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歷史智慧大全集
- 宋偉
- 1338字
- 2019-01-03 12:19:56
萬事德為先
人生天地間,萬事德為先。要善待自己,善待別人,要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只有“德”,能與天地媲美;只有“德”,才是悠悠萬事之大。“修德”是人生修養(yǎng)之最高境界,“修德”是成為“內(nèi)圣外王”之基石。
枚乘是西漢著名的辯士和文學家,為了阻止吳王造反,他對吳王講了下面一番話。
我聽說:“‘行為完美無缺,辦事合乎民心,這樣的人做事一定能暢通無阻,事業(yè)能夠興旺發(fā)達;如果行為敗壞,辦事不符合民意,這樣的人一定是左右臨淵,最終會身敗名裂?!肀緛硎菦]有立錐之地的,卻最終據(jù)有了天下;禹起初管轄的地方還不足十戶人家,最后統(tǒng)治了諸侯:湯武的土地不超過百里,最終也統(tǒng)治了天下。上合天意,下順民心,是治理天下的大道。所以說,父子、君臣的道理不是一樣的,是自然形成的。忠誠的臣子不怕遭受慘重的刑罰也要直言勸諫人君,雖然他們的事跡不被史策所記載,但他們的功績卻流芳千秋萬代。我枚乘情愿剖腹露心而效盡我的愚忠,希望大王稍加留意,用憐憫的心情聽我枚乘的進言。
“用一根繩子來懸掛千鈞之重的東西,把它掛得很高,下臨深不可測的深淵,即使最愚蠢到極點的人,也還知道這繩子馬上就要斷的。馬將驚駭,還用擂鼓驚嚇它;繩將斷,又給上面加東西。繩子在極高處斷開,不能再打結(jié)連接;墜入深淵的東西,很難再把它拿出來。是否出得來,相差只在分毫之間。如果能聽忠誠的勸告,就會避免許多災(zāi)難。假如還是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這就會危如累卵,要想脫離困境比登天還要困難。改變以前的做法,其實易若反掌,安如泰山?,F(xiàn)在您要超了上天所賦予的壽命而百歲以上,享受天下的榮華富貴,窮盡萬乘之國的勢力,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而斷送江山,身居在像泰山一樣安全的地方而要去危如累卵的地方,走比登天還難的路,這是愚蠢的我所不能理解的。
“有個人害怕自己的身影,憎惡自己的腳印,于是回過頭來背著影子跑,越跑腳印越多,影子也移動得越快,不如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休息,此時,身影消失,腳印也就自然滅絕了。要想使人聽不到,不如不說;要想使人不知道,不如不做。同樣是想使沸水變冷,有人繼續(xù)在鍋底澆火,即使有百人揚湯止沸,也是無濟于事的。不如斷薪自救。不杜絕事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而去彌補另一方面,這就好比是抱著柴禾去救火一樣,柴禾不燒盡,火是不會滅的。

養(yǎng)由基像
“養(yǎng)由基是楚國射箭的能手,距離楊柳的葉子百步,百發(fā)而百中。他能百發(fā)百中,就可以說是好射手了。然而他的限制,也就在百步之內(nèi)。福的生成有它的內(nèi)在原因,禍的生成也有它的胚胎,接受福生成的原因,拒絕禍害產(chǎn)生的根源,禍害還從什么地方來呢?
“水從泰山頂上流下來,可以滴穿石塊;井繩長期拉磨井欄,井欄可以被磨斷。水并不是鉆石頭的鉆,繩索并不是鋸木頭的鋸,這是漸漸摩擦才使它成為這樣的。用銖來秤東西,稱到一石,必然會出差錯,用寸來量東西,量到一丈,必然會有過失;十圍大的數(shù)目,起初生成的時候是幼小的嫩芽,用腳可以踩斷,用手可以拔出來。磨刀的磨石,它的磨損是很不明顯的,但時間長了便會用盡;種田栽樹,飼養(yǎng)動物,平時看不見有何好處,但時間一長卻有大的好處;積德行善,并不知道有什么好處,時間一長,卻很有用場;棄義背理,并不知道有什么壞處,時間長了就會自然亡身。我愿大王詳細考慮,并能身體力行,這是永世不變的道理啊。”
——見《六臣注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