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秘世界
- 張榮華
- 934字
- 2019-01-03 11:48:06
地球上的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石油被人們稱為“黑色的金子”,它對于人類而言是生存攸關的重要能源。
石油是由地質時期的動植物的遺體在地下高壓高溫及微生物作用下,經過漫長而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一種較為黏稠的液體礦藏,它也是原油及原油的加工產品的總稱。凡是從油田開采出來還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石油叫做原油。原油通常情況下是深褐色、黑色的,但是,也有綠色,甚至無色的原油,這主要由開采地的特質所決定,原油不溶于水,有特殊的氣味,密度也比水小,溶、沸點不固定。
石油大多在地下(或海底)深埋著,它屬流體礦物,所以通常只需打豎井之后通過采油管開采。在打成一口油井的初期,由于地層下有很大的壓力,油層內的石油經常受壓力驅使而自動向上噴,這時就可以采用“自噴采油法”采油。自噴采油不但設備簡單、管理方便,而且開采經濟,產量也高,是當前較為理想的采油方式,一般采用先進技術且條件好的油井可保持幾年、有時會保持十幾年的自噴形式。已過自噴期的油井或油層壓力較低,石油只能夠流入井里但卻沒有能力再往地面上噴射,此時要采用機械采油方法亦即通過安裝在井上的俗名叫“磕頭機”的抽油泵往上抽油。使用磕頭機抽油的油井也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一定的產量。
現代生活一刻也離不開石油,它是工業的血液,是最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西亞則是世界上的最重要的石油產區。
根據大陸漂移學說的解釋,西亞原本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滄海桑田的多次變化之后,古地中海的范圍漸漸縮小,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帶來的泥沙也在不斷地縮小波斯灣的面積。以波斯灣為中心的淺海地區是一片古老臺地,這些地區主要進行的是升降運動,它們的褶皺運動非常平緩。升降運動形成4000~1.2萬米的非常厚的沉積層。從結構上看,因為褶皺運動不是十分強烈,所以形成一系列平緩而巨大的簡單穹隆或背斜構造,這種構造對貯油貯氣極為有利。例如舉世聞名的沙特加瓦爾背斜構造,長240千米,寬35千米,這里形成了原油儲量達到100億噸以上的聞名遐邇的加瓦爾油田。
西亞的緯度偏低,它的這種緯度偏低的地理條件造成生物數量相當繁多;西亞地區所擁有的“兩河”、廣闊的淺海的大量泥沙形成相當良好的還原環境;平緩的地質構造和沉積層為原油的儲備提供了優良的儲油條件,這些就是西亞成為世界儲油最豐富地區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