鉆對方不善于處理數據的空子,而在談判中占便宜。
猶太商人認為,數據準確是一回事,這些數據的真實含義又是另一碼事。因此,在商務談判時,不但要對所有的數據“再算十遍”,而且要努力挖掘發現它的意義,要注意隱藏在數字里的可能是故意制造出來的事實、解釋、假設、習慣以及個人的錯誤。可是,如果不多問幾個“這是什么意思?”你就無法從表面輕易地看出這些陷阱,也就難免會上當受騙。
當無端的實惠突然而至時,我們更應保持頭腦清醒。假如有人對你說,他的那批貨物只以成本價讓給你,你先別太高興,應該馬上來個打破砂鍋問到底:“成本價是怎樣計算的?”特別是對外貿易中,由于國家之間會計規則的差異,買賣雙方對各種數據意義的解釋相差很大,所以一定要讓對方解釋清楚:“這項數據到底是什么意思?”千萬不能自作聰明,以己度人,以防止跌入他人設下的數字陷阱無法自拔。
猶太商人一旦作為買方,自然也有破解這一招術的策略。他們通常注意做到以下幾點:做好該項業務的調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出價要經過深思熟慮;如有多個賣主,會貨比三家;確認對方在運用筑高臺策略時,提前點破其計謀。
這些措施只要運用得當,他們就可以有效地遏制“漫天要價”的策略。作為買主時,猶太商人時刻記住:殺價要狠,抬價要少。破解這種策略后,在以后的談判中他們就可以選取有利時機給予反擊。
識破對方的假出價陷阱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為防止買主假出價,通常采取這些措施:要求對方先付大筆訂金,使他不敢輕易反悔;或給對方最后取貨期限,過時不候;或同時與幾個買主接洽。為了防止賣主假出價格,應該仔細詢問對方價格的含義,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和對方糾纏,最后協議要反復推敲,如果萬一發現上了對方的當,不應忍氣吞聲,而應該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措施,給對方以堅決的還擊,使己方在商務談判中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在猶太商人看來,生意場上既有合作又伴隨著競爭。商業競爭可分為三大類:買方之間的競爭、賣方之間的競爭,以及買方與賣方之間的競爭。在買方與賣方之間的競爭中,一方如果能首先擊敗同類競爭對手,就會占據主動地位。當對方覺得別無所求時,就會委曲求全。
猶太商人認為,在多角談判中買賣雙方為了在成交中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通常會采取假出價的策略巧妙周旋,這種策略在各類經濟業務談判中經常被運用。
假出價格,即買主利用高價的手段(或賣主利用報低價的手段),排除交易中的其他競爭對手,優先取得交易的權力,可是一到最后成交的關鍵時刻,便大幅度壓價(或賣主大幅度提價),洽談的討價還價才真正開始。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假出價格的一方占便宜,而另一方只好忍痛割愛。假出價格,雖然是不甚道德的,但卻是生意場屢見不鮮的陷阱。
休·蒙克是德國有名的猶太富翁,他想興辦一座高爾夫球場來作為他事業的開端。幾經努力,他終于選中了一塊場地,這塊場地按市值2億馬克,競爭者很多。如果相互加價,價格就會相應抬高。怎樣才能得到這塊場地,并且使價格不至于提高呢?蒙克在思考。于是,他找到了地主的經紀人,表明了自己想購買這塊場地的意愿。經紀人知道蒙克是個有錢的主兒,便想敲他一筆,說:“這塊場地的優越性是無可比擬的,建造高爾夫球場保證賺錢,要買的人很多,如果蒙克先生肯出5億馬克的話,我將優先給予考慮。”經紀人首先來了個獅子大張口。
“5億馬克?”蒙克表現出對地價行情一無所知的樣子,“不貴,不貴,我愿意購買。”這一招果然有效,經紀人喜滋滋地將這個情況向地主做了匯報。地主也大喜過望,覺得5億馬克的價格已高得過頭了,所以回絕了其他的競爭者。所有想購買這塊場地的人聽說自己的競爭對手是大富翁蒙克,也就紛紛退出了競爭。
陷阱已經布好,就等有人掉入。蒙克再也沒來找經紀人,經紀人多次找上門去,他不是避而不見,就是推三托四,說買地之事尚需斟酌斟酌。這可難壞了經紀人,不得不磨破嘴皮,希望蒙克將買地之事趕快定奪下來。
穩坐釣魚臺,你急我不急。蒙克還是不理不睬,最后才說:“場地我當然要買的,不過價錢怎么樣呢?”“您不是答應過出價5億馬克的嗎?”經紀人趕緊提醒道。
“這是你開的價錢,事實上地價最多只值2億馬克,你難道沒聽出我說‘不貴,不貴’的譏諷意味嗎?你怎么把一句笑話當真了呢?”蒙克笑著說。
經紀人這才發現已經中了蒙克的圈套,只好照實說:“地價確實只值2億馬克,蒙克先生就按這個數目付款也行。”
“真是笑話,如果按這個價格付款,我就不需要猶豫了。”蒙克回答說。這可讓經紀人進退兩難,其他人已退出競爭,如果蒙克不買就無人來購買了,最后只好以1.5億馬克成交。
在商場,我們不可忘記的兩個字是“冷靜”。在任何時候,即使你所得到的高于你的期望值,你也不必欣喜若狂。無奸不商,我們何不冷靜思考一下,豐厚的回報是否有潛在的不利因素。
為防止買主假出價,通常可以采取這些措施:要求對方先付大筆訂金,使他不敢輕易反悔;或給對方最后取貨期限,過時不候;或同時與幾個買主接洽。作為買主,為了防止賣主假出價格,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仔細詢問對方價格的含義,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和對方糾纏,最后協議要反復推敲,如果萬一發現上了對方的當,不應忍氣吞聲,而應該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措施,給對方以堅決的還擊,使己方在商務談判中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無論是對于買方的假出價還是賣方的假出價,最重要的一點是,洽談者在談判時不要低估了對手,不要有貪占便宜的心理,要知道占小便宜吃大虧的道理。
靈活應變,扭轉劣勢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在經商活動中,生意人不僅要把握有利局勢,積極發動進攻,而且還要善于轉化對自己不利的時局,然后再進攻。能否順利擺脫僵局,這就要沉著冷靜、機智靈活地逐一處理,把不利的因素消解,甚至化為有利的因素,同時又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利的突發因素為自己的推銷增加籌碼。
在經商活動中,生意人不僅要把握有利局勢,積極發動進攻,而且還要善于轉化對自己不利的時局,然后再進攻。
在生活中猶太人很會處理因失誤而造成的被動局勢,《塔木德》上說:“如果不小心被對手指出錯誤而受到攻擊,而當時又不容許出現這種局勢,此時必須馬上將對方的注意力引開,或者將問題巧妙地推回給發問者。”
有一名英語老師言語偏激,常常對犯錯的學生冷嘲熱諷,令那些自尊心強烈的學生難堪不已,所以在他執教的學校里,他算是一名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不巧的是,某天他講授英文時,不小心在語法問題上犯下一個明顯的常識性錯誤,并當場被一名昔日他嘲諷過并耿耿于懷的學生發覺。這名學生馬上逮住報復的機會,毫不客氣地指出錯誤,此時所有的學生都默默不語,想看看平時囂張跋扈的老師會如何應付。
這位英文教師卻很冷靜地說:“噢,看你平時上課心不在焉,想不到居然這么細心,連這么不起眼的毛病都被你發現了,其他同學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疏忽了這個錯誤呢?”
這位學生本來是以報復的心態向教師展開攻擊,不料竟得到向來偏激的老師當眾贊揚,心里剎那間一種自豪的滿足感溢滿胸懷,馬上又覺得這位老師其實也有可愛之處,并不是那種人見人嫌的人物。
這位老師在這則案例中發揮他的語言長處,給這位企圖讓他難堪的學生戴了一頂高帽子,堵塞他急欲讓對方當眾出丑的思路,最后又補充說:“像這種不起眼的小毛病,必須要仔細認真才不會發生,如果不加以改正,時間一長便容易犯下更大的錯誤,所以大家要記取今天這個教訓。”
這位老師所使用的說話術可謂高明之極,他接住別人射來的利箭,又反擲回去,并且絲毫不帶殺氣,以他的這番談話來看,只會讓人覺得他在贊揚那位發現小錯誤的學生,而不是承認自己失誤,進而警戒學生謹慎勿犯,無形中將自己的失誤淡化了,進而扭轉了對自己不利的局勢。
如果這位老師沒有這種隨機應變的說話技巧,便無法從容應付,只能惱恨成怒地大加斥責,或者竭盡所能地欲蓋彌彰,這樣猶如火上加油,使對方的逆反情緒更加激昂,造成下不了臺的局面。
同樣的言語技巧也可以運用于商業談判中。
例如,你正在對顧客介紹某樣商品,但對方卻說:“這東西太貴了,另外幾種和它效果差不多的商品,卻便宜許多。”此時你可點頭說道:“你說得很對。”先聽取對方的意見,再運用語言的特殊性轉移對方攻擊的要害,接著再對他說:“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你要了解,我們的產品省油省電,又是高性能,在同類產品中,只有我們的售后服務方式是最先進可靠的。”對方會因你開始贊同他的觀點而不再排斥你,聽了你的介紹后,他會認真地和其他商品做一番比較,即使不買你的商品,也會對你留下誠懇的印象。
在推銷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可能會因為客戶的不滿而遭到進攻,對于這些不利的形勢,如何處理,直接關系到推銷活動能否順利擺脫僵局,走出低谷。這就要求推銷員要沉著冷靜、機智靈活地逐一處理,把不利的因素消解,甚至化為有利的因素,同時又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利的突發因素為自己的推銷增加籌碼。
猶太青年瓦爾薩正當著一大群客戶推銷一種鋼化玻璃酒杯,在他進行完商品說明之后,他就向客戶做商品示范,就是把一只鋼化玻璃杯扔在地上而不會破碎。可是他碰巧拿了一只質量沒有過關的杯子,猛地一扔,酒杯摔碎了。
這樣的事情在他整個推銷酒杯的過程中還未發生過,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也感到十分吃驚。而客戶呢,更是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原先已十分相信了這個推銷員的推銷說明,只不過想親眼看看得到一個證明罷了,結果卻出現了如此尷尬的沉默局面。
此時,如果瓦爾薩也不知所措,沒了主意,讓這種沉默繼續下去,不到3秒鐘,準會有客戶拂袖而去,交易會因此遭到慘敗,但是瓦爾薩卻靈機一動,說了一句話,不僅引得哄堂大笑,化解了尷尬的局面,而且更加博得客戶的信任,交易大獲全勝。
那么,瓦爾薩是怎么說的呢?
原來,當杯子砸碎之后,他沒有流露出驚慌的情緒,反而對客戶們笑了笑,然后沉著而富有幽默地說:“你們看,像這樣的杯子,我就不會賣給你們。”大家一起禁不住笑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緊接著,瓦爾薩又接連扔了5只杯子都成功了,博得了客戶們的信任,很快推銷出幾十打酒杯。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隨機應變的重要性。
以毒攻毒拆穿對方的平臺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當覺得對手正要把自己往陷阱里推時,出其不意,來個主動攻擊,拆穿對方的陰謀。在談判中,這就要求談判者機警睿智,能夠及時判斷出談判對手下一步所要玩弄的手段,搶先給對手設置攔路樁,使他所要施展的手法失去效力。
高明的談判家往往能夠牽引對方像爬樓梯一樣,隨著臺階的升高而陷對方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當然也有破解的方法,俗話說:“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猶太商人將之用到了“拆臺”上面。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揭破陷阱,使其自露馬腳的辦法。使用這種話術的前提是,對對方的陰謀有所覺察,然后見機行事,當覺得對手正要把自己往陷阱里推時,出其不意,來個主動攻擊,拆穿對方的陰謀。這是猶太人慣用的方法,它的妙處在于選擇了恰當的時機,既揭露了對手,又令其白忙一場,最后落個一場空。
有個名叫勒絮費的美國猶太商人想在斯騰塔島購置一塊地皮。與他打交道的賣主是個地產大王,此人精于討價還價,只有在他認為再也榨不出更多的油水時才會成交。
在談判中,地產大王善于施展一種叫作“平臺”的手法。開始,這個刁鉆的賣主會派一個代理人來同你見面,磋商價錢。在握手告別時,你會以為買賣的價格和條件已經談妥了。然而當你同賣主本人會面后,你卻發現那不過是你愿出的價而已,而不是他肯接受的賣價。接著,他自己又開出一些根本沒磋商過的新要求,把價錢拾得更高,使成交的條件對他更有利。他用這種辦法把要價抬高到一個新的“平臺”上迫使你要么接受,要么拉倒。由于當時斯騰塔島上正興起地產熱,人們都瘋狂地介入房地產,因而,他的辦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都能見效。人們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付給他更高的錢,他也因此而財富大增,財源滾滾而來。
除了“平臺”策略外,他還有一種伎倆,那就是要你在成交后15天就過戶,而根據習慣的做法,過戶期一般都是在合同簽訂后45~100天之內。他用這一手段逼迫買主做出更多讓步。他耍這一套手法十分得心應手,而且善于掌握火候,不會把對方逼過了頭,而使生意告吹,他耍這套“平臺”手法,往往還會拿起筆來準備在合同的最后文本上簽字的當口兒,又把筆擱下,提出“最后一個條件”,再談判下去。這種非凡的本領,奧妙在于掌握對方的忍耐能保持到什么程度。
可是,這位賣主剛想對勒絮費也來這一手時,就被勒絮費識破了。勒絮費自有對策,他的對策就是“拆臺”。
當賣主想把他往第一個“平臺”上推時,他卻微微一笑,開始講起故事來。他編造了一個叫作多爾夫的人物。他說:“我從來沒能從這位多爾夫先生手中買成一塊地皮,因為每當我認為雙方已談妥成交之時,多爾夫總是又提出更多的要求,對我步步緊逼。多爾夫從來不知道滿足,非要把條件抬到我無法容忍、買賣就此告吹的地步不可。”
“拆臺”確實是一項有力的對策。那位賣主剛想把勒絮費往“平臺”上推,勒絮費就緊盯住對方的眼睛,笑著說:“您瞧,您瞧,您怎么做起事來也像多爾夫先生一樣。”就這樣,他把那位賣主弄得動彈不得,半點也施展不開他的“平臺”慣伎。
這種以毒攻毒的應變對策貴在勒絮費預先發現談判對手的攻擊傾向。在談判中,這就要求談判者機警睿智,能夠及時判斷出談判對手下一步所要玩弄的手段,搶先給對手設置攔路樁,使他所要施展的手法失去效力。
還有一次,勒絮費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盒烏魚子,另外還附著一張劃撥單和一封信:
敬啟者:
茲附上本公司經銷的高級烏魚子一盒,產品具有高養分及熱量。至于貨款1500元,就請以郵政劃撥至本公司即可,劃撥賬號如所附之劃撥單。
勒絮費氣炸了,但是因為已經將外盒拆封,也不好退回去。過了幾天,正為自己的推銷奇招沾沾自喜的烏魚子商人,也接到了一個包裹,他打開來一看,竟然是一包石灰,附著一封信上寫著:
敬啟者:
茲附上本公司經銷的石灰一包,產品精良,一過水不但有高熱量產生,還會像您接到這個產品時,一樣地嘰咕嘰咕叫個不停。至于貨款1505元,和我欠您的貨款相抵,5元就當小費,不用找了。
這就是猶太商人以毒攻毒的技巧,只不過口頭語言已被書面語言所代替。這種方法的應用在我們中國也有一個很成功的實例。
香港著名的律師羅文錦曾為這樣的一起經濟糾紛做辯護。
20世紀30年代中期,英國商人威爾斯向中方茂隆皮箱行訂購3000只皮箱,價值20萬港元,雙方訂下合同,一個月內交貨,保質保量,否則由賣方賠償損失50%。一個月后,茂隆皮箱行經理馮燦如期交貨時,威爾斯卻說,皮箱內層中使用了木材,就不能算是皮箱,因此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損失。
開庭時,港英法院偏袒威爾斯,企圖判馮燦詐騙罪,馮燦委托當時還不大出名的律師羅文錦出庭為其辯護。在法庭上,威爾斯信口雌黃,強詞奪理,氣焰囂張,而庭上的氣氛似乎也有向其傾倒的跡象,形勢對被告不利。這時,羅文錦站在律師席上,從口袋取出一只大號金懷表,高聲問法官:“法官先生,請問這是什么表?”
法官答:“這是英國倫敦出品的名牌金表,可是這與本案有什么關系呢?”
“有關系!”羅律師高舉金表,面對庭上所有的人繼續問道:“這是金表,沒有人懷疑了吧?請問這塊金表除表殼是鍍金之外,內部的機件都是金制的嗎?”
法官顯然已經感到中了“埋伏”。羅律師又說:“既然沒有人否定金表的內部機件可以不是金做的,那么,茂隆行的皮箱案,顯然是原告無理取鬧,存心敲詐而已。”
這樣的應變性論辯,簡潔明快,一下子使對方無以對答,如果正面對話,說茂隆皮箱內層可以是木頭做的,這就很難說服對方。律師把論題引開,擺出一個簡單的事實,讓法官承認這個事實,再進行類推。在這種辯護中,羅律師利用大家都承認的道理和事實,設置圈套,用不可辯駁和否認的性質,逼使對方“就范”。在皮箱案的例子里,皮箱和金表均取外層的意義,既然金有外層鍍金,內部可以不是金,那么皮箱的內部當然也可以不是皮。這是兩者之間的相同點,也是辯護的基點。
不讓對方亂了自己的方寸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感情要服從理智的需要,而不是為感情所駕馭。在談判交鋒中,高明的商人都是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靜制動,把握住主動權。如果對方用話來擾亂你的心思時,你更要維持對自己的控制,保持冷靜與沉著。這樣,你就維持了你所有的正常情緒,因而可以由它們獲得理智以保方寸不亂。
《塔木德》上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更能無往而不勝,只有控制自己,才能控制別人。”這句話告誡猶太商人:談判時要牢牢地把握好感情的閥門,控制好感情的流量,根據對方的反應和當時的氛圍做相應的調節,就不會讓對方亂了自己的方寸而陷入被動的局面。
一個成熟的商人,他的感情總能服從理智的需要,而不是為感情所駕馭。因此,他們不會在憤怒時語無倫次,在驚懼時瞠目結舌,在商業場合里有失禮之態,他們的感情總能得到極好控制。
在談判交鋒中,高明的商人都是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靜制動,把握住主動權。在一家大公司受理顧客抱怨的柜臺前,許多女士排著長龍爭前向柜臺后的接待員訴說她們受到的無禮態度,以及這家公司的不對之處。有此投訴的婦女十分憤怒且不講理,講出很難聽的話。
接待員一一接待了這些憤怒而不滿的顧客,她臉上帶著微笑,態度優雅而鎮靜,自制修養令人大感驚訝,這讓那些憤怒的婦女們產生了良好的印象。
盡管她們來時個個像咆哮怒吼的野狼,但在她們離開時個個如溫順的綿羊,有的人臉上甚至露出羞怯的神情。這就是控制自己才能控制別人的生動例子。
在商業談判中,對方有時會設法激怒你,你很可能輕易上當。在憤怒的情況下失去自制,就會說出你在冷靜的情況下不會說出的一些話語,這樣你的防線就被擊破了,在不知不覺中對方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你。
如果對方用話來擾亂你的心思時,你更要維持對自己的控制,保持冷靜與沉著。這樣,你就維持了你所有的正常情緒,因而可以由它們獲得理智以保方寸不亂。
馬休是一位棒球隊教練,年輕時是位很優秀的投手,經常利用棒球技術和心理戰術把對手淘汰出局。
一次,與他對陣的是位名氣很大的全壘打高手,并且還是個喜歡吃醋的模范丈夫。眼看形勢對自己不利,馬休就附在那個高手耳邊問了一句:“坐在你太太旁邊親密談話的人是誰?”然后他故意接連投三個壞球。每次都加重這種口氣,對手一方面產生輕敵心理,另一方面對太太的信任也不由自主地產生動搖。然后,馬休假裝無奈地說:“你大概對太太服務不夠吧!”再全力投出三個好球,對手終于心理崩潰,被淘汰出局。
為了獲勝,誘使對方無精打采是很重要的心理戰術。例如,故意批評說:“你怎么這么拿不定主意,談了好長時間還是像剛開始一樣一點進展都沒有?”這種話可以打擊對方的情緒,但有時也會使他的要強心加劇,超水平發揮。所以過于直接的話也不是很好。但如果講“我辦事很痛快”,或“在家里你和妻子誰說了算”等,雖然和談判沒有直接關系,可這種影響對方心理活動的話接二連三地說出來,對方不好意思馬上發脾氣,又不能裝作聽不見,如此下去情緒不好,精力不能集中,這樣勝負已經很明顯了。
一位著名的高爾夫球選手曾說:“高爾夫球比賽不是靠手,而是靠嘴巴。”在一些影響情緒的談話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表面上裝得很親切,提出一些所謂的“忠告”,實際是過分向對方強調比賽的禁止事項給對方暗暗施加壓力,使其不能發揮正常水平。譬如,在高爾夫球場上故意溫和地問對手說:“要是打出去的球半路上向右邊飛的話,會落進池塘”,或“這個球離洞這么近,千萬不要打歪啊!”聽了這些“好話”,對手打出去的球不可思議地不是向右飛,就是打歪了。
同樣,為了防止討厭的對手擾亂自己的心思,不和對方的視線接觸是一種良策。
經常有母親一面責怪孩子,一面威脅他說:“你看著媽媽的眼睛,說出實話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以表現人類的心理狀態。當我們有意從對方的口中探悉真相時,常常會逼迫對方的視線與自己互相接觸,也正是這個道理。
當彼此的視線要接觸時,固然可以窺探對方的心理,但是,自己的心理也同樣暴露在對方的眼底下,由此可見,視線是把雙刃劍。因為彼此視線相碰,自己也極可能因受到對方的目視,思想容易被對方擾亂。這一點不可不加以防范。
所以,如果你不愿意讓交談的對方擾亂心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跟對方的視線相接觸。這樣既可以防止對方知道自己的不安,又能通過這種行為,蔑視對方,進而使對方感到某種心理上的壓力。
控制住話語權和談話場面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在談話中必須要控制住場面和話語權。比如打斷對方的話,不失時機地把話題轉到別的方面或轉向另外的人。交談也會出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這時應該臨陣不慌,冷靜思考,隨機應變,控制場面。
《塔木德》上說:“在交談中,控制住談話場面和話語權是一種攻守兼備的策略。”
假如你正在某個會場給一群人做演講,正講到興頭上,忽然一陣電話鈴聲響起,哪怕那聲音很小很小,也會叫你一時語塞。這種聲音還會影響會場的氣氛,剛才一心聽講的思想也會分散。這樣一時語塞之后,你就發現,要再回到剛才的氛圍很難很難。
因意外的聲音而造成一時的失措,思維分散,是一種防護性的反射性反應,就像小動物聽到一點小響聲就豎起雙耳警惕地環視四周一樣。注意力的分散,往往造成思路的中斷。所以有時你在音樂茶座邊飲茶邊聊天時,服務員把你要的咖啡送來擺放飲具時發出的聲音,令滿座人都一時停止了交談,出現一時冷場的局面。
猶太商人在經商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在談話中必須要控制住場面和話語權。比如打斷對方的話,不失時機地把話題轉到別的方面或轉向另外的人。我們在會議桌旁時常會看到這類實踐者,在對手講話時插話說:“是那么回事,不過……”巧妙地把勁敵的話頭打斷,你也不妨小試一次。
若對方滔滔不絕地發言,而整個會議都快成為他的天下時,采取何種對策好呢?“我有一點意見想說”,這種話太唐突;“我有異議”,太富挑戰性;“移到下個議案吧”,又很容易被看穿。
既要使對方舒服,又要奪取發言權,你不如說:“從您的話引出了我的感想……”這種移花接木的方法是最好的了。用“您的話使我想到”開頭,接著便提出完全不同的話題。即使話題向著另一個方向行進,對方也毫無辦法。
猶太商人認為,轉換話題也要講究策略。一是要注意時機。當事先預計的交談目的已經達到,對方在原先這個話題上也再無話可說,或對方在交談中又提出了新的觀點或情況,都要及時轉換話題。二是要講究方式。一般是先總結前面的交談情況,肯定對方的積極配合,然后提出尚需交談的話題。也可以采用迂回引導法,即先暫時從正面避開話題,談一些對方感興趣的事情,邊談邊分析。
面對復雜多變的交談形勢,交談者還要善于控制交談的場面,這樣才有助于說服對方。
常用的一個技巧就是通過控制話題來控制談話場面,也就是使話題不要偏離中心或使已經偏離中心的話題回到中心上來。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阻擋法,就是直接提醒對方,阻止對方再說下去,使雙方的談話重新回到中心話題上來。但提醒對方時應注意禮貌,決不可粗暴地強制對方中止談話,這樣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影響交談的進行。二是引導法或暗示法,即對符合題意的談話,要用一些表示肯定的方式(如眼神、手勢、簡短的應答)引導或暗示對方可以繼續講下去;對不符合題意或有離題觀象的發言,可以禮貌地插入一些話提醒對方注意。
交談也會出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這時應該臨陣不慌,冷靜思考,隨機應變控制場景。常見的情景控制技巧有如下一些:
引申轉移法,即用適當的話把尷尬情緒引申到別處,以消除僵局。例如高考前夜,一考生弄翻家中熱水瓶,熱水瓶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家里人覺得這是不祥的預兆,認為他的高考今年又要泡湯。全家人因此被籠罩在一種不安的氣氛中。這時考生的姐姐忽然說:“這個水平(水瓶)早該打破了!這說明弟弟今年高考一定行!”一句話使大家都回過神來,破涕為笑,消除了心中的陰影。
模糊應答法,即努力尋找一些伸縮性較大、不甚精確的話語來回答一時難以說明的問題。此法在外交場合使用較多,如答復對方邀請時,說“將在適當的時候訪問貴國”;涉及某些不便表態的問題時,說“對此,我們將注意研究”等等。
即興回敬法,即當場使用對方所使用的講話方法或語句,回敬對方,以詼諧的語言使談話相映成趣,或使饒舌的對手知難而退。
巧妙周旋避開對方的鋒芒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給窮追不舍的對手提一些與追擊的話題毫無關聯的問題,以“合理”的干擾實現“不合理”的目標。將對方弄到灰心喪氣的地步,從而削弱戰斗能力。盡管這種方法很單純、原始,可采取這種戰術會迫使對方心理動搖。心理動搖會導致心情焦躁,心情焦躁會降低理智和判斷能力,從而做出讓步。可見,這種心理戰術具有相當的威力。
猶太商人發現,巧妙周旋是避開對方鋒芒的最妙的戰術。具體說就是,給窮追不舍的對手,提一些與追擊的話題毫無關聯的問題。就像“打擾一下,請問幾點了?”或“你的眼鏡很好看,請問你戴得舒服嗎?”這一類與話題相差甚遠的問題。
首先對方會驚愕一下,停頓下來,在把問題接下去談之前,他會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這類不成話題的問題,或者還會因受到愚弄而激動起來。不管怎樣,對方的注意力至少分散了,氣勢就會消退很多。
20世紀60年代末,某國學運興盛的時候,某大學教授受各方的委托,與學生團體進行交涉。面對學運積極分子們的唇槍舌劍,這位教授也不知如何應答是好。他是受各方面的委托而來的,從名分上說不可自由地敘述自己的見解,輕易開口是要不得的;另外,對這種長期相持不下,沒有結果的爭議,這位教授也感到很膩煩。
當某位學生代表言辭尖銳地提出他們的主張之后,教授反問了一句:“對不起,我剛才沒有聽,請問你提的是什么問題?”那位巧言善辯的學生也一時呆住了。自然,接下來就不免招致學生方面更為尖銳的攻擊乃至謾罵,可這一句話所起的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它在某一瞬間泄了對方的氣。
以上所說都是以“合理”的干擾實現了“不合理”的目標。下面就介紹幾種既能使你直接反駁對方意見,也不會引起對方反感的插話方式,你既反駁了對方,又可避開對方的鋒芒。
提問是插話反駁的方式之一。一位猶太商人曾說起,他向客戶每每發難,總是借用“我是否可以向您請教二三個問題”這個方式,使得他無法拒絕去聽。因為提問是以向對方求教的方式提出的,會激起對方的自豪感,起碼可以沖淡對方的反感,不致使對方認為你有意刁難。
搭腔是插話反駁的又一種方式。對付正在滔滔不絕講演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很頻繁地隨著對方的話茬搭腔,如“說得好”、“有點道理”、“是這樣嗎”,用來打岔,可以打斷對方的思維邏輯,使其紕漏百出,給你提供反駁的機會。
無言干擾也是一種較有效的反駁方式。對方發言的時候,你可以故意注視別的東西,也可以不停地制造一些小的響動,如挪挪椅子,故意將硬幣掉在地上……使對方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而心有旁騖,當他一出現失誤,你便可抓住機會反駁。
有一類雜志,專門介紹怎樣以最便宜的價錢買衣服。雜志中寫道:當你在商店里看見自己喜歡的衣服時要不動聲色,不能讓店員猜出你究竟喜歡哪一件,而應耐心地與店員討論其他衣服的優缺點,反復試穿。等到店員產生了倦怠,而不知道客人是否真心想買,才拿出你喜歡的那件,這時對滿臉不高興的店員說:“我想買這件,不過你肯減價多少才賣呢?”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平常絕對不減價的商店,如果碰上這樣花很長時間選擇商品的顧客,店員隨之花很大精力長時間地接待他,在店方看來,這位顧客不買什么東西就離去,仿佛商店就會損失很大。由于產生了強烈的銷售欲望,因此很輕易地答應你開出的價。
將對方弄到灰心喪氣的地步,從而削弱對方戰斗能力的心理戰,在社會的各方面常被人們使用。比方說妻子希望丈夫給她首飾,或小孩向母親要零花錢買東西,就有意無意地采用了這類戰術發動攻勢。最初一定是丈夫對妻子或母親對小孩說:“你為什么想要那個東西,換一樣便宜的不行嗎?”為了拒絕對方的要求,一定會擺出一套理論試圖說服對方。提要求的一方在得不到答應時就兩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被要求方在怕麻煩的心理支配下就會隨便說:“好吧!你喜歡的話我就給你買。”
在與人交涉時,有耐心并能堅持自己意見的人,一般會取得最后勝利。盡管這種方法很單純、原始,可采取這種戰術會迫使對方心理動搖。心理動搖會導致心情焦躁,心情焦躁會降低理智和判斷能力,從而做出讓步。可見,這種心理戰術具有相當的威力。
一般來講,在對方處于比我方更優越有利的位置時,我方會感到缺乏攻擊對手的有效手段,這時,使用上述戰術往往能收到奇效。
敢于撤退,該放手時就放手
猶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訣
在激烈的競爭中,你發現對手提出的條件已經讓你無法與之抗衡,繼續斗下去非傷筋動骨不可,應將放手作為一條后路,沒有這一條選擇,最終會被對方套住,成為對方的囊中之物。如果對方提出的方案不合理,你還不知退卻,終將會是損失慘重。雙方即使以不平等為基礎達成了協議,該協議持續時間也不會長。
猶太法典《塔木德》上有句圣言:“只知道勝而不知道敗的人,終將一敗涂地。”
當明知情形極度不利,損兵折將,死傷慘重,危機四伏,四面楚歌,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為好。君子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杰,該放手時就放手。
猶太商人約翰·貝爾說:“應該把一次失敗的談判與成功的談判都看做是勝利,坦率地說,應將放手作為一條后路,沒有這一條選擇,最終會被對方套住,成為對方的囊中之物。如果對方提出的方案不合理,你還不知退卻,終將會是損失慘重。雙方即使以不平等為基礎達成了協議,該協議持續時間也不會長。”
選擇撤退,只能是最后的王牌。談判中什么最為重要?最典型的答案是選擇撤退。這種答案是對錯兼而有之的。如果最后的王牌是撤退,就會令人想到談判失敗的后果。太多的談判者只是在談判處于崩潰的邊緣時才想到撤退,而為時已晚了。
如果你發現你按對手出的條件成交,會讓你損失慘重,你就要當機立斷,退出競爭,免得做賠本的買賣。不過,讓對手太輕易地取得競爭的勝利,有可能助長他的氣焰,以后會變本加厲地玩弄種種惡劣手段。客戶也會對你的能力和信譽、誠意產生懷疑,日后的合作將變得十分艱難。所以,金蟬脫殼、隱性退卻是較好的選擇。
隱性退卻就是要做足表面文章,保留逼真假象。敢于放棄是使用隱性退卻的先決條件,若是成交對你有害,不能迷戀,不能彷徨,當斷則斷,可喻之為“藕斷”。
這個“藕斷”應成為最高機密,不能讓任何閑雜人員知道,甚至自己人也不用告知,除了最核心的人員之外,關鍵人物心知肚明即可。談判原班人馬、原有渠道、原來關系、原先聯系,均原封不動,該談的照談,該爭的照爭,可謂“絲連”。而這種表面文章,就是金蟬脫殼。
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手無法輕而易舉地嘗到勝果。你讓他付出點代價,讓他知道你不是個好欺負的人。這樣一來,你日后的生存環境將變得好一些。客戶方面,也能感受到你的堅韌、你的誠意,留下日后進行合作的余地。
再者,萬一事態發生對你有利的變化,就沒有必要從頭開始商談,能夠很自然地“繼續”洽談,以有利于自己的條件成交。
這種技巧富有柔性,但操作難度也大一些。最重要的是設好最后防線,不要受對手影響,一時沖動,把一場好戲演砸了。在恰當時刻公開收手,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