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牌可能更壞
人有時候看到自己手中的牌不怎么樣,于是便會想別人的牌一定會很好,怪自己的手氣差。而事實上,別人手里的牌可能更糟糕,如果他能贏牌,那只是出牌人會打而已。
有時候我們心情沮喪,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拿了一手的“壞牌”。
有一個國王,他常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為將來的前途而擔憂,整日郁郁寡歡,于是他派大臣四處尋找一個快樂的人,并要把這個快樂的人帶回王宮。
這位大臣四處尋找了好幾年,終于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個貧窮的村落時,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循著歌聲,他找到了正在田間犁地的農夫。
大臣問農夫:“你快樂嗎?”農夫回答:“我沒有一天不快樂。”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圖告訴了農夫。農夫不禁大笑起來,他又說道:“我曾因為沒有鞋子而沮喪,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
生活中,有人為低工資而煩惱,但猛然發現鄰居大嫂已經下崗失業,于是又暗暗慶幸自己還有一份工作可以做,雖然工資低一些,但起碼沒有下崗失業,心情轉眼就好了起來。很多人總是看重自己的痛苦,而對別人的痛苦忽略不計。當自己痛苦不堪的時候,要是能夠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痛苦的程度就會大大減弱。當自己興高采烈的時候,應多向上比,會越比越進步;當自己苦惱、郁悶的時候,應多向下比,會越比越開心。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多看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抓住自己的缺點或不曾擁有的東西不放。
從前有一個流浪漢,不知進取,每天只知道拿著一個碗向人乞討度日。終于有一天,人們發現他餓死了。他死后,只剩下了那個他天天向人要飯時用的碗。有人看到了這個碗,覺得有些特別,就帶回家,仔細研究后發現,原來流浪漢用來向人乞討的碗竟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法華經》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窮人探訪一位有錢、有地位的富翁。富翁同情他,故熱誠款待,結果窮人酒醉不醒。恰好這時官方通知富翁有要事需要他處理,富翁想推醒窮人,向他告別,但窮人沒醒,富翁只好悄悄地把一些珠寶塞進他的破衣服中。
窮人醒后,渾然不知,依然如同往常一樣四處流浪。過了一些時日,兩個人偶遇,富翁告訴他衣服中藏寶的真相,窮人方才如夢初醒。
原來這么多日子以來,自己連身上有“小寶藏”都不知道!
其實,自己的身上就具有很大的潛能,只是大多數人都毫無察覺。
20世紀90年代,由于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香港經濟蕭條,各行各業傳來裁員的消息,社會上一下子出現了很多的“窮人”。有些人怨天怨地,自暴自棄;有些人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人們都指望老天爺搭救,幻想買六合彩、賭馬、打麻將能發財。這時一位學者站出來呼吁說:“大家為什么不冷靜地反省、思索,面對經濟不景氣,自己還有哪些潛藏的本事、才能沒有發揮?憑自己的實力、條件,還有哪些事業、工作可以去拼搏?”
網上有這么一幅比較流行的漫畫:
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覺得自己過得很不幸,終于有一天她真的決定跳樓自殺。身體慢慢往下墜,她看到了十樓以恩愛著稱的夫婦正在互毆,她看到了九樓平常堅強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八樓的阿妹發現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七樓的丹丹在吃她的抗憂郁癥藥,六樓失業的阿喜還是每天買7份報紙找工作,五樓受人尊敬的王老師正在偷穿老婆的內衣,四樓的Rose又要和男友鬧分手,三樓的阿伯每天盼望有人拜訪他,二樓的莉莉還在看她那結婚半年就失蹤的老公的照片。在她跳下之前,她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而現在她才知道,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煩惱。看完他們之后她覺得其實自己過得還不錯……可是已經晚了。當她掉在樓下的地上時,樓上所有不幸的人同時感慨:原來自己的生活還是美好的,還有人比他們更不幸。
這幅漫畫很貼切地展現了生活中許多人的想法,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是如何美好,總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個,而事實并非如此。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就像這個美麗的女子在跳樓時所看到的那樣,誰都不是生活中的寵兒,只是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而已。堅強的人最終嘗到了生活的美味,意志薄弱的人最終被生活所淘汰。
所以,我們不要總把眼光局限在自身的壞牌上,實際上,別人手中的牌也并非都是好牌。這樣去想,你才不至于太自卑、太絕望,才能保持必勝的信心,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