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點軍校經典法則大全集
- 青丘
- 4526字
- 2019-01-03 12:59:37
絕不懼怕失敗
一個人的生命旅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與失敗會與你相伴一生。人們往往羨慕成功者功成名就時的光彩,卻不曾想過他們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那布滿的荊棘。世界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他的對立面而獨立存在,同樣任何事物都會在一定條件下向著它的對立面轉化。成功與失敗這一對矛盾體也是如此。沒有失敗的積累,不可能見到成功的曙光,同樣把失敗轉化為成功,需要的條件就是——強大的意志力。一個人只有養成一種不懼怕失敗、永不放棄的精神,才能披荊斬棘向前進,撥開云霧見太陽。
“畏懼失敗就是毀滅進步”是西點軍校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在西點的每個人都渴望勝利和榮譽,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第一,每個人都不會懼怕失敗,每個人都不會被困難所擊倒。西點學員的眼中只有勝利,在沒有贏得勝利時,都只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盡力了嗎?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嗎?失敗對一個真正的西點人來說不過是通向勝利之路上一個不起眼兒的障礙而已。
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或許有一段你落在了隊伍的后面,但是只要沒有結束,你就永遠有機會趕超。一次的失敗并不代表終身的失敗,哪怕你從未獲得過勝利,你依然不應懼怕失敗。當年愛迪生發明電燈,他嘗試了幾百種乃至上千種材料做燈絲都沒有成功,但別人嘲笑他的失敗的時候,他卻說:“我至少知道了那些材料不適合做燈絲。”失敗只是一個事實,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繼續努力,勝利終將屬于鍥而不舍的人。
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年輕時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帕維亞的帕維亞大學攻讀天文學、幾何學和宇宙志。當時已在歐洲流傳甚廣的《馬可·波羅游記》激起了哥倫布夢想的火焰。他又閱讀了大量地理學家的理論、海員的報告和傳說、由海外傳來的非歐洲血統的有關海事的藝術和技藝的著作,這些文獻更加堅定了他出海尋找新世界的夢想。
在學習了多年之后,哥倫布逐漸產生了一個堅定的信念:根據歸納推理,世界是一個球體;根據演繹推理,可知從西班牙向西航行能到達亞洲大陸,正像馬可·波羅向東航行到達了亞洲大陸一樣。他懷著熾熱的心情想去證實他的理論。他開始尋找必要的財政后盾、船只和人員,以便去探索未知的東西,尋找更多的東西。
哥倫布開始為了他的夢想與信念積極準備,他把心力大部分投入到目標的實現上。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他總是差一點就取得了成功,但總是功虧一簣。國王的欺詐、人們的嘲笑和懷疑、政府官員的恐嚇,還有商人缺乏誠信給哥倫布帶來了一連串的失敗。但他沒有放棄,仍然不斷地努力。
直到1492年,他的堅持不懈終于得到了回報,西班牙王室決定資助他的遠航計劃。同年8月,他開始向西航行,打算前往日本、中國和印度。哥倫布在加勒比海登陸以后,就帶著金子、棉花、鸚鵡、珍奇的武器、神秘的植物、不知名的小鳥和野獸以及幾個土人回到了西班牙。哥倫布認為他已到達了他的目的地,已經到達了印度以外的島嶼,但實際上他沒有到達亞洲。哥倫布雖然未能在事實上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對于他個人而言,他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沒有被失敗和困難打倒,他因為發現了美洲大陸而被載入史冊。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那些不畏懼失敗和挫折,化不利為動力,能夠在戰勝困難和不幸中錘煉意志的人,才能有所作為,成就事業。
在成功的道路上,人們隨時會碰到事業上的失敗和挫折以及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幸。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失敗構成的。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還須正確面對失敗。樂觀和自我超越就成為能否戰勝自卑、走向自信的關鍵。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沃特所說:“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敗的次數增加一倍。”
1832年,一個普通的美國人失業了,面對生存的壓力他很傷心,不過他沒有放棄繼續向前的努力,他下決心從政。他參選州議員,結果以失敗告終;他不得已創立自己的公司,不曾想一年不到公司即宣告破產,為此他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在接下來的幾年為償還債務而到處奔波。
經過幾年的風風雨雨,他重整旗鼓再次參加州議員競選,這一次他當選了,他內心升起一絲希望,認定生活有了轉機,并于1851年與一位美麗的姑娘訂婚。誰曾想命運之神再次和他開了個玩笑:離結婚日期還有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使他大受打擊,心灰意冷,臥床數月不起。但是挫折并沒有擊垮他,他在重拾自信之后,再次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起身奮斗。
1852年他決定競選美國國會議員,結果落選。但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問自己:“失敗了,接下去該怎么做才能獲得成功?”1856年,他再度競選國會議員,他認為自己爭取作為國會議員的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選舉他,但還是落選了。為了掙回競選中花銷的一大筆錢,他向州政府申請擔任本州的土地官員。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請報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具有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這是對一個人能力的全面否定,對人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然而連續的失敗并沒有使他氣餒。他奮發圖強,兩年之后,他再次競選美國參議員,卻仍然遭到失敗。
也許你會認為這個“不幸”的人從此會一蹶不振,但恰恰相反,他在失敗中不斷總結自己的得失,反而不斷地在進步。終于他在18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就是至今仍讓美國人深深懷念的亞伯拉罕·林肯。
在林肯一生經歷的11次重大事件中,只成功了兩次,其他都是以失敗告終,可他始終沒有停止追求。我們不談林肯的才華,而只看走向成功的道路,是那種不畏懼失敗的強大意志和永不放棄的堅強品格讓他獲得了非凡的成功。
堅忍不拔的人,總是微笑著面對失敗,不肯放棄,不肯停止,并以更大的決心,沖向前去。一個不知失敗為何物的人,一個不知何時才算受挫的人,一個要將“不能”、“不可能”等字眼從他的字典中抹去的人,一個任何困難與阻礙都不足以使他跌倒的人,一個任何災難、不幸都不足以使他灰心的人,肯定是前途無量的。
艾森豪威爾在“二戰”期間曾任盟軍最高統帥,他曾說過:“我曾經因為仰慕霍華德·韓德利克斯,決定參加一個他參與主持的講習班,他的風格、誠意、才華和信心,都從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中充分表露了出來。他可真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教師。但聽得越多我越沒有自信,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比得上他。
“有一天,霍華德似乎察覺到了我的心意,同時他也認識到大部分學員可能都有這種感受,因此他停止了授課,開始坦誠地對我們說起自己的經歷。他平靜地敘述他的失敗,又說他曾幾次想放棄教學生涯。我們聽了都不禁笑了起來,但隨即就覺得心里很難受并且很同情他。我了解到他也是血肉之軀,不是完人,和我們大家沒有兩樣。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他對我們說,‘它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最后到達終點的通常都是那些像你我那樣拖著沉重腳步慢慢奔跑的人。' ”
真正的失敗是放棄,是犯了錯誤但不能從中吸取教訓。我們所面對的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就此被失敗所嚇倒。沒有經歷過失敗又怎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你現在正處于人生的低潮,請不要畏懼你的失敗和面前的困難;如果你現在正享受勝利的喜悅,也請繼續努力,還有更高的山峰等待你去攀越。
面對挫折和失敗,唯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才是正確的選擇。其一,采用自我心理調適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其二,注意審視、完善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來激勵自己;其四,做到堅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
要戰勝失敗所帶來的挫折感,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應該說當今社會已大大增加了這方面的發展機遇,只要敢于嘗試,勇于拼搏,就一定會有所作為。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乃成《史記》,就是因為他們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氣餒、不自卑,都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了這一點,就會掙脫困境的束縛,迎來光明的前景。
若每次失敗之后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都當做成功的前奏,那么你就能化消極為積極,變自卑為自信。作為一個現代人,應具有迎接失敗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風險,所以要有恒心,以不斷提高應付挫折與干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成功之路難免坎坷和曲折,有些人把痛苦和不幸作為退卻的借口,也有人在痛苦和不幸面前尋得復活和再生。只有勇敢地面對不幸,超越痛苦,永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用理智去戰勝不幸,用堅持去戰勝失敗,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其實失敗就是強者和弱者的一塊試金石,強者可以愈挫愈勇,弱者則是一蹶不振。想成功,就必須面對失敗,必須在千萬次失敗面前站起來,用恒心戰勝一切。
馬里奧·科摩于1982年當選美國紐約州州長,連任12年。他的父母都是20世紀20年代末期才移民美國的,馬里奧說他父親的經歷就是一個追求美國夢的經歷,就是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失敗的經歷。
馬里奧·科摩曾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那天我們剛搬到豪爾烏斯的山區大約一個星期,因為一場非常可怕的暴風雨,門前原來那棵40英尺高的大樹幾乎被狂風連根拔出地面,向前傾斜著。父親把我們幾個孩子叫到樹的根前。我們站在街道上俯視那棵樹足足有2分鐘。之后父親鄭重地宣布:“好了,我們現在把它扶起來。”當時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大樹的根都露出地面了,它就要死了,把它扶起來還有什么用。可是父親卻說了這樣的話:“誰說它死掉了?只要我們把它扶起來,它會繼續生長。”我們不能對父親說“不”,因為我們是他的兒子,而他已經決定了這件事。我們從房間里取來繩子,把繩子拴在那棵倒了的大樹樹冠的一端,然后父親和我站在房子旁邊一起拉繩子,而弗蘭基則站在雨中的街上幫助把這棵大樹扶起來。雖然我們失敗了好幾次,但是父親總是鼓勵我們再試一次,結果我們真的就把它扶了起來。當時我真不敢相信我們竟然做到了。接著我們又和父親一起把它重新種植好,并用繩子固定好。最后父親對我們說:“不用擔心了,它又開始生長了。這不是很簡單嗎?”
一位哲學家說過:“人的身心都可以從背陰處移到陽光普照的地方。稍有思想的人都能辦得到。”人生中的不幸,成功道路上遇到的失敗,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痛苦,只有設法盡快擺脫痛苦,才能堅定不移地向既定的目標進發。卡耐基曾經說過,很多人成功的秘訣,就在于他們不怕失敗。他心中想要做一件事時,總是用全部的熱誠,全力以赴,從來想不到有任何失敗的可能。即便他失敗了,也會立刻站起來,抱持更大的決心,向前奮斗,直到最終迎來輝煌。
有很多人,他們在失敗面前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那些有堅忍力的人,則能夠堅持不懈。那些不知怎樣才算受挫的人,是不會一敗涂地的。他們縱有失敗,也從不以那個失敗作為最終的命運。每次失敗之后,他們會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勇氣,站起來向前進發,這種人是永遠不會被困難擊倒的!堅忍、無畏,永遠是成就大事的人的特征,而不敢冒險、逃避困苦的人,自然一生只能做些小事。
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再嘗試一次,最終我們會成功的,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因為短暫的失敗而驚慌失措只能亂中添亂,因為沒有堅忍的毅力而中途放棄只能一事無成,這些都將導致你走向更大的失敗。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同樣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現在的勝利代表的是對你過去的肯定,而現在的失敗同樣只代表過去,只要繼續努力,勝利就有可能屬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