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別扭的全民熱潮(1)

另類的永生:古埃及人的木乃伊情節

說到尸體,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都是可怕。世界上恐怕沒有第二個民族像古埃及人一樣,對尸體有著崇高的推崇和盡心的照顧。從他們手中誕生了保存數千年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靜靜地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訴說著千百年前的繁華與落寞。

用精美的尸體迎接靈魂回歸

長久以來,人們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兩部分組成的。肉體的存活是有年限的,當肉體死去,靈魂卻能得到永生。這種觀念在許多民族中都存在,同樣也包括古埃及人。他們堅信人死后并沒有徹底在世界上消失,肉體的死亡只意味著靈魂開始了另一段旅程。

許多民族的靈魂不死觀念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即肉體是注定要消失的,與靈魂相比,肉體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們一味地追求精神的超脫和對靈魂的推崇,對于肉體,尤其是人死后的尸體則不那么在乎。古埃及人卻不同,在他們看來,靈魂不僅會在肉體死后獲得自由,而且與死去的肉體的聯系也并未完全斬斷。

在古埃及文化里,靈魂甚至還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卡”。據描述,“卡”是一種長著人頭和人手的大鳥,人死后,卡會先飛離尸體,但過一段時間后,“卡”還會飛回到原來的尸體中,使人在另一個世界里重生。不過,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卡”怎樣才能正確地找到原來的肉體,不至于走錯路呢?這就需要把尸體好好地保存起來。古埃及人相信,如果尸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尤其是頭部,靈魂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人也就無法得到重生。

正是基于這種觀念,古埃及人非常重視對尸體的保存。他們發明出復雜而精致的程序,使得尸體不會腐爛,從而等待靈魂的回歸。這正是木乃伊的由來。

關于木乃伊的起源,古埃及還有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地神塞布有兩個兒子,哥哥叫奧里西斯,為人善良、勤勞,被推選為埃及的法老,深受人民的愛戴。弟弟叫賽特,他的本領遠不如哥哥,卻有一顆嫉妒的心,不服氣哥哥當法老,一心想著謀害哥哥,篡奪王位。

經過長時間的謀劃,賽特策劃了一個陰謀。有一天,他邀請哥哥來家里吃飯,此外還安排了許多同謀者裝作客人。正在吃飯時,賽特讓人抬出一個裝飾得非常精美的大箱子,對在座的所有人說,誰能躺進這個箱子,就把箱子送給誰。客人們在賽特的暗示下,紛紛慫恿奧里西斯躺進箱子。善良的奧里西斯一點兒也沒發現有什么異常,便躺進了箱子里。這時,賽特迅速沖過去,合上箱子的蓋子并上了鎖,接著就命人把箱子扔進了尼羅河。可憐的奧里西斯接著就命喪黃泉,而賽特則如愿以償地取代他登上了王位。

奧里西斯死后,他的家人忍受著巨大的悲痛,偷偷地沿著尼羅河尋找他的尸體,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家人想把奧里西斯就此靜靜地安葬,然而賽特知道后,竟然又派人偷走了尸體,并把尸體分成碎塊扔掉。

后來,奧里西斯的妻子伊西斯生下了遺腹子荷拉斯。荷拉斯長大后,決心為父報仇。他首先找到了父親尸體的各個碎塊,把它們精心縫制成完整的尸體,并做了防腐措施,做成了一具木乃伊。在神的幫助下,奧里西斯的靈魂回到這個木乃伊中,并成為陰間的主宰。荷拉斯也打敗了叔叔賽特,奪回了王位。

在這則神話的影響下,后來的古埃及法老都開始注重在自己死后保存尸體。每一位法老死后,尸體都被做成木乃伊,并精心保存起來,似乎這樣他們就能像奧里西斯一樣,到了陰間還能繼續當統治者。

細致繁復的制作過程

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過程非常復雜,同時又非常細致,每一個環節都力求不破壞尸體外觀的完整性、美觀性和保存的可持久性。

第一步是頭部的處理。用一種特制的鐵鉤,從尸體的左邊鼻孔伸進腦殼中,先來回攪動,把里面的骨頭都搗碎,然后再用一種特制的長柄勺子,依然從鼻孔中伸進去,把里面碎掉的腦漿慢慢舀出來。當腦殼中已經空掉后,再用鉤子和勺子把一些藥物和香料塞進腦殼中,一方面將里面進行一番清洗,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其盡快干燥。當內部工作完成后,再用一些融化的松脂涂在臉上,使其減緩風干,盡量保持原來的面部形象。

第二步是腹腔的處理。先用刀在肚皮的左側切開一道口子,然后把內臟取出來。不過并不是所有內臟都要取出來,主要是胃、腸、肝、肺,因為這些器官最容易迅速腐爛。心臟一般是不取的,這也和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有關。古埃及人認為心臟是負責思想的器官,留在體內才能更好地召喚靈魂的回歸。不過,這些內臟取出來后并不會被扔掉,而是也被精心保存起來。制作木乃伊的人將這些內臟撒上香料,用松脂包起來防止腐爛,有時候也把這些內臟放進有蓋子的罐內封存起來。內臟取出后,再用棕油來清洗腹腔內部,再放進一些香料。

第三步是脫水。在尸體內部放入用布包起來的泡堿以及其他臨時填充物,然后把尸體放在泡堿粉里存放40天,這樣就能使尸體內的水分全部消失。

第四步是縫制尸體。等到尸體脫水完成后,將里面的填充物取出來,再把裝有碾碎的桂皮、泡堿、鋸末等物的布包放進去。然后,將整個尸體涂上一層牛奶、蜂蠟、油膏或松香溶液,這樣就能夠使皮膚不那么干燥,保持一定的柔軟度。接下來,把尸體身上的刀口縫起來,再用白色的細亞麻布將尸體從頭到腳仔細包裹起來。

在包裹的過程中,還要給尸體做一些美容處理。比如,如果尸體的鼻子在第一步驟中被破壞了,則要安上一個木頭制作的假鼻子。尸體的眼睛則要用布堵上,或者安上寶石等做成的假眼睛。包裹好之后,外面還要再涂一層樹膠。有的時候,在尸體的面部還會畫上一層淺淺的腮紅,頭上戴上假發,套上精美的衣服,再佩戴上華麗的珠寶。這樣,木乃伊看起來就仍然像活著的時候那樣雍容華貴了。

最后,把尸體的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裝進石棺,送入墓室。至此,一個精致的木乃伊就制作完成了。

富人的永生

雖然制作木乃伊是古埃及的一項傳統習俗,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古埃及人都能制作木乃伊。從上述制作過程可以看出,制作一個木乃伊要用掉很多原料:香料、布料、各種化學品、珠寶、辟邪物,等等。買這些東西需要花費很多錢。比如布料,要把一具中等大小的尸體精細地包裹起來,大概要用掉1000多米長的亞麻布。在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一個普通人家哪里負擔得起這樣一筆龐大的開銷?

因此,在古埃及,往往只有法老和貴族才有財力在死后被做成精美的木乃伊。材料用得好、用得足,制作方法精良,也使得只有這些富貴人家的木乃伊才能歷經千百年的滄桑,留存至今。當然,古埃及的窮人也制作木乃伊,但由于用不起昂貴的材料,他們的木乃伊往往很簡陋,也保留不了太長時間。雖然窮人和富人都渴望靈魂的永生,但木乃伊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富人的永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今天所發現的木乃伊大多具有顯赫的身份。

木乃伊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藝,因此在古埃及還有一些專門從事制作木乃伊的人。同時,為了更好地保存尸體,古埃及人發現并使用了碳酸鈉、碳酸氫鈉、鹽等不少化學物品,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例如怎樣生產出更好的干燥劑。

現存最有名的古埃及木乃伊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他是公元前13世紀的古埃及法老,統治古埃及長達67年,這段時間也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最后的強盛年代,社會非常繁榮。他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夠流芳千古,由此修建了許多帶有他標志的宏大建筑物,至今在埃及各地還能看到這些建筑物。而在他死后,他的尸體也被精心保存起來,并繼續著他生前的奢華生活。在拉美西斯二世死后3000多年,他的木乃伊被發現,而且依然非常完整,讓世人震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木乃伊的確幫助他實現了得以永生的愿望。

火焰中的財富與長生:煉金術神話

煉金術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它的美麗,讓眾多時代、眾多人物為之著迷。但是再美麗的謊言也有破滅的一天。

煉金術的前塵往事

煉金術起源于埃及,最初是有人試圖將普通金屬制造成貴金屬,比如將銅、鋅、鉛等經過冶煉制成合金,使其在外觀和硬度上進一步接近黃金。

問題是,怎樣才能讓銅、鋅、鉛變成黃金呢?煉金術士認為,普通金屬之所以不像黃金那樣高貴和耐久,就是因為其自身還有缺欠。因此,加強對這些東西的冶煉,進一步提純便是可靠的方法。同時,煉金術士還以不同的方法并按不同的比例將其他元素混合進這些材料里,嘗試制出黃金。

如果僅僅是為了煉成金子,這還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也不會引起那么大程度的瘋狂之舉。煉金術士不斷說服人們相信這樣一個推斷:這個工序是將普通金屬提純以進一步升華為至尊的黃金,對應著的是人類經由死亡、復活而完善的過程,最終煉出來的東西就不僅僅是黃金本身了,更是一種長生不老之藥。人們甚至可以服用它,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而煉金術士本人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智慧、品德、福氣,最終實現與神靈的交流匯通。

毫無疑問,古希臘人對于煉金術的貢獻最大,這一時期也是煉金術的哲學化時期。古希臘將這種技術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學科,由于可能實現物質的轉換,煉金術進一步獲得了神的地位。

古希臘的元素論為煉金術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古希臘人的世界觀里,世間萬物由氣、水、土、火四種元素組成,而整個世界也有燥、濕、冷、熱四種基本特性,每種元素都是由兩種基本特性組成的,如濕+熱=氣,濕+冷=水,燥+冷=土,燥+熱=火。

這種思想對煉金術的物質轉化理論影響巨大,簡單來說,就是讓煉金術士們從學理層面相信,不同搭配組合可以催生出不同的物質。

這一時期,煉金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術士們認識到添加不同原料的重要性,開始了眾多的“實驗”,代表性的人物有佐息墨斯、赫爾墨斯。他們都相信,世界存在某種物質,能使賤金屬轉化為貴金屬,并能帶來治病的功效。

同時,古希臘時期還出現了煉金術符號,這直接導致了龐雜的煉金術公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簡化,并進一步規范化、統一化。

大約在7世紀,阿拉伯世界崛起,甚至一度占領了歐洲的西班牙。阿拉伯人對西方盛行的煉金術同樣十分感興趣。阿拉伯社會中,第一位大師級別的煉金術士是大馬士革的王子哈立德·亞連德,他是從一本名為《智者克拉索斯之書》開始學習煉金術,從此癡迷不已,并積極推廣這一風尚。

當然,阿拉伯世界中影響最大的煉金術大師還是扎比爾·伊本·海揚。正是在他的影響下,煉金術由一門“技術”變為一門“學問”。他留下了一批關于煉金術的著作,如《七十論》、《中和論》、《論同情》,等等。在這些著作中,除了可以看到作者合理地繼承了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外,還突破性地提出了煉金術中的“硫汞”理論。扎比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金屬都是由硫黃和水銀組成的,只是其中的組成比例不同,煉金術完全可以通過改變金屬中硫黃和汞的比例,使之發生內部性質的變化,從而實現由賤金屬到貴金屬的轉變。

扎比爾的著作充分顯示了其已經由對黃金的追求轉為對宇宙的探索。扎比爾還試圖通過對物質性質的歸納,從而對物質進行分類。在這個意義上,扎比爾被后人稱為“化學之父”并不為過。

如果要排出阿拉伯世界的第三位煉金術大師,那便是阿爾·拉齊。雖然更多的時候,他是以醫生身份出現的,不過正是由于這一身份優勢,他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將生物學材料引入煉金術。更為瘋狂的是,阿爾·拉齊甚至會考慮使用一些草藥和動物內臟等,而且他認為新鮮的動物內臟更有效。這些是否有用,后人并不知曉,但是他提出了一個新思路——煉金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加入合適的煉金藥。

到了12世紀,“煉金術”這個名稱正式在歐洲叫響。

中國特色的煉金術

中國古代也有煉金術,不過人們更習慣稱為煉丹術。這里的“丹”就是丹砂,即如今所稱的硫化汞。由此可見中國煉金術與西方煉金術中的物質基本相同。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曾派人到海外求仙人尋不死之藥。徐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委以重任的。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預備三年的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資巨大,但之后就不見其人。

也許是意識到求人不如求己,秦始皇之后的皇帝不再出海尋找仙山,而是自己動手組織人馬煉丹。漢朝時期,儒生李少君對漢武帝說丹砂可以煉成黃金,用這種黃金做成的杯子和碗進餐就可以長壽,長壽了就能到茫茫大海中的蓬萊仙島上與神仙在一起生活。漢武帝深信不已,此后一門心思組織人馬鉆研起煉金術。

總體而言,在東漢之前,中國的煉金術還是兩個傳統:一個是尋找長生不老藥,另一個是尋找黃金。簡單來看,一個是求壽的,一個是尋財的。到了東漢,這兩個傳統合二為一:煉金術既可以得到黃金,也可以實現長生不老。

東漢以及其后的晉朝,煉金術出現兩個融合傾向。一是煉金術進一步與醫學結合起來。許多著名煉金術士如葛洪、陶弘景等同時也是醫藥家。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講述的就是采集并加工制作長生藥,這些藥物包括動物性、植物性藥物,認為它們能起到“養性”、“除病”的作用。同時,《抱樸子內篇》還記錄了許多藥物如太清丹的制煉方法。

二是煉金術進一步與玄學結合起來。老子、莊子等人的思想都被煉金術士拿來做理論武裝。例如,著名的煉金家魏伯陽就結合《周易》研究起煉金術,寫了一本著名的《周易參同契》,進一步從理論層面剖析長生不死之說。魏伯陽把物質分為陰陽兩大類,提出要產生新物質必須陰陽配合,同類物質在一起是不會化合的。作為技術突破,書中提到當時的煉金術有《火記》600篇,可見當時火法煉丹已積累了大量經驗。

到了唐代,煉金術進入全盛時期,煉金風氣深入民間。由于唐朝與道教之間的緊密關系,加上道教又與煉金術之間的緊密關系,這樣,唐朝皇室對煉金術便情有獨鐘。唐朝的皇帝普遍都喜歡吃丹。

遺憾的是,煉金術最終煉成的多為水銀、鉛的制劑,吃下去以后就會中毒甚至死亡。據可靠史籍記載,在唐代,死亡與服丹有頗大關系的皇帝就有太宗、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六個,此外還有很多中毒程度不同的皇帝。

既然皇帝們都崇信煉金術,王公貴族又豈能置身度外,也紛紛加入煉金的行列。與此同時,許多著名文人也都興趣濃烈起來。例如,李白、白居易等都好這一口。平民百姓也趕了一把潮流,殺豬的、賣菜的、種田的都煉起金來,一時間蔚為大觀。

唐代的孫思邈被后世譽為“藥王”,寫出了《千金藥方》、《千金翼方》等醫學名典。同時,他也是一名虔誠的煉金術士,寫下了《丹房訣要》。事實上,他的很多藥也是在煉丹過程中發現的。《丹房訣要》里有不少化學知識,據統計共有化學藥物六十多種,還有許多關于化學變化的記載。

中國的煉金術士最大的意外發現莫過于火藥了。東漢時期,魏伯陽就已指出煉丹時“若藥物非種、分劑參差、失其紀綱”,就會“飛龜舞蛇,愈見乖張”,這說的正是煉丹中的爆炸現象。現在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和硫黃正是中國煉金術士們喜歡用的原料。

其后,宋代的煉金之風稍微降溫,但是其中的火藥倒是被開發出來。宋代已有正式的官方的火藥作坊制造軍事用的火藥,而民間則用來制作各種煙火。火藥也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桦川县| 博客| 鄂托克旗| 蓝田县| 榆林市| 三江| 东丽区| 万山特区| 双鸭山市| 鄂尔多斯市| 武定县| 马尔康县| 田阳县| 任丘市| 曲松县| 闽侯县| 景泰县| 成都市| 曲沃县| 同心县| 威宁| 获嘉县| 滁州市| 盈江县| 元江| 运城市| 和顺县| 文成县| 梅州市| 孝感市| 沙湾县| 蓝田县| 和田市| 陇川县| 县级市| 四子王旗| 资兴市| 济宁市| 永康市|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