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感:心理、大腦與人際關系的新觀念
- (美)丹尼爾·西格爾 黃玨蘋
- 373字
- 2019-05-27 18:11:30
前言 潛入心靈的深海
人內在的心理世界,如同一片深海。那是一個奇妙而豐富的世界,充滿了想法、感情、記憶、夢想、希望和心愿。當然,它也是混沌動蕩的,我們能在那里體驗到所有積極情緒的黑暗面——恐懼、懊悔、擔心、遺憾、夢魘。當這片內心的深海似乎要淹沒我們,即將把我們拉入黑暗的深淵時,我們會覺得好像就快溺死了。
有誰會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我們常常被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受搞得不知所措,這些情緒有時會一掠而過,比如某天工作很不順心,與愛人爭吵,被不得不參加的考試或不得不做的產品展示搞得精神緊張,或者只是一兩天莫名的情緒低落。然而,它們有時似乎很難對付,仿佛成了我們最根本的組成部分,無法加以改變。我稱之為“第七感”的技能就來自這里。掌握了第七感,便擁有了一種蛻變工具。第七感具有將我們從某些心理模式中解放出來的潛力,那些心理模式會阻礙我們擁有最圓滿、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第七感
第七感是發展情商和社交商的重要基礎,它是一種專注的注意力,使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它有助于我們感知自己的心理過程,又不會被這些過程侵襲;它使我們能夠擺脫根深蒂固的行為以及習慣性的反應,遠離可能會陷入其中的被動的情緒循環。它使我們能夠正確理解并馴服自己的情緒,不被這些情緒壓垮。想一想“我是悲傷的”與“我覺得悲傷”這兩種說法之間的區別,這兩種陳述也許看起來很相似,但它們之間其實存在著深刻的差異?!拔矣X得悲傷”暗示著能夠意識到并承認這種情緒,不被這種情緒損害。專注的技能是第七感的一部分,它使我們有可能看到內在有什么,接納它,并在接納中放下,最后轉化它。
你也可以把第七感想象成一種非常特殊的鏡頭,透過它,我們能夠比以前更清楚地感知自己的心理。這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鏡頭,一旦擁有,我們便能深深地潛入內心的那片海,探索自己以及他人的內心世界。作為人類特有的能力,第七感使我們能夠密切地、細致地、深入地檢視自己思考、感受和行為的過程,重新塑造、重新定向內在的經驗,從而使我們對日常行為擁有更多的選擇自由,對未來擁有更大的創造力量,使我們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
非常有趣的是,基于神經科學的研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通過培養第七感的技能,我們能創造心理與情緒的改變,這些改變涉及大腦的物質層面。通過發展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心世界的能力,我們便擁有了重新塑造神經通路的“手術刀”,從而促進了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腦區的生長。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詳細闡釋這方面的內容,因為我相信,對大腦機制的基本了解能幫助人們認識到改變的潛力有多大。
然而,改變永遠不會就那么發生,我們必須為此付出努力。盡管在內心的大海中航行的能力,即第七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潛能,但有些人可能在日后才會更明晰,或者有些人比其他人擁有更多這方面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會自動出現,就像我們天生擁有肌肉,卻需要鍛煉才能成為運動員一樣??茖W現實告訴我們,要發展這種必要的能力,我們需要某些經驗。以我之見,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為我們提供了在內心大海中游泳的啟蒙課。如果我們很幸運,在生命的早期擁有父母的愛,有安全的依戀關系,我們便具有了發展第七感的基礎。不過,即使缺乏早期的支持關系,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一些特定的行為和經驗也能夠培養出第七感。正如你將看到的,無論你擁有什么樣的早期經歷,第七感是一種每個人都能通過磨煉獲得的技能。
在我剛開始研究心理的本質時,日常的語言中沒有一個專門的詞語能準確傳達我們理解自己的想法、情緒、感覺、記憶、信念、態度、夢想及幻想的方式。當然,這些心理活動充斥著我們日常的生活,我們不需要為了體驗它們而學習一項技能。那么,我們是如何發展出理解一個想法,而不只是擁有這個想法的能力的呢?我們是如何知道它只是一個心理活動,從而不受它的控制呢?我們如何能接納心理的豐富性,而不只是對它的映像作出反應呢?我們如何能引導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不被它們驅使呢?我們如何能知道他人的心理,從而真正地理解它們來自哪里,并作出更有效、更富有同情心的回應呢?
當我還是位年輕的醫生時,沒有一個現成的科學或臨床的術語能用來形容這種能力。為了幫助我的病人,我杜撰了“第七感”這個概念,這樣我們就能夠一起探討這種重要能力了,它使我們能夠看到并塑造心理的內在活動。
五種感官使我們得以感知外部世界,聽到小鳥的歌唱或毒蛇的“咝咝”聲;還讓我們能在繁忙的街道中穿梭,聞到春天轉暖時土地的味道。所謂的“第六感”可以使我們感知身體的內在狀態,比如表示恐懼或興奮的心臟狂跳,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覺,以及引起我們注意的疼痛。第七感是我們向內看,感知心理的能力,它反映了我們的感受,是獲得幸福所必需的能力。
正如我想在這本書中向你展示的,這種必要的技能能夠幫助我們提高社交商及情商,將混亂的生活變成幸福的生活,創造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商業領袖及政府領導人曾對我說,理解心理在團隊中如何發揮作用使他們變得更有效率,也提高了組織的生產力。醫學及心理健康領域的臨床醫生告訴我,第七感改變了他們對待病人的方式,將心理置于治療工作的中心,幫助他們創造出新穎的、有實用價值的干預方法。了解第七感的老師學會了在教學時考慮到大腦,并以一種更深入、更持久的方式教導學生。
在個人生活中,第七感為我們提供了探索自我的主觀本質的機會,并創造了一種具有更深刻意義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們的內心世界更豐富、更容易理解。一旦擁有了第七感,我們便能夠更好地平衡情緒,獲得內心的平靜,從而應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壓力。通過集中注意力,第七感也有助于身體與大腦之間實現內穩態。內在的平衡、協調與適應構成了健康的核心。最后,第七感能夠改善我們與朋友、同事、配偶及孩子的關系,甚至還能改善我們與自我的關系。
“第七感不僅使我們關注自己的內心,也使我們體悟他人的感受,從而在彼此間建立情感聯結?!?/p>
如何培養第七感
第七感的培養,基于三條基本原理。第一條原理是,我們可以通過行之有效的步驟來培養第七感。這意味著,在心理生活中,在親密的人際關系中,甚至在我們的身體中,創造幸福感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本書的各章將按照從基礎到高級的順序,探索這些在內心大海中航行的技巧。
第二條原理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樣,在發展第七感的技能時,實際上是改變了大腦的物質結構,獲得了能使我們將心理看得更清楚的鏡頭,刺激大腦生長出重要的新連接。這一新發現的基礎是近20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科學研究成果,即集中注意力的方式能塑造我們的大腦結構。神經科學已經證實,發展第七感的反思技能可以激活產生復原力與幸福感的神經回路,這些神經回路也是共情與同情的基礎。神經科學還明確地顯示,在一生中,我們都可以發展這些新的連接,而不只是在童年期。本書附錄中的“大腦剖析”就像是旅行手冊,引導讀者進入這個新領域。
第三條原理是,當我們在生活中創建了聯結,學會用第七感來幫助大腦實現并保持整合(即相互分離的部分被聯結成一個有效的整體的過程)時,幸福感就出現了。這也是我作為心理治療師、教育工作者以及科學家的工作的核心。我知道這乍聽起來顯得既陌生又很玄妙,但我希望你很快就會發現,這是思考生活的自然而有益的方式。例如,整合是我們以健康的方式彼此聯結的核心,我們應該尊重彼此的差異,同時保持溝通通道的開放。當左右腦共同發揮作用時,人們會表現出創造力,而聯結彼此分離的獨立個體,即整合,對于釋放這種創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整合使我們變得靈活而自由,缺乏這種聯結的生活要么是刻板僵化的,要么是雜亂無章的;要么是停滯不前、沒有活力的,要么是突然爆發、不可預測的。一旦擁有整合的聯結自由,我們便會感到充滿了生機,幸福而從容。如果沒有整合,我們的行為便無法擺脫成規與慣例,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貪婪、癡迷或成癮。
獲得了第七感技能后,我們便能改變心理運作的方式,讓生活變得更加整合,遠離雜亂無章或死板僵化。第七感使我們能夠以整合大腦的方式關注自己的心理,使心理更健康,更具復原力。
對第七感的誤解
常有治療者發來郵件告訴我:“我對現實的看法完全改變了。”收到這樣的郵件讓我感覺非常棒。然而,并不是每一個剛接觸第七感的人都能馬上領悟它的真諦。有些人擔心這只是另一種讓人變得更自戀的方法,它會令人目光短淺,過于沉浸在“反思”中,而不能充分地感受生活。
也許你讀過最近的一些研究(或古老的智慧),它們告訴你,幸福的秘訣是“從自我中解脫出來”。第七感會讓我們遠離這種超脫自身的幸福嗎?自戀的確會降低幸福感,但第七感其實會使你變得更不自戀,而不是更加自戀。當想法或情緒沒有讓我們不知所措時,我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能更容易接納他人的內心世界??茖W研究支持了這一觀點,并表明具有更多第七感技能的人對他人更有興趣,共情能力更強。研究結果還清楚地顯示出,第七感不僅有助于內在的以及人際的幸福感,還能提高學習與工作的成績和效率。
曾有位教師提出了另一個關于第七感的擔憂,問題很尖銳:“你怎么能叫我們讓孩子去反思他們的心理呢?那不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嗎?”傳說當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時,人類所有的災禍與不幸都跑了出來。這就是我們對自己內心世界或孩子內心世界的想象嗎?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當我們充滿好奇與尊重,而不是滿懷恐懼與逃避地觀察我們的心理時,偉大的蛻變就此開始。對想法和情緒的感知與了解會讓我們從中有所領悟,而不會被它們所控制。我們能夠平復這些情緒和想法,而不是忽略它們;我們能夠聆聽它們的智慧,而不被它們的尖叫聲嚇到。正如你將在本書的一些故事中看到的,哪怕是很小的小孩,只要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沖動,便能發展出讓自己暫停下來、選擇如何作出反應的能力。
獲得幸福的新方法
第七感不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能力。作為一種能力,只要你付出努力,投入時間,并刻苦練習,便能培養第七感。
絕大多數人的大腦天生具有第七感的潛能,但相關的神經回路需要一些經驗,以獲得適當的發展。對于有些人,比如對患有自閉癥和其他相關的神經疾病的人來說,即使得到了最好的照料,他們第七感的神經回路可能仍會發育不好。然而,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觀察心理的能力是通過與他人的日?;影l展出來的,特別是與父母及照顧者之間充滿關懷的溝通。當成人與孩子之間的頻率一致,且能準確地反映出孩子內心世界的圖景時,孩子便會逐漸清晰地感知自己的心理。這就是第七感的基礎。神經科學家目前正在確定參與這種親密互動的神經回路,并在探究照顧者對孩子內心世界的調適如何刺激了這些神經回路的發展。
如果父母的回應是遲鈍、疏遠或令人困惑的,親子之間的不合拍就意味著父母不能準確地將孩子內心世界的圖景反映給他們。研究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第七感鏡頭可能會變得模糊或扭曲。他們也許只能看到內心大海的一部分或看得很模糊。另一種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鏡頭很清晰,但很脆弱,壓力和強烈的情緒會對其造成破壞。
好消息是,無論我們的早期經歷是怎樣的,刺激使第七感得到充分發展的神經纖維的生長永遠都不嫌晚。你將在第6章看到一位92歲的老人,他戰勝了痛苦、扭曲的童年經歷,成了第七感的專家。這個例子鮮活地證明了另一個現代神經科學中令人振奮的發現:大腦永遠不會停止生長,它會根據個人經歷的不同而不斷發展。有著幸福童年的人也是如此。即使在早期我們與父母或照顧者之間有著積極的關系,即使我們寫了相關主題的書,只要我們不斷發展第七感,不斷促進聯結與整合,我們的大腦就能夠不停地生長。
我們的旅程將從第一部分開始。在第一部分中,我將探討一些缺乏第七感的關鍵技能的情境。這些故事展示了能夠清楚地認識心理、改變心理的運作方式,是獲得幸福的重要因素。這部分是本書中比較理論化的部分,我會解釋一些腦科學的基本概念。在第二部分中,我將深入闡述我在實踐中經歷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說明了發展第七感技巧的步驟。這部分中的知識和實用技能將有助于人們理解如何塑造自己的健康心理。第三部分則是關于如何拓展自我,創造意義感和幸福感。這部分內容旨在提升第七感,有助于人們獲得持續的幸福。
我對第七感的探究始于一個家庭的故事,這個故事改變了我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我的心理治療方法。為了尋找幫助這家人的方法,我開始探尋有關“如果失去第七感將會發生什么”這個問題的新解答。同時,它也引導我去探尋能夠使我們找回或重新創造自己的、孩子的第七感的技術。
我希望你能與我一起完成這次潛入內心大海的旅程。在大海深處,有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廣闊世界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