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歷史(世界卷)
- 翟文明
- 2078字
- 2019-01-03 12:11:15
屠城:泄憤與威懾
前面已經提到亞歷山大曾在腓尼基的推羅屠城。由于馬其頓軍隊在推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他們認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因此,在破城之后,他們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迫不及待地向腓尼基人大肆施暴。這些從港口進城的馬其頓軍人,不論看到什么人都狠命砍殺,推羅城在大屠殺中被鮮血覆蓋了。整個城市僅有在破城前逃往赫拉克勒神廟的推羅人僥幸逃過了此劫。
在戰爭中,城池的攻堅戰尤為慘烈,成為決定勝負的重要標志。對防守方來說,由于城市往往是其最后的要塞,有必要的防御工事,因此他們將大量的兵力用于固守城池;對攻城方來說,他們所遇到的抵抗也最強大,因此必須付出在野戰中數倍的代價才能攻陷城池。勢在必得的攻城方和固若金湯的防守方在城下奮力拼殺,相持常常達到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出于泄憤和報復,攻城方破城之后,常常對城市中那些放下武器的軍人和手無寸鐵的平民進行殺戮,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
實際上,像亞歷山大對推羅城的屠殺一樣,幾乎所有的屠城都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對接下來的敵人起到威懾作用。亞歷山大之所以放縱部隊在推羅城的屠殺,是因為他想要以此來威懾和恐嚇他的對手,他認為馬其頓部隊都是訓練有素的軍人,不能再承受在推羅城一樣大的損失。屠城的行為是在告訴那些敵人,他們如果執意抵抗,那么最后的結局也只能是被屠殺,臣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布匿戰爭的受害者
這是拜占庭一壁畫的局部,描繪了羅馬大軍攻破敘拉古城時,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仍沉醉于數學的研究之中,他雙手保護著正在使用的計算工具,表情驚慌失措。
正是非理智的泄憤需要和理智的威懾需要這兩個因素的結合,使得屠城的慘劇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在布匿戰爭中,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和埃德塔尼人在薩貢托城下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艱苦卓絕的圍城攻堅戰,當薩貢托城陷落后,迦太基人就開始了血腥的大屠殺,城內的成年男子幾乎全部被殺害,金錢和其他財富盡落入勝利者之手。在敘拉古一役,敘拉古人在阿基米德設計的強大的守城武器的幫助下,頑強地抵抗了強大的羅馬軍隊的進攻長達3年多的時間,但最后由于孤立無援而被戰敗。此時的羅馬人對敘拉古人恨之入骨,而羅馬統帥也放縱士兵,想要借此來威懾那些已經叛離羅馬或正想叛離羅馬的城市和地區,那些進城的羅馬人見人就殺,見物就搶,擁有600多年歷史的敘拉古城淪為廢墟,偉大的阿基米德也在屠城中被殺害。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屠城事件更是多得無法統計。揚州十日屠城是其中的一次,它指的是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發生在清軍攻破揚州城后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由于當時南明將領史可法對清軍的殊死抵抗,清軍攻占揚州后,在揚州城內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當時的人們估計,有80萬人死于這場屠殺。實際上,揚州十日屠城是清朝用兵江南暴行的一部分,而從明末到清初,中國人口從1.4億銳減到1600多萬,整個中華大地滿目瘡痍。
由于文明的發展和國際政治力量的約束,近代以降,屠城事件似乎在減少,但也并非絕跡。

以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為開端,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在甲午戰爭當中,日本打敗了清朝的軍隊。在上圖所示的黃海之戰中,日本海軍打敗了清朝的海軍。1895年,清朝被迫在馬關接受了屈辱性的和平條件。
甲午戰爭是日本對中國和朝鮮發動的一次侵略戰爭。1894年11月21日,侵華日軍開始發動對旅順的進攻,在一天之內,李鴻章苦心經營16年,耗資數千萬兩白銀建造的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居北洋軍之首的旅順陷入了日軍之手。日軍攻陷旅順后,對市內居民連續4天進行殺戮,老弱婦孺無一幸免。在大屠殺過后,全市僅剩36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體,一共有超過2萬人遇害。
不過,這次震驚中外的旅順大屠殺只是另一場大屠殺的預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主戰場——中國大地上,中國人民和日軍展開了力量懸殊的大搏斗。1937年8月起,日軍抱著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幻想,想要直接占領當時的首都——南京,從而結束在中國戰場的戰斗。在日軍登陸上海及向南京進發的過程中,國民黨軍隊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南京10多萬守軍在經過了慘烈的拼殺后,面對大量裝備精良的日軍仍然沒有守住城池。但這些抵抗使日軍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并阻礙了日軍滅亡中國的步伐。1937年12月13日,付出巨大代價的日本侵略者占領南京。在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日軍展開了蓄謀已久的大屠殺。日軍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手段,經6個星期的血腥屠殺,在南京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30多萬人。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端殘暴的法西斯獸行。
戰爭是殘酷的,隨之帶來的屠城則是瘋狂的。一般而言,屠城者這種滅絕人性的行為不能達到震懾的目的,它只會引起更大的仇恨和反抗,而不是屈服。
【延伸閱讀】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前212年)是古希臘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之一,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他在諸多科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使他贏得同時代人的高度尊敬。公元前212年,古羅馬軍隊攻陷敘拉古,正在聚精會神研究科學問題的阿基米德,不幸被蠻橫的羅馬士兵殺死。阿基米德的遺體葬在西西里島,墓碑上刻著一個圓柱內切球的圖形,以紀念他在幾何學上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