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隨靈魂而墮落的國家

如果將國家看做一個有機體的話,它所表現的精神可以算做它的靈魂。按照歷史學家的觀點,每一個國家實際上都有可能會陷入靈魂發展的停滯狀態。它們由于嘗試并實現了一次重大的舉動之后,立即停止了運動。對其中一些國家來說,這只是短暫的休息,但是對更多國家而言,這是它們的最后階段。也就是說,這些國家隨著它的靈魂而墮落了。

類似的國家墮落的例子數不勝數。以強悍著稱的斯巴達在一開始發動了征服戰爭,拓展了自己的領土,但是當這項事業完成以后,他們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處理自己和被征服者的關系上,從此整個斯巴達社會都停滯不前。意大利諸城邦在14~15世紀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但由于迷戀中世紀的榮耀,它未能創造性地回應近代世界的挑戰。16~17世紀不可一世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則沒落于其內部頑固的封建制度。還有更多的曾經輝煌的國家也是如此。

在大多數國家,國力的強盛與否與統治者有著直接的關系。這是由于這些國家是為少數統治階級服務的,其命運的起落多半并不為被統治的廣大民眾所關心。因此,統治者的自身因素,包括統治目的、統治手段、統治者的素質和才能決定了國家的興衰。在君主制的國家,常常是較為開明的君主在位時則國運興,昏君統治時則迅速衰落。統治者往往只關心自身如何獲得利益,而置整個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于不顧。因此,一旦其掌握了相當的權力和資本之后,統治者就會喪失進取心。

巴西薩爾瓦多的歷史建筑

在美洲,眾多的殖民地遺留建筑見證了葡萄牙殖民帝國的“輝煌”。

一旦對外擴張、對內剝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統治者一般都會貪圖享樂,驕奢淫逸,揮霍無度,放肆地浪費社會財富,從而極大地削弱國家實力。而且,這種奢靡之風往往會毒化整個社會,成為時尚風氣,使財富迅速消耗殆盡,而且麻木人的理智,腐蝕人的斗志,使人失去進取之心。在羅馬帝國后期,一年之中節日達到170多天,慶祝活動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且也助長了懈怠懶惰之風。在曾經強大一時的西班牙帝國,社會慕求虛榮成風,在全部的六七百萬人口之中,受封貴族竟達50萬。許多人為了取得封號而傾家蕩產,這樣一來,帝國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就大大動搖了。在19世紀后期維多利亞女王執政的英國,雖然號稱“維多利亞盛世”,但是社會風氣卻向貪圖安逸舒適轉化,在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整個社會生活都日益貴族化,形成了所謂的“英國病”。

國家在上升時期一般都是生氣勃勃的,但是當到達某個頂點以后,就會走向反面,從而出現“盛極而衰”的現象。驕傲自滿常常會導致故步自封和缺乏創新,表現在社會進步上則主要是缺乏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英國強大起來是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銳意進取的結果,其衰落則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不愿更新機器、缺乏進取和創新精神。甚至當一個國家面臨巨大危機的時候,整個社會還不愿意改革,一味頑固守舊,在中國、印度、奧斯曼土耳其、伊朗等近代東方傳統大國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即使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仍然抱殘守缺,我行我素,就算是不得已進行了改革,往往也只是進行皮毛變動,繼續壓制和打擊真正的改革和創新力量,最后往往會導致更大的災禍到來。

在騎馬飛馳之際扭身射箭,蒙古獵手的靈活使他們在歐亞戰場上成了無敵的草原神兵。

廣大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國更加突出地證明了這一從進取到墮落的過程。游牧民族長期無固定住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產設備相當簡陋,經營非常粗放,基本處于靠天養草和靠天養畜的落后狀態。這種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使得這些牧民無法安定地生活,同時使他們不得不經常處于一種“進取”的狀態。他們選擇了各自的出路。阿拉伯人、西亞人、土耳其人和蒙古人騎馬馳離他們生活的草原,如狼似虎地涌入埃及、伊拉克、俄羅斯、印度或中國定居。游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擴張侵略戰爭所具有的破壞性和掠奪性是最強的。因此,在歷史的舞臺上,游牧民族常常扮演著“黑馬”的角色。

但是那些已經被他們征服的文化,不聲不響地奴役了他們,盡管表面上接受了他們是主人。他們面臨對他們來說極為殘酷的選擇:要么丟掉自己的游牧的標記,超越自己的文明史;要么把自己的文化強加到被征服者身上。但兩者都十分困難,最后的結局通常是,游牧民族在這種選擇中使自己的國家停滯不前。這種矛盾貫穿于那些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始終。由中亞阿姆河一帶西突厥烏古斯人的卡伊部落游牧民族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了統治疆域內的廣大人民,制定出了一套復雜但缺乏靈活性的制度,窒息了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最后導致了帝國的覆滅。同樣的,蒙古人統治中華帝國的時間僅僅維持了不到100年,在其他地方的統治時間也并不長久。

【延伸閱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亡

蘇萊曼一世(1520~1566年)死后的200多年間,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在內部,各地的割據勢力越來越強大,土地越來越集中,農民的徭役賦稅越來越重,國家財政出現嚴重的危機,加上民族壓迫嚴重,奧斯曼帝國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小亞細西亞各地先后爆發了包括杰拉勒運動、帕特羅納·哈利勒起義等數十次農民起義和教派起義,動搖了帝國的統治基礎。在國外,1683年,帝國圍攻維也納失敗,喪失大量土地。18世紀末兩次俄土戰爭失利,帝國所屬黑海北岸土地劃歸俄國。19世紀初,其境內的埃及、敘利亞、也門脫離控制,巴爾干半島諸國先后獨立。在帝國衰敗時,統治者的種種挽救措施均收效甚微。后英、法、俄、奧、意等加緊爭奪和瓜分了帝國在歐、非、西亞的大部分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同盟國作戰失敗后,帝國領土僅保有土耳其本部。1919年,國內爆發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1922年,國民政府宣布罷黜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廢除蘇丹制,奧斯曼帝國的歷史宣告結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成都市| 五台县| 溧阳市| 关岭| 红安县| 邓州市| 敦煌市| 阜阳市| 封开县| 富裕县| 万安县| 兴安县| 韩城市| 右玉县| 平陆县| 滕州市| 冷水江市| 名山县| 青河县| 镇远县| 噶尔县| 新津县| 无锡市| 集贤县| 固阳县| 文山县| 涟源市| 河西区| 普格县| 石狮市| 永和县| 玉林市| 嘉荫县| 上饶县| 东港市| 元朗区| 江油市| 黄骅市| 吴川市|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