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政治:匯率政策的政治經濟學
- (美)杰弗里 A.弗里登
- 584字
- 2019-01-03 10:37:23

這一理論研究的重點是,不同經濟主體(企業、產業和經濟利益集團)的匯率政策偏好不同,政策應該分別激勵。一個產業的特性,包括其對匯率的風險敞口,以及匯率變動導致的相對價格對其的影響,決定了其匯率政策偏好。在開放經濟內,匯率影響著所有國民經濟主體,因此要理解匯率政策是如何產生的,或多或少需要對國內的政治經濟學有完整的了解。
匯率政策的選擇要從兩個相關維度考慮:制度(固定或浮動)以及水平(升值或貶值)。對于前者,可以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嚴重依賴國際貿易、國際投資或金融聯系的經濟主體都偏好穩定的匯率:金本位、固定匯率、美元化以及歐元化,因為這會降低與其國際活動相關的貨幣風險。而對于后者,則可以認為貿易品的生產者偏好本幣貶值,以提高其產品的相對價格,而非貿易品和服務的生產者則具有相反偏好。匯率變動的幅度能傳遞到國內市場價格,因此對政策偏好有重要的影響。傳遞效應有限的商品生產者(如由于大量的產品差異化)則更喜歡固定匯率而非貶值。雖然可以從多種角度對這一分析思路進行擴展,但用三種因素來解釋匯率政策偏好即可:國際風險敞口、可貿易性和傳遞效應。相信這會給匯率政治學更廣闊的分析奠定基礎。
本章余下的部分將詳述上述觀點。首先陳述這一研究的因變量;然后提出理由以及大量經驗性證據;接著對匯率經濟學和政治學的其他學術觀點做一個簡要總結,以使這一研究構建于更豐富的文獻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