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錄
-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 2689字
- 2019-01-03 11:59:53
只有當下才是可能被奪走的東西
每個人都可能在下一秒鐘死去,所以我們有必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假如你相信神靈的存在,那么死亡本身就不是一件讓你內心恐懼的事情,因為神不會把善良的人打入地獄;但是,如果你不相信神靈的存在,或者你認為神靈不會關心和眷顧世俗的人類,那么,生活在這樣一個既沒有神靈又沒有神的旨意的宇宙中又有什么意思呢?實際上,無論是神還是神的旨意都是客觀存在的,他們關心和眷顧世間的蕓蕓眾生。神及神的旨意,幾乎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讓人們盡量不要陷入真正罪惡的深淵。如果還有其他的罪惡,那么神與神的旨意也會讓人們盡量擺脫它。人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達到不至于陷入罪惡深淵的目的。那么,本可以讓人虔誠向善的東西,怎么會使人最終走向生活的墮落呢?宇宙可能會出于本性而忽視了這些事情,最終導致這種錯誤的發生,即善與惡竟然不分青紅皂白地降臨在好人與壞人的身上。但這一結果的發生,既不是因為無知,也不是因為有知,同樣也不是有意施展力量去防止或糾正這些事情,而且也不可能是因為其缺乏施展這種力量或能力的意志。但可以絕對肯定的是,生死榮辱、苦樂甘甜等各種事情都會平等地發生在好人與壞人的身上,卻并不一定會讓我們潛心向善或者自甘墮落。故而,這些事物本身并非具有善或惡的本性。
世間事,稍縱即逝!對整個宇宙而言,這些事物的本體消失不見了,而對時間進程而言,則是對這些事物記憶的模糊直至徹底遺忘。世間所有可感知的事物,無不具有這樣的特性。就算是那些帶有快樂誘惑或帶有恐懼的痛苦,以及那些所謂的聞名海內外的虛名都符合這一特性規律。實際上這些東西往往都是一些毫無價值、應受鄙視、骯臟不堪、容易腐敗的一潭死水而已!我們的理性力,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的理性力,也應甄別出那些用嘩眾取寵的言詞、觀點來獲得“好名聲”的偽善之輩;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死亡本身的事實原貌:如果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運用自我反省的抽象思維能力把與死亡有關的所有想象都進行逐一解析,那么他就會把死亡本身看做是一種符合自然本性的輪回運轉規律;如果對自然世界的輪回運轉還心存恐懼,那么這樣的人只能說是太小孩子氣了。但不管怎樣,死亡并不僅僅是自然世界的一種輪回運轉,同時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我們的理性力還要認識到世間俗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神的身邊的,而且也要知道人的哪個部分可以向神靠近,最后還要知曉人的這一部分可以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實現與神接近的終極目標。
人世間最可嘆可憐的事情就是如某個詩人所提到的那樣:世俗的凡人費盡心思地到處打聽并反復詢問著九泉之下的事情,或者挖空心思去揣測隔壁鄰居們的想法。他們所沒有認識到的是,其實一個人只要專注于自己心中的神靈并虔心尊奉神靈就可以讓自己功德圓滿了。在對神靈盡顯虔誠尊奉之心的時候,要擯棄腦海中的欲念和自私自利之心,切莫對來自神與人的饋贈心存不滿之情。唯有如此,才可做到內心的純潔。因為,神賜予我們的饋贈,是充滿美德、值得我們敬奉的東西;而來自人的饋贈,則由于我們相互之間的血脈相連而值得我們的珍惜與愛護;不過在有些時候,人也會在某種程度上由于對善惡的無知而值得我們的同情與憐憫,雖然這種善惡不分的瑕疵與不辨黑白的缺陷并沒有什么區別。
就算你自己應該活上三千年,甚至數萬年,但請時刻謹記:每個人所失去的不會是別的什么,而只有他現在的生活;每個人所享有的也不是別的什么,也只是他現在的生活。無論壽命長短,這一真理都同樣適用。雖然每個人的過去并不一樣,但是每個人的現在都是平等的。往事都是過眼云煙,逝去的歲月如白駒過隙。對一個人來說,無論是過去的歷史還是未來的歲月都是奪不走的,既然是一個人未曾擁有的東西,怎么可能被別人搶走呢?還有兩件事情必須銘記在你的心中:第一件事情是,所有來自永恒的事物都是外在的形式而已,而且以循環不斷的形式出現,對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在一百年還是在兩千年乃至在不加限制的時光歲月里看到的事物,都是在性質上同一的事物,并無二致;第二件事情則是,尚在人世的長壽者與即將離開人世的人所失去的東西完全一樣。因為,只有當下才是可能被奪走的東西。如果這是個客觀真理,即每人只能擁有當下,那么誰都不可能會失去一件他不曾擁有的東西。
要記住,各種學說都是一家之言。犬儒學派的摩尼穆斯提出的這個觀點的適用性也是不言自明的,只要我們能從這一至理名言中領悟到其中的內涵。
首先,在人的靈魂變成了宇宙中一個生病的膿瘡,或者說在其變成了一個多余的贅物時,它可能會對自身造成傷害,而這也是被歷史所證實過的真理。因為,為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惱怒發愁的做法,實際上是對我們本性的背離。其他事物的本性中也或多或少包含著這種類似的本性。其次,當人的靈魂被人排斥和惡意攻擊的時候,它也會對本身造成傷害,那些容易憤怒之人的靈魂就是最好的例證。第三,靈魂之所以會傷害自身,往往都是在它無法承受快樂或痛苦的時候。第四,在靈魂扮演一個角色時發生言行違背真意的時候,就會造成自我傷害。第五,當靈魂允許肉體漫無目標地行動,而且在不假思索、不辨真相的情況下為所欲為的時候,也會造成自我傷害的惡果。因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必須在符合最終目標的情況下才是正確合適的做法。而理性動物的言行之本,就是要學會依照理性以及古老城邦、政府的法律去做事。
一個人短暫倉促的一生,只是蠻荒宇宙中的“一粟”,而宇宙物質才是其巨大的“滄海”。人的感知總有不足的地方,而人的身體也會塵歸塵、土歸土。靈魂也只是最大打轉一會兒功夫的漩渦,而命運實際上是無法占卜的,最后,所謂的聲望也只是沒有真憑實據的虛名。總而言之,人類肉體所有的一切仿若匆匆逝去的水流,人的靈魂內在也只是黃粱一夢,隨時可能在世間蒸發,生命總是在一場戰爭中度過,我們都是生命的匆匆過客,所有的好名聲在我們死后歸于湮滅。既然如此,人還需要什么信念上的引導呢?答案就是:哲學,而且哲學是唯一的解答。真正的哲學可以成為我們心中的守護神,讓我們免受暴力與傷害,讓我們可以不被世俗的痛苦與歡愉所侵擾,也不去做漫無目的的事,不會犯錯或做出偽善的事情來,最后,我們也不必執著于需要別人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迫切心情之中。除此之外,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要坦然面對并欣然接受。事情的發生之地便是它的根源之地,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最后,不如用一種視死如歸的心情去面對死亡。死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堆生物組成元素解體而已。而既然在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不會使元素本身受損,那么我們又何必去牽掛和擔憂所有組成人體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既然死亡是符合自然法則的,那么符合自然法則的東西本身當然就不是什么罪惡了。
寫于卡爾農圖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