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望色診病

中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有“諸病于內,必形于外”的記載。意指體內五臟六腑發生了病變,必然會在體表有所反映,面色就是體表反映之一。不同面色代表不同的健康狀況,中醫認為面色是人生理、心理健康的一面鏡子。

面色與臟腑病變的關系

肺臟有病變時面色常常發生如下變化:

1 兩眉間發暗,為肺部久病。

2 右側臉頰,特別是顴骨處發紅,為肺有熱病,但是在未發將發之時。

3 肺初病者,特別是初受風邪,在面部表現為兩眉上發白。

4 喘息鼻張者為肺病已久。

肝臟病變時面色常常發生如下變化:

1 鼻梁中部發暗、發銹,為肝部久病。

2 兩目下發青,面色污濁,像總也洗不干凈,為肝病初起。

3 左面頰特別是靠近鼻翼處出現暗紅色,為肝未病將病之時。

如何觀面色?

中醫認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為肝病,色赤多為心病,色黃多為脾病,色白多為肺病,色黑多為腎病”。這種說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內在聯系。

觀面色要注意“色”和“澤”兩個方面。一般來講,不論什么顏色,如為鮮明、榮潤的,表示病變輕淺、氣血未衰;如為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氣大傷。

面色與臟腑病變的關系

腎臟有病變時面色常常發生如下變化:

1.整個面色黎黑垢濁,下眼瞼腫,色黑,為腎久病。

2.下巴暗紅色。

心臟有病變時面色常常發生如下變化:

1.印堂暗紅,為心久病。

2.上下兩唇出現赤色為心病初期。

3.舌卷短、兩顴出現界限分明的赤色為心病已久。

脾臟有病變時面色常常發生如下變化:

1.鼻頭色暗黃,兼有丘疹,為脾胃病已久。

2.整個鼻梁色黃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澤暗淡,臉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為脾病漸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台北市| 阿图什市| 河源市| 年辖:市辖区| 安平县| 英吉沙县| 麻栗坡县| 凤凰县| 文水县| 中宁县| 神木县| 金堂县| 增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修水县| 安平县| 苏尼特右旗| 晋中市| 岑溪市| 光泽县| 永善县| 怀仁县| 元江| 北票市| 汉寿县| 大宁县| 曲阳县| 惠州市| 辽宁省| 怀安县| 神农架林区| 阿克| 昭平县| 兴国县| 四子王旗| 富阳市| 莱州市| 龙井市| 门头沟区|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