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之道,圣學綱目:史幼波《大學》講記
- 史幼波
- 1245字
- 2019-01-03 06:17:15
何為大人境界
其實,這個“大人”的境界我們也并不是完全做不到。我們每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往往都會偶然露出這個“大人”的境界,只不過我們平常沒有留意,一閃念而已,然后就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癡心妄想把我們“大人”的品行給遮蔽了。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天地的德是什么?天,指的是高遠、寧靜、澄澈,它覆蓋一切,擁有一切,這是天的德行。大人與天的德行相合,當你面對天的高遠、天的博大,天覆蓋一切萬物,知道敬畏,知道敬天,心生敬意,你自然就與天德相合了嘛。地的德呢?地大物博,它的深厚能夠承載萬物。我們面對大地,大地能夠滋養萬物,我們知道感恩,那就是與大地的德行相合嘛。
我們現在一說,大家就明白了,面對天的高遠應該敬畏,面對大地的恩情應該感恩,這就是與天地相合。但是,人往往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情,在具體的事情上面,就不知道天高,就不知道地厚。你不知天高地厚,你就不能與天地合其德。達不到的目標,做不到的事情,偏偏要去做,那你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天高,不知地厚,不知敬畏,不知感恩,你與天地就不能合其德。如果你知道這些,隨時能夠做到知天高地厚,那你就是與天地合其德了。
“與日月合其明”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之所以精神不明亮,判斷事物出現錯誤,往往就是因為我們陷入其中,陷入這個局中。哎,這人真笨,要是我的話,就會怎么怎么做,大家都愛這么說話。但是,一旦自己陷進去,就被蒙蔽住了,就不能“明”。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把個人的小我利益放下,把自己的心胸放得更寬更大,隨時能夠從局限狹隘的小我里面跳出來,你的智慧就出來了,判斷事情就會很準確。這就是與“日月合其明”的感覺。
“與四時合其序”也是如此,很簡單,每個小孩子都會與四時合其序,春夏秋冬我們都會隨季節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管是飲食還是穿衣,都是按照四時輪回的道理來做的。當然,話說回來,有些人不按這個四時的順序,去煉這“功”那“功”,大冬天下大雪,光膀子光脊梁去煉什么功,這就是與四時不合其序,再嚴重的,就容易走火入魔。人生來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睡就睡,多自然啊!可有的人卻非要多少天不吃東西,而去采煉什么氣息,煉什么氣功,妄圖打破自然的進程。這也是不與四時合其序。
“與鬼神合其吉兇”也容易理解。孔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古人指的“鬼神”不是我們從一些鬼片中看到的“鬼神”。古人所說的“鬼神”,鬼,是自己的祖先,要供奉自己的祖先;神,就是祖先里面功勞最大的,“聰明正直,死而為神”。一個人在人世間做到了聰明正直,德行合一,死后就會變成神,而一般的人死后就變成鬼。怎么能“與鬼神合其吉兇”呢?實際上很簡單,小孩子都會“趨吉避兇”嘛!關鍵問題是什么呢?就是怕我們“利”字當頭,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就不知道吉兇了,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可以鋌而走險。那些因為貪腐下課的官員,也基本上是沒有“與鬼神合其吉兇”的,都是被貪欲利益拉下馬來。反之,一個正常的遵紀守法的人,跟我們在座的各位一樣,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這就是“與鬼神合其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