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堅守自我能量,不做第二個誰
- 正能量:人人都是NO.1(書立方·心享悅讀)
- 楊玉萍編著
- 1597字
- 2016-06-12 13:21:19
前面我們講過,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場。
不過,這個能量場并非只有強弱之分,它如同人的指紋、聲音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既有強弱之分,也有內容之別。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自我能量的過程;而成功,則是我們充分挖掘自身能量、利用能量的結果。
如果我們生來是一只鷹,那么就要不斷鍛煉自己翅膀的肌肉,挖掘出自己會飛的能量,然后憑借這個本領翱翔天際;假如我們生來是一只虎,就要學會挖掘自我狩獵的本能,直到自己憑此能力占山為王。
這其中蘊含這樣一個定律:順應自己的能量場,在已有的基礎上挖掘自己最大的潛能,是成功最正確、最簡單的途徑。試想,如果一只鷹希望能夠在地上奔跑著捕捉獵物,而一只虎妄想自己能夠飛向天空,那么不管它們原本的能量場有多強大,用盡辦法進行自我挖掘,最后的結果也會不盡如人意。也就是說,我們要堅守自我能量,在堅持本色的基礎上尋求成功,而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功方法,妄想做第二個誰。
柏林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剛剛步入樂壇的時候,他每個月只能掙到120美元。當時,另一位美國音樂家奧特雷在音樂界如日中天,享有盛名。他對柏林的天賦和能力非常欣賞,經常關照和指導柏林。甚至有一次,他請柏林考慮做他的秘書,并許諾他每月800美元的薪水。
或許是對柏林才華的高度欣賞,奧特雷在做出邀請之后,又對柏林說了這樣一番話:“柏林先生,如果您接受我的邀請,我可以盡力提供幫助,使您成為一個二流的‘奧特雷’;如果您拒絕我,堅持做自己,那么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變成一流的柏林!”
柏林考慮良久,最終聽出了奧特雷話語中的激勵,沒有去當他的秘書,而是獨自在音樂的道路上奮力拼搏,終于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雖然柏林面臨的選擇題,我們在今天看來并不難,但在當時那樣的情境之下,能夠放棄金錢和名利的雙重誘惑,堅持走一條艱苦的創作道路,并且要面臨一個毫無所知的將來,柏林還能堅持做自己,實屬不易。而他最終所獲得的成就,也是對這種選擇和堅持的最佳肯定。
無獨有偶,當年卓別林初入影壇時,導演堅持認為,他要成才,一招一式都得向當時很有名氣的一位德國喜劇演員模仿學習。卓別林考慮良久后,毅然決定放棄模仿,潛心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就這樣,憑借著自己的本色表演和艱苦奮斗,卓別林最終成為了一代喜劇大師。
正如作家愛默生所說:“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不論好壞,你必須保持自己的本色。雖然廣大的宇宙之間充滿了好的東西,可是除非你耕作那一塊屬于自己的田地,否則絕無好的收成。”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踩在名人肩膀”上、使人快速成名的媒介——模仿秀。一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憑借自己與某位明星的外型、聲音等方面相似的特點,參加各類模仿秀節目,聲名鵲起。不過,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即使某個人模仿得再像,其引起的波瀾也只是一時的,榮譽和掌聲就像煙花一樣轉瞬即逝。在模仿秀節目興起的二三十年間,至今也沒有哪個“山寨明星”能夠在娛樂界站穩一席地位,絕大多數都很快被人們遺忘了。
就連模仿秀節目的制作者也表示:“永遠靠模仿過日子就失去了個性。模仿偶像,永遠成不了偶像;模仿巨人,則會永遠是侏儒。這是大家知道的道理……模仿到有了一種社會知名度了,必須在創新中找回自我,因為模仿不可能成為一個人一生追求的藝術。”
卡耐基說:“讓我們不要模仿別人。讓我們找到自己,保持本色。”事實就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于自己與眾不同的能量,只有找到自我能量的“用武之地”,才能將能量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因為保持了自己的本色,堅守了自我能量,才登上了成功者的寶座!
冠軍法則
妄想以自己的能量去復制他人的成功,這樣的人多半成不了大事;即使小有成就,也永遠無法有自己的特色。相反,學習別人的長處,汲取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用來演繹自己精彩的人生,這才是聰明人的選擇,也才不枉上天賜給我們那些獨一無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