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之道,圣學綱目:史幼波《大學》講記
- 史幼波
- 1166字
- 2019-01-03 06:17:12
推薦序
祖燈慧焰 繼往開來
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廣東四會六祖寺方丈
欣聞史幼波居士的國學經典講修系列叢書即將出版,特囑予作序,在致以最誠摯祝賀的同時,對于古圣先賢之慧燈延續能夠真正后繼有人,也深感寬慰和欣喜。
《心經》是佛教的總綱,也是生命的終極密碼;《易經》被儒家譽為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之一,也是通達宇宙人生奧義的生命地圖;《大學》是儒家通達生命本源的綱目;《中庸》是儒家實證生命實相的內核心法與竅要;《周子通書》是儒家通達人生、直趨真理的基礎;《禪與易》以“方山易”的內核彰顯了“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的禪者心髓。在史幼波居士行云流水的講述中,這些古籍經典的內核被層層剝開,一切都清晰明亮了起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中華文明的最核心智慧的傳承與傳播道路上,歷代祖師最為關懷和重視的就是道心的開發與培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誠非虛言。真理是涵容一切的,一切古德智慧傳承的關鍵就是需要不斷地能夠有人悟道、有人證道。
史幼波居士,早年以詩人和知名媒體人的形象進入大眾視野。其后為探究文化的源頭及解決自身對生命的困惑,先后參究多位密宗上師,于紅塵滾滾中潛移密運,得以發明心地。后得遇當今禪宗大德馮學成先生,經多方鉗錘,引為棟梁,并得以親近禪宗碩德佛源老和尚。近年來又往參臺灣百丈山慧門禪師等大德,于諸仁者耆老處,至心參叩,日益圓明自在,誠可贊嘆!
受馮學成先生囑托,史幼波居士在接任四川龍江書院第二任院長期間,即以意氣風發之氣象,將儒釋道的核心智慧做了系統梳理。后受六祖寺的邀請,也陸續承擔了柬埔寨“西哈莫尼國王大學——國際惠能禪學院”的教授和六祖寺禪文化大學堂導師等工作,并受六祖寺的囑托和東莞居士的禮請,承擔了東莞“慧韜書院”的組建工作并任院長至今。
傳統書院作為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曾經在歷史上,立足對中華文化內核的揭示及道智的開發,對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非常優良的道統及學統。而當代書院的創立及呈現,也在中華文明核心智慧及核心價值與當代社會大眾普遍需求間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橋梁。一切教化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眾生的究竟幸福與解脫。當代書院若能夠立足于生命的究竟智慧,能夠開發大眾生命智慧的源頭活水,以大胸懷、大視野、大格局,“化現代、現代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
一方面有虛云長老和太虛大師這兩位當代佛教奠基人一脈相承的法雨法脈的滋潤灌養,一方面有成都居士禪的道統洗滌,同時深具中國優秀知識分子深厚的學養與人文關懷精神,史幼波居士以現代書院為載體,對傳統文化最高明、最核心的智慧的開發與傳播做出了卓絕的努力。對此,在表達由衷贊許的同時,也衷心期望以“慧韜書院”為代表的一大批為無量眾生謀取究竟幸福的行者們,繼往開來,再傳佳音。
以此為序,以為推介。
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