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 孫樹俠 高海波等
- 871字
- 2019-01-03 06:04:33
紅薯
補脾益氣·清腸通便
熱量 150千卡
精選潤腸蔬果
蔬菜/根莖類
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寬腸胃、通便、涼血止血、解毒的功效。紅薯鮮品或干品能利肝潤肺,滋陰補脾,補氣通便。紅薯粉適用于中暑、發熱、咳嗽、音啞等癥。

別名
甘薯、番薯、山芋、紅山藥。
適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食用部分
地下塊根,莖葉。
藥用部分
塊根,藤,莖葉。
各部位的藥用功效
塊根 治病毒性肝炎,便秘,痢疾,感冒,濕熱黃疸,瘡毒,凍瘡,乳瘡,脾虛水腫,瘡瘍腫毒。
用量用法:生食或煮食、烤食。
外用:搗敷。
莖葉 治霍亂,吐瀉,便血,血崩,癱瘡腫毒,抽筋。
用量用法:15~60克,水煎服。
外用:搗敷。
藤 治吐瀉,便血,血崩,乳汁不通。
用量用法:15~60克,水煎服。
外用:搗敷。
營養專家

醫生提示
胃酸過多者不宜多食,否則會反酸。
腹脹滿者,食后易擁塞不通,勿食或少食。
生了黑斑病的紅薯有毒,不可食用。
濕阻中焦或氣滯食積者,慎食。
中醫對癥食療方
肝硬化腹水,水臌腹脹
【材料】鮮紅薯嫩葉苗,鮮空心菜嫩葉各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將前二者一同搗爛,加紅糖調勻,外敷在肚臍部。
褥瘡
【材料】鮮紅薯塊根適量。
【做法】將紅薯洗凈去皮,切碎搗爛,外敷患處,2小時換藥1次。
甲溝炎
【材料】鮮紅薯葉適量,白糖適量。
【做法】將紅薯葉搗爛,加上白糖調勻,外敷在患處,一日更換1次。
肚子痛,腹瀉
【材料】紅薯藤90克,食鹽少許。
【做法】將紅薯藤洗凈,切段,加食鹽一同炒成黃色,再加水煎服。
產后乳汁不足
【材料】紅薯葉180克,豬腩肉適量。
【做法】二者煎湯飲用。
糖尿病
【材料】鮮紅薯葉45克,冬瓜90克。
【做法】將二者一同燉爛服用,一日2次。
產后便秘
【材料】紅薯150克,蜂蜜適量。
【做法】先將紅薯去皮切小塊,加適量的水煮至熟爛,加蜂蜜調勻服用。
夏暑吐瀉
【材料】紅薯莖葉60克。
【做法】將其洗凈,加水煎服。
藥材小常識

蔥白
發汗解表、通陽、解毒。可以治療傷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等疾病。

酸棗仁
養肝、寧心、安神、斂汗。主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等病癥。

竹茹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多用于痰熱咳嗽、胃熱嘔呃、驚悸失眠等癥狀。
蔬果廚房
冰汁紅薯圓

材料:
紅薯600克、棗(干)70克。
做法:
紅薯去皮,削切成塊;紅棗用熱水泡漲,取出棗核。油燒熱,放入紅棗,稍炸,撈出碼放碗底;紅薯放在油中浸炸,炸至色澤金黃時撈出,和冰糖(碾成碎塊)拌勻,放在紅棗碗中,大火蒸熟,翻扣在盤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