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瑪麗
她到底是專門取人性命的惡鬼,還是一位風情萬種、癡心不悔又兇殘可惡的伯爵夫人?身份已經不再重要,她為民間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想聽又不敢聽的恐怖故事,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可以賣座的創作題材。或許人們應該這么想:我們內心都有陰暗和不可告人的一面,這恐怕才是血腥瑪麗存在的真正原因。
鬼魂的游戲
西方少女之間流傳著一個通靈游戲。
夜晚,獨自進入浴室,關掉浴室的燈,點燃兩支蠟燭,然后對著鏡子說三聲“Bloody Mary”(血腥瑪麗),據說能夠從鏡子里看到一個面容可怖的少女,她或奪人眼睛,或直接置人于死地。傳說只有做了虧心事的人才能見到血腥瑪麗,只要見到她,一定不會活著。
這個游戲是否真的具有通靈能力,只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英國媒體曾經報道過一起因為玩“血腥瑪麗”而死的案例,案例中的少女在游戲后第三天莫名死亡,身上雖然沒有傷痕,但死狀卻極為可怖,好像生前看到了十分恐怖的東西。這個報道讓很多人對“血腥瑪麗”這個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很多人對其敬而遠之。但很快,心理學家就指出,該名少女死前患有臆想癥,本身神經脆弱、敏感,愛幻想,有輕微人格分裂,容易受心理暗示。這樣的心理特質導致她相信“血腥瑪麗”的存在,且會在游戲后產生負面的、陰暗的幻想,任何一個輕微的聲音在她耳中可能都是一聲巨響,任何一個黑暗的角落在她眼里都可能藏著幽靈。心理學家稱,該名少女極有可能死于自己幻想出的恐怖情節,也就是說,她是被自己嚇死的。
盡管心理學家力證這個案例的科學性,但還是有許多人相信“血腥瑪麗”是個會殺人的鬼魂。
除了通靈游戲之外,血腥瑪麗還出現在其他版本的傳說里,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恐怖的傳說
相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是布達佩斯最美麗的女人,她天性妖冶風騷又冷酷高傲,玩弄男人于股掌之間。不少男人為了她死去,尸體都可以填平一條河。
有一次,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她的住所舉行盛大宴會,到場的都是當地的青年才俊、社會名流。宴會開始后,伯爵夫人從樓梯上緩緩走下,所有人都驚呆了。她的皮膚白皙水嫩、吹彈可破,一頭秀發烏黑亮麗,配以一雙星星般閃亮的眼睛和性感嫵媚的雙唇,足以讓人神魂顛倒。她的一舉一動如同圣女一般令人不忍直視,她的一言一語都像悅耳的歌聲讓人永生難忘。
在場的男人都蠢蠢欲動,甚至為了能靠近伯爵夫人而大打出手。沒人知道這位美麗的伯爵夫人到底多大年紀,因為無論過多少年,她都那么年輕妖嬈,好像永遠不會變老。而事實上,她的年齡也在增長,她也是個凡人。然而為了保持年輕的面貌和體態,她卻用了凡人不敢也不忍用的方法——洗血浴。
這位伯爵夫人從一位巫師那里得知了一個永葆青春的秘方:每天用少女的鮮血沐浴,同時每天要喝半升少女的鮮血,這樣外洗內服,可以永遠不老。為了汲取血液,伯爵夫人每天會命人殺死兩名少女,抽干她們的血液,然后肢解她們的身體,最后將她們埋到浴室的地下。因此,伯爵夫人擁有了美麗的青春,卻有不計其數的少女為此喪失性命。
可能恰恰是伯爵夫人身上透露出的邪惡和詭秘,才讓她更加迷人。越來越多的男人為了一睹她的芳容而拋家棄業,也有許多王族對她爭相搶奪,傳說其中還包括“太陽王”路易十四。
不過,伯爵夫人并不是天生嗜血,相反,她是個癡情的女人,她之所以會變成后來的“血腥瑪麗”,完全是為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在伯爵夫人18歲的時候突然闖進了她的生活,一切都發生得毫無預兆。
有一天,年輕的伯爵夫人在家里的花園里小憩,一個英俊挺拔的男人拿著弓箭來到她面前。他是來附近打獵的,因為口渴了,所以進來討口水喝。伯爵夫人從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深深愛上了他。她不僅用最香甜的泉水來招待他,甚至還請求他在這里住一陣子。
男人也被伯爵夫人的美貌打動了,于是答應了她的請求,在這座豪華古堡里住了幾天。在這幾天里,伯爵夫人跟他朝夕相處,感情日益濃厚,終于一發不可收拾。然而男人卻始終對伯爵夫人保持距離,甚至都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
第五天的早上,男人跟伯爵夫人告別,說他必須走了,否則家人和朋友都會擔心。伯爵夫人百般挽留,可男人執意要走。無奈之下,伯爵夫人只能吐露自己的滿腔愛意,希望能用愛來留下男人。動情的伯爵夫人越發美麗,年輕的臉龐像一顆紅潤的蘋果,讓人忍不住要咬上一口,嘗嘗那甜美的滋味。男人被眼前的伯爵夫人迷住了,忍不住深深吻了伯爵夫人。可即便如此,他還是離開了。臨走的時候,他跟伯爵夫人說,希望下次再見到她的時候,她還是這般美麗。
男人走了,也帶走了伯爵夫人的心。她不知道男人的姓名,不知道他住在哪里,甚至不知道他說的“下次”要等多久。她只知道一點,就是要拼命保住自己的青春美貌,好在下次見到他的時候,依然能打動他。可歲月無情,隨著年齡的增大,她的臉色開始暗沉,皮膚開始松弛,皺紋也悄悄滋生,青春在一點點從她的身體里抽離。看著鏡子里的自己,伯爵夫人傷心極了。多年來她都悉心養護自己的皮膚和身體,沒想到還是會有人老珠黃的一天。她不能讓男人看到這樣的自己,她要在自己老去之前再看一眼那個男人。
于是,伯爵夫人憑著記憶畫出了那個男人的樣子,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關系去尋找他,但始終沒有男人的消息。伯爵夫人傷心欲絕,一天天憔悴下去。她的管家不忍心看到她這個樣子,于是去請了有名的巫師來為伯爵夫人排憂解難。巫師告訴伯爵夫人一個方法,就是食用少女的鮮血,并用少女鮮血洗浴就可以永葆青春。伯爵夫人的善良被失去情人的絕望撕得粉碎,她一心要保住容顏,良心、道德、法律統統可以拋棄。
就這樣,伯爵夫人開始了血腥之路。她果然越來越年輕,越來越美麗。可十幾年、幾十年后,那個男人還是沒有出現。伯爵夫人為了排解寂寞,也為了能找到那個男人,開始在家里頻繁舉辦宴會,游走在各種男人之間。可直到她的血腥事件被人們發現,那個男人也沒有出現。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快70歲的時候,她殺人取血的行為被人舉報,后被困在浴室中燒死。她死了之后,豪華的古堡也被封了。然而她的靈魂似乎并沒有被封鎖,一到月圓之夜,她就會在古堡里哭泣,哭聲傳遍了整個布達佩斯。人們用了各種方法,都沒能驅走伯爵夫人的靈魂,她好像還在固執地等待那個男人。久而久之,那座古堡再也沒人敢接近了。
這個傳說真假未定,不過那個鬧鬼的古堡倒是一直矗立在布達佩斯的郊外。不知是為了保護建筑遺產,還是為防止一些迷惑人心的謠言產生,政府特地在古堡不遠處立了塊牌子:游人勿進。從此之后,以伯爵夫人為藍本的恐怖文學和恐怖電影不斷上市,這更加深了古堡的詭異程度,讓更多人不敢再靠近古堡一步。
據說在古堡底下真的挖出了許多骸骨,至于是不是那些無辜少女的,無從考證。或許這個古堡的主人根本不是伯爵夫人,而是位好勇斗狠的皇室貴族。這些都是歷史留下的謎題,越是難以解開,越是耐人尋味。
真正的“血腥瑪麗”
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是“血腥瑪麗”的原型,但一些歷史愛好者卻從歷史典籍上真的找到了一位瑪麗。
這位瑪麗是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女王——瑪麗一世,她出生于1516年,在1553年登基,1558年去世。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代君主,是位忠誠的天主教徒。為了讓天主教重新入主英國,瑪麗一世展開了一場殘忍血腥的宗教大屠殺,“血腥瑪麗”便由此得名。這個說法看上去更加可信,但反對它的人也不在少數。
還有一種歷史考究是跟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有關。匈牙利有位女伯爵名叫伊麗莎白·巴特利,她所居住的地方叫李·克斯特郡,因此她也被稱為李·克斯特伯爵。根據一些典籍的記載,她也是位嗜殺的貴族,曾經殺過680個人。不過根據記載,這位伯爵長相并不出眾,她不是死在浴室里,而是死在監獄里,死的時候大約是54歲。她的城堡沒有被封,而是被反叛者占領,不久后成為廢墟。
這個說法依然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歷史上確實是有伊麗莎白·巴特利的存在,只不過關于她的記載也是五花八門,各有說辭,無法統一。
到底“血腥瑪麗”是否存在,原型究竟是誰,恐怕已經不是人們所關注的了,人們真正感興趣的是那些神秘莫測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傳說。
幽靈火車
“我看到那列火車沖著我開過來,可突然又消失了。”烏克蘭2009年1月的報紙上到處是這則新聞。很快,幽靈火車的消息就傳遍了世界。而這則消息早已不是什么新聞,早在幾十年前,幽靈火車就是個懸案。時至今日,幽靈火車又沖進了人們的視野,它到底是承載著幽靈的火車,通往地獄,還是通往另一個時空?這不是誰編出的故事,而是無數人見證過的事實。
神出鬼沒的幽靈火車
2009年1月17日,舒斯特正在進行夜間巡邏,他不久前從西伯利亞搬到了烏克蘭的波爾塔瓦市,在警察局當巡警,對這里的環境還不是很熟悉。當他開著警車到了郊外的時候,看到一輛轎車在超速行駛。他剛想上去給個警告,忽然發現那輛車是一輛失車,失主昨天剛剛焦急地報了案。他加大了油門,打開警笛,追趕那輛車。
盜車賊發現了舒斯特,慌不擇路,朝著附近的鐵軌上駛去。沒想到車子剛上鐵軌就爆了胎,沒法再開。盜車賊沒辦法,只能棄車而逃。可此時舒斯特已經追了上來,而且下了警車正朝盜車賊的方向跑去。就差那么幾步,舒斯特就可以抓住盜車賊。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一列火車突然出現,朝他們的方向開過來。
這列火車簡直就像臨時拼接起來的一樣,只有三節車廂,而且三節車廂不屬于同一列火車,車頭竟然是20世紀初的蒸汽機車頭。最重要的問題是,剛剛的鐵軌明明空曠無車,怎么就無端跑出一列這樣的古董火車,而且一出現就在距離他們大概10米的地方?
舒斯特沒空想太多,因為火車眼看就要撞到他們。他立馬兒離開鐵軌,隨后聽到了一聲巨大的碰撞聲,那輛失車被狠狠撞了出去。他剛站定,火車又掉轉車頭晃晃悠悠向他沖來。他趕緊朝車尾方向閃去,差點兒摔倒。驚魂甫定之際,舒斯特看到盜車賊爬上了火車,在第二節車廂沖他得意地揮手。與此同時,第三節車廂里坐著一位中年婦女,身上穿著碎花裙,就像“二戰”時期普通的歐洲婦女。她一動不動地看著窗外,似乎沒有看到外面發生的一切。
眼看火車就要揚長而去,舒斯特立刻去追。好在火車速度并不快,舒斯特稍稍加快速度就能追上。他的手摸到了火車上的欄桿,只要用力就可以跳上火車。可就在他摸到欄桿的一剎那,他覺得渾身不舒服,一種莫名的恐懼向他襲來,腳下的速度也不自覺變得緩慢。
就在此時,舒斯特聽到背后傳來一聲狂吼:“別上去!”舒斯特一緊張,手脫開了欄桿,重重摔在了地上。他艱難地爬起來,看到一個鐵路工正沖自己跑來。“你沒事吧?”鐵路工焦急地問。
“我沒事,那火車……”舒斯特話到嘴邊怎么也說不下去,因為火車不見了,憑空消失了,連一點兒痕跡都沒有留下。“火車呢?”他驚訝得連聲音都顫抖了。
“幸虧你沒有上那列火車,否則永遠都回不來了。那是果戈理幽靈火車。”鐵路工說。
“果戈理幽靈火車?那是什么?”
“果戈理幽靈火車是我們這里非常有名的火車,它在1933年駛入前面那條隧道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好像駛入了另一個世界一樣。后來它又莫名其妙出現了,而且最后也會消失。這說起來太嚇人了,你自己查一查吧。”鐵路工說完后回值班室了,留下舒斯特在原地發呆。什么幽靈火車?什么另一個世界?這聽起來太荒唐了,怎么會有這也樣的事情?舒斯特怎么都不能相信,可他剛剛明明目睹了一切。
回到警局后,舒斯特跟同事們說起此事。同事們都說他是太累了,世上沒有幽靈。他也想承認是自己太累了,可那一切歷歷在目,不可能是幻覺。不管他怎么解釋,別人都不相信。上級甚至給他放了三天假,讓他回家休息。可他從同事們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并不是全不相信。
休假的三天,舒斯特沒有休息,而是整天泡在資料館和鐵道部門。在他的一番調查下,這件事終于有了眉目。果戈理幽靈火車,可不是幻覺那么簡單,而是真有這么一列火車。
果戈理的頭骨
果戈理幽靈火車只是后人為它取的代號,這列火車本身并沒有什么名字。之所以跟果戈理有關,是因為這列火車消失的時候載著果戈理的頭骨。
果戈理是俄羅斯著名的作家,在1852年逝世。1931年,后人為他建立了一座新墳,遷葬的時候發現尸體的頭骨不見了。過了幾年,果戈理一個在意大利當兵的遠親承認頭骨在他那里。1933年,遠親委托一名意大利軍官把果戈理的頭骨帶回俄羅斯。于是,軍官帶著果戈理的頭骨,連同他的弟弟和朋友們一起登上了去往俄羅斯的火車,誰會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