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的突破全集
- (美)卡耐基 翟文明
- 2302字
- 2019-01-03 12:01:23
要把握說話的分寸
中國有句古話含有十分深刻的哲理,那就是:“過猶不及。”意思是說超過一件事情所要求的范圍,跟沒有達到它的要求是一樣的,都是不可取的。
這句話運用到口才訓練中也照樣有用。我在前面說過,我們要鼓起勇氣,站起來說話。但是我也同樣說過,要多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要使自己說得過多。不說話和說得太多,都是你當眾說話必須要避免的。這就是說,你要注意把握說話量,既不能說得太多,也不能說得太少。
另外,你在說話時也要注意把握說話程度,雖然這好像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比如,當你要贊美一個人有學問的時候,你既要讓對方知道你是真心地敬佩他,也不要贊美得過分,免得讓對方誤解你有什么不良企圖,從而懷疑你的真誠。真誠的贊美一般是符合實際情況或者與實際情況稍有出入,但是過度的贊美卻是遠遠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比如,你看到一個患了癡呆癥的小孩時,你卻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孩子看起來很聰明!”不論你有多么真誠,他的母親都一定會以為你不懷好意,甚至會以為你是在諷刺她。但是你如果說:“你的孩子看起來很健康!”這樣,效果就會好很多。
當你需要指出對方的缺點的時候,你既要讓他知道自己確實有缺點、必須加以改正,又不能傷害他的自尊心。
美國陸軍第542分校的士官長哈雷·凱塞在訓練預備役軍官時,面臨著一個問題:預備役軍人往往認為自己是老百姓,所以不愿按照規定把頭發剪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前正規軍的士官長通常會對這些軍官吼兩聲,然后命令他們把頭發剪短。但是凱塞并不愿意這么做,因為這會傷及他們的自尊。
于是,他這樣對軍官們說道:“各位先生,你們都是領導。你們知道,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方法了,所以,你們最好為你們所領導的人做個榜樣。大家都知道軍隊對頭發的規定。雖然我的頭發比你們有些人的頭發要短得多,但是今天我也去理發。你們可以對著鏡子看看,如果你們想做個榜樣的話,是不是應該理發了?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會幫你們安排時間去營區理發部理發的。”
結果,有幾個人去鏡子面前看了看,下午就去理發部理了發。次日,凱塞在對軍官講評的時候說,他已經在部隊里發現有些人已經具備領導者的氣質了。
凱塞并沒有對他的軍官們進行嚴厲的批評,這就說明他掌握了說話的分寸,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當然,你還需要在別的更多的地方注意說話的分寸。比如,你應該謙虛,但是卻不能過于謙虛,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很虛偽;當你被邀請起來說話的時候,你不能一個勁地向聽眾表示你沒有做多少準備,這樣他們會厭惡你的。
不同的分寸需要針對不同的人。如果他是你的朋友,你可以對他開玩笑,他不至于對你發火,但是如果你過多地對一個剛剛認識的人開玩笑,他很有可能嘴上不說,心里卻已經對你不滿。你可以對這個朋友開玩笑,卻不能對那個朋友開玩笑,這并不代表前一個朋友與你的關系好一些,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當你決定開玩笑時,首先要注意你的這個朋友是否經得起你的玩笑以及他能夠忍受的限度。如果此人平時就喜歡和大家一起開玩笑,任你開玩笑他也不會動氣,那么你可以選擇他。但是有的人雖然喜歡跟人開玩笑,但一經別人取笑卻既無立刻還擊的聰明才智,又無法接納別人的玩笑,結果只能在心里生悶氣,這樣你最好別選擇他。
還是以開玩笑為例,即使對經得起玩笑的朋友,你也不能過分地開玩笑。據我觀察,普通的一句玩笑是一般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你專對一個人開玩笑,那么這個人即使再大度也會被你激怒的。一般而言,開玩笑要避免傷及對方的自尊,如果使對方太難堪,就會失去開玩笑的意義。
分寸還要針對不同的場合。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你需要一定的莊重和禮貌,這樣能使你得到別人的好感,但是也不宜過于死板;而在比較隨意的場合,如果你還那么莊重和禮貌的話,你會被認為死板和不易親近,當然,也不能過于狎昵。
同樣地,我在前面提到過要跟別人分享你特殊的經驗,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談話方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支持你向所有人公開自己的全部秘密,也不是要你一味地說自己的事情。事實上正好相反。你只要想一想,你真的想知道鄰居得了什么樣的膽結石嗎?你希望聽你的朋友沒完沒了地談論他在丈母娘家度過周末嗎?你根本不會感興趣,因為這些東西對你沒有用處。而一個人之所以對你的話題感興趣,是因為你的事情對他來說有用。
這么說來,要把握說話的分寸確實很麻煩,但這又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問題外,下列幾個方面也值得你注意:
稱呼問題
正確恰當的稱呼,既體現了你對對方的尊敬和你們之間的親密程度,又反映了你的素質。人們通常對稱呼十分敏感,尤其是初次交往的時候。有時稱呼不當會使交際雙方產生嚴重的交流障礙。
稱呼不僅僅是一種禮貌。不論你怎么去稱呼他人,你必須強調這樣的一些意思,即“你很重要”、“你很好”、“我對你很重視”。這一點我將在以后詳細講述。
把握說話的分寸
⊙講話盡量符合客觀實際,不要夸大其詞。
⊙要拿出你的真誠來,使對方非常相信你。
⊙懂得什么時候說什么話、什么場合說什么話。
⊙把你應該說的話說完,把你的意思表達清楚,不要說你不應說的話。
詢問健康狀況
需要注意,對初次見面或你還不熟悉的人,一般不要詢問對方的健康狀況,這會讓人覺得很唐突。只有當和很親密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你才需要對他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
有爭議性的話題
除非你很清楚對方的立場,否則應避免談及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如宗教、政治、黨派問題等。
他人的隱私
對對方的問題可以表示關心,但是涉及他人隱私的問題則不要輕易接觸,比如對方的年齡、薪酬等。
個人的不幸
不要和他人提起他所遭受的傷害,比如他離婚了或是有家人去世等。當然,如果對方提起,則要表現出關心,要讓他知道你很同情他,但是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問他不想告訴你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