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2)
書名: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作者名: 姚余棟本章字數: 880字更新時間: 2017-10-24 13:18:21
總的來看,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金融環境,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增長,貸款結構繼續改善,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有一定程度緩解。2014年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12.2%。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6%,比年初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12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77%,比年初下降0.42個百分點。下半年以來,貨幣增速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長有所放緩,與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表外融資收縮、部分軟約束主體擴張放緩以及監管措施強化等有關。貨幣金融環境的穩定為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和轉型升級創造了較好的宏觀環境。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就業形勢穩定,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較好實現了2014年主要宏觀經濟預期目標。
二、做好2015年貨幣政策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進入深刻的再平衡調整期,這一進程仍未完成。我國經濟也正處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疊加的階段,從增速變化、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等角度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特征更趨明顯。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和韌性較大,經濟社會領域改革持續推進激發經濟活力,長期持續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但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面臨著不少老矛盾和新挑戰。從國際上看,全球經濟再平衡調整過程中各板塊經濟運行和宏觀政策分化,受美國經濟走強影響美元將進入加息通道,但具體時點和步伐還不確定,歐日貨幣政策將持續寬松,但節奏和力度也都有不確定性,政策分化的溢出效應加大,國際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和跨境資本流動可能進一步擴大,地緣政治等非經濟擾動因素也比較多,環境復雜多變。從國內情況看,內生增長動力尚待增強,財稅、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推進以及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也會對全社會投資行為等產生影響,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過程中經濟和物價下行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并難免伴隨一定的風險暴露,同時全社會債務水平仍在上升,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并存,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風險的任務還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