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腦記: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加扎尼加自傳
- (美)邁克爾·加扎尼加
- 1137字
- 2019-05-27 18:13:08
推薦序一 打開探索腦與心智奧秘的大門
美國著名腦科學家和生物心理學家邁克爾·加扎尼加的個人自傳《雙腦記》中文版的面市是中國認知神經科學界的一件喜事,也是所有關心大腦和心理奧秘的中國普通讀者的一件喜事。加上今年3月加扎尼加教授將現身《最強大腦》,“中國腦計劃”可望今年出臺,中國勢必會掀起一場“腦科學2016”的熱潮!
加扎尼加教授因為進行了一系列的“裂腦”研究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界聲名顯赫,但他對人類科學更大的貢獻是他創建了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并大力推動其發展,他本人也由此成為國際腦科學領域的戰略科學家和一代名師。
20世紀70年代末紐約的一個傍晚,加扎尼加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教授一同乘車去參加一個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同行的晚宴,就在這輛普通的出租車上,“認知神經科學”這一科學名稱誕生了!顧名思義,認知即認識和知覺的過程,神經科學則是研究神經系統的學科。因此,“認知神經科學”是對“有形大腦的功能如何產生無形心智”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的完美描述,得到了全球科學界的公認。這一學科目前的研究目標是闡明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構建腦活動的全景模型,最終為腦疾病提供科學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例如,通過大腦芯片植入,可以幫助盲人重見光明、令高位截癱患者自主操控輪椅甚至汽車等,實現人類的夢想。
作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加扎尼加教授著作等身。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先后出版了《裂腦》《社會性大腦》《自然界的心智》《人類》《誰說了算?》等著作,《認知神經科學》更是作為這一領域的必讀入門教程,先后發行了四版,對于有志于探索腦與心智奧秘的學子們影響極大。
中國的認知神經科學也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1983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潘菽院士邀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西蒙教授來華講學,這是中國心理學界對認知科學的啟蒙。2002年8月,筆者在青島組織“認知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了國內和國外華裔的心理學家、生物學家,參加者達300人,這是中國第一次規模較大的認知盛會。2005年,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和中國科學院“腦與認知科學”這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筆者也有幸參與了后者的籌建,并曾任前者的實驗室主任(2005—2013),可以說親身見證了認知神經科學在中國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過程。目前,“中國腦計劃”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其核心是構建“一體兩翼”的戰略:“一體”,指腦與認知科學的前沿基礎研究 ;“兩翼”,指在腦重大疾病防治、類腦人工智能開發兩方面的重大應用研究。可以預料,在我國社會和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隊伍也勢必成為國際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揭開腦與心智的奧秘、造福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6年1月12日于深圳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