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地球上的巖石是怎樣形成的

巖石分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有些地方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泥沙,但下面則是巖石;還有海洋、江河,在水層底下也是巖石。巖石緊緊地裹在地球的外面,人們把它叫做巖石圈。巖石圈最厚之處已超過100千米,換言之,不但地殼是由巖石構成的,就連地幔的最上端也是由巖石構成的。

為什么地球上會有如此多的巖石呢?

林耐,這位瑞典著名博物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巖石并非自古就有,它們是時間的孩子。”的確,地球上每一塊巖石都是在地球的演變過程中漸漸形成的。

根據巖石不同的形成作用,我們能夠把所有的巖石劃分為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三大類。

火成巖是地球巖石圈的主要組成部分。地殼中大約3/4的巖石以及地幔頂部的全部巖石屬于火成巖。火成巖是由熾熱熔融的巖漿冷卻凝固之后形成的。倘若它們是由火山噴發出來的巖漿冷卻凝固而成的,則可被稱為火山巖,如安山巖、玄武巖等。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火山活動的地區,觀察到火山巖的形成過程。雖然有些地方有厚達上千米,覆蓋上萬平方千米的火山巖,但它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絕大多數巖石是由那些沒有能夠噴發到地表的巖漿直接在地下深處冷卻凝固而形成的,這叫火成巖,如分布較為廣泛的橄欖巖、花崗巖等。

早先形成的包括火成巖、變質巖和沉積巖等在內的巖石,在地面暴露以后,會受到侵蝕和風化作用的破壞,逐漸轉化為化學分解物和泥沙。這些化學分解物和泥沙經過水、風或者是冰川等搬運,最后在湖海盆地或者其他低洼處堆積,再經過漫長的時間的壓緊膠結和地球內部熱力的影響,再一次固結成為巖石,形成沉積巖,例如,由泥質堆積而成的頁巖以及由沙粒膠結而成的砂巖等。在形成沉積巖的過程中,生物經常葬身其中,故而還可以在沉積巖里找到由古生物遺跡或遺體構成的化石。

巖石在地球的演變過程中,受到強烈的擠壓或高溫的影響,或者被注入外來物質,從而發生面目全非的變化,一種新的巖石由此產生,我們把這種巖石稱為變質巖。例如,花崗巖能夠變成片麻巖,頁巖和一些砂巖會變成片巖、板巖等。

總之,地球上的所有巖石的形成,都無法脫離以上三種途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射阳县| 平凉市| 扶风县| 乐陵市| 宽城| 滨州市| 越西县| 莎车县| 赤城县| 浦江县| 信丰县| 松溪县| 江北区| 湖州市| 石狮市| 永新县| 沭阳县| 定远县| 年辖:市辖区| 鹤庆县| 威信县| 商南县| 饶平县| 全州县| 仁怀市| 大英县| 上蔡县| 勃利县| 静安区| 阿拉尔市| 佛冈县| 滦南县| 务川| 邹城市| 白山市| 霍林郭勒市| 石阡县| 沁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