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危險的敵人是誰
雖然彗木大碰撞已經作為歷史一頁被翻過,但它卻給地球留下了發人深思的警示和啟迪:這種災難性碰撞會發生在地球身上嗎?地球發生這種災難性碰撞的可能性有多大?假若有朝一日發生了,人類可以戰勝嗎?地球這艘宇宙飛船會不會在這類宇宙交通事故中遇難?
到底有多少像流星體、彗星這樣的不安分子呢?它們到底會對地球構成哪些威脅呢?
小行星在這場角逐中,也是不可輕視的角色。
自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于1801年元旦在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發現新行星之日起,人類研究和發現小行星的序幕就已被揭開了。第一顆谷神星、婚神星、智神星、灶神星……整個19世紀,有400個以上小行星被發現,迄今為止,小行星的發現越來越頻繁,已有多達5000顆的小行星被天文學家探測到。
這些小行星中,已測算出運行軌道并編號的有3000顆左右。據估算,通過人類現代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小行星不足總數的千分之幾。
雖然數量很多,但這些小行星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小。最大的谷神星直徑僅有770千米,比月球直徑的1/4還要小,體積也不到地球體積的1/450,倘若你登上小行星,能一目了然地感覺到是在一個行星上,四周越遠越往下彎,球形感非常明顯。1937年發現的赫梅斯小行星,直徑不到1千米,相當于泰山的一半高。因此到目前為止,把所有發現的小行星聚集成團,充其量只不過有一顆中等衛星的大小,比起大行星的體積與質量來,簡直是差得太遠了。
浩浩蕩蕩的小行星軍團,大多數在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上集中行走,很少可以越出這個范圍,但也有極少數非常不安分的“卒子”,沿著橢圓軌道運行,最遠可以跑到木星以外的空間,有時甚至跨過土星軌道,最近可以踏著大步走進地球軌道內側,甚至深入到金星軌道以內,變為“近地小行星”,成為太陽家族之中的不安定分子,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地球的主要“殺手”。

茫茫宇宙中無數的小行星都有可能和我們的地球來一次“親密接觸”。
通常近地小行星軌道偏心率比較大,就地球與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言,最近時通常有幾百千米到5000萬千米,極少數的小行星貼近到百萬千米內。小行星赫姆于1937年10月在地球外80萬千米附近掠過,僅僅相當于月亮與地球距離的兩倍,一顆小行星在1989年3月飛到距地球75萬千米的位置上,又離我們而去,從遼闊的宇宙空間尺度來看,說這些小行星與地球相隔咫尺,一點也不夸張。如此多的小行星來回穿越于地球附近空間里,的確會讓人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